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乱唐悍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午九点左右,振武西路军三千骑兵抵达宁武关城下。
宁武关在契丹军没来之前,朝廷安排一千左右的应州军守城。当然这一千人只是册子上写的名字,是向朝廷要粮饷的人头数,实际上在岗的也就三百多人,还个个都是老兵或者伤残军人。
最关键的,他们还都是兼职的。
嘿嘿,兼职兵,没听说过吧?白天放羊干农活,晚上到城楼上睡觉上班,一点战斗力都没有。正史上后唐要是不亡,那就真的没天理了。
契丹大军到来,城下乌泱泱过万的骑兵,人头涌涌,早把宁武关守关的唐将吓坏了,加上应州那边也放风过来,说可以让契丹人来接管宁武关,于是,二话不说举手投降。
宁武关易手后,为了防范赵平,契丹军在这里留下了两千守军。
正规的契丹骑兵都跑到太原去打仗了,留下来守城的两千契丹军,基本都是辎重营里的老兵和伤残兵,战斗力比起正规的契丹骑兵就差了老远。但却是忠诚可靠,勇气可嘉,敢守城,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
毕竟这里也算是契丹军的一个重要的物资中转点。
振武军到达城下时,城楼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守城的契丹老兵,城门紧闭,严阵以待。
宁武关虽然城池不大,但是本来就是设计为一座可以坚守几年的小城!城墙又高又厚,周边还有一道五米宽的护城河,结构紧致,防御力甚高,非强攻不能取。
何大仙并不害怕攻城,只是扬武谷里大批契丹军随时会冲出来,在不敢保证攻城效率的情况下,贸贸然发动攻城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于是,干脆就将手中兵力一分为二,留下一千轻骑兵在此跟城墙上的契丹兵继续磨叽,自己带着其余两千骑兵一头转入了扬武谷。
好吧,我知道很多读者心很细,记忆里很好,这个梗再不解开就有人跳出来骂了。
契丹军不是还有五万人已经到了云州了吗?契丹主耶律德光不是已经通知他们派一万骑兵来宁武关帮助撤离的吗?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快到了吧?这一万契丹铁骑一来,堵死了路口,我们的主角何大仙不就死翘翘了?
情况是这样的,这个时代还没有电报电话,耶律德光既然要调动在云州的契丹军,自然是要派出通讯兵去传达命令的。
那么既然连我都想到了,智慧的何大仙同志,对于凡人世界在战场信息阻断上使用的各种龌龊手段,当然也是了如指掌的。
这地方到处都是大山,从太原向云州和应州传信,爬山是不可能的,太慢,只能派骑兵去跑。如果是骑兵来跑的话,一共就只有十二条路,这还是算上雁门关允许契丹通讯骑兵通过的情况下才有十二条路,否则就只有五条路。
代州被赵德钧占了,雁门关被堵死,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契丹传令兵其实只有五条路可走。
但是这五条路里,如果是紧急军情的话,那又得刨除两条绕道三百里路,从蔚州走飞狐道的路线,实际上只有三条路线。
所以何大仙既然知道另外五万契丹军到了云州,自然就开始派出人手去阻断耶律德光调动这支大军的通信线路了。也没派出多少人,每条路派出五十骑,半路堵上就可以,看到了像是信使的,就是一箭射死,然后飞马将搜出来的信件送达朔州或者神池关。
这里稍微普及一下一点小知识,古时候密码通讯的情况并不多,尤其是文化水平低下的契丹人。所以用蜡丸包裹纸条,是最常见的通讯方式,一方面蜡丸容易藏在身上,另一方面蜡丸上可以做印记,方便接信者分辨文件是否原装正版的。
那么问题来了,通讯兵长途奔马,又要躲避半路敌人追截,通常会将这些蜡丸藏到哪里去了?
想吧,随便想,嘴里,腋下,鞋底,****,战马的****,母马的......
是不是好恶心?所以哪天你看别的小说或者电视剧,看到某将军或皇上装模作样一脸严肃地从传令兵手里接过蜡丸,亲自检验蜡丸上的印记,亲手捏碎蜡丸,抽出纸条来读信的时候,千万别吐出来......
正确的做法是命令手下的人:“验!”“打开!”“念!”
好吧,废话少说。这一次耶律德光派出三名通讯兵,沿三条不同路线送信的时候,全部被振武军小队截获。契丹军军令很严,皇上第一道命令是到达云州边境,并没有进一步指令让你南下,谁敢随便入关!所以,没收到进一步的命令,这五万契丹军只好在原地休整不动了。
这也是为什么何大仙敢带着三千骑兵就一头扎进了宁武关和扬武谷的原因了。
... -->>
上午九点左右,振武西路军三千骑兵抵达宁武关城下。
宁武关在契丹军没来之前,朝廷安排一千左右的应州军守城。当然这一千人只是册子上写的名字,是向朝廷要粮饷的人头数,实际上在岗的也就三百多人,还个个都是老兵或者伤残军人。
最关键的,他们还都是兼职的。
嘿嘿,兼职兵,没听说过吧?白天放羊干农活,晚上到城楼上睡觉上班,一点战斗力都没有。正史上后唐要是不亡,那就真的没天理了。
契丹大军到来,城下乌泱泱过万的骑兵,人头涌涌,早把宁武关守关的唐将吓坏了,加上应州那边也放风过来,说可以让契丹人来接管宁武关,于是,二话不说举手投降。
宁武关易手后,为了防范赵平,契丹军在这里留下了两千守军。
正规的契丹骑兵都跑到太原去打仗了,留下来守城的两千契丹军,基本都是辎重营里的老兵和伤残兵,战斗力比起正规的契丹骑兵就差了老远。但却是忠诚可靠,勇气可嘉,敢守城,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
毕竟这里也算是契丹军的一个重要的物资中转点。
振武军到达城下时,城楼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守城的契丹老兵,城门紧闭,严阵以待。
宁武关虽然城池不大,但是本来就是设计为一座可以坚守几年的小城!城墙又高又厚,周边还有一道五米宽的护城河,结构紧致,防御力甚高,非强攻不能取。
何大仙并不害怕攻城,只是扬武谷里大批契丹军随时会冲出来,在不敢保证攻城效率的情况下,贸贸然发动攻城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于是,干脆就将手中兵力一分为二,留下一千轻骑兵在此跟城墙上的契丹兵继续磨叽,自己带着其余两千骑兵一头转入了扬武谷。
好吧,我知道很多读者心很细,记忆里很好,这个梗再不解开就有人跳出来骂了。
契丹军不是还有五万人已经到了云州了吗?契丹主耶律德光不是已经通知他们派一万骑兵来宁武关帮助撤离的吗?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快到了吧?这一万契丹铁骑一来,堵死了路口,我们的主角何大仙不就死翘翘了?
情况是这样的,这个时代还没有电报电话,耶律德光既然要调动在云州的契丹军,自然是要派出通讯兵去传达命令的。
那么既然连我都想到了,智慧的何大仙同志,对于凡人世界在战场信息阻断上使用的各种龌龊手段,当然也是了如指掌的。
这地方到处都是大山,从太原向云州和应州传信,爬山是不可能的,太慢,只能派骑兵去跑。如果是骑兵来跑的话,一共就只有十二条路,这还是算上雁门关允许契丹通讯骑兵通过的情况下才有十二条路,否则就只有五条路。
代州被赵德钧占了,雁门关被堵死,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契丹传令兵其实只有五条路可走。
但是这五条路里,如果是紧急军情的话,那又得刨除两条绕道三百里路,从蔚州走飞狐道的路线,实际上只有三条路线。
所以何大仙既然知道另外五万契丹军到了云州,自然就开始派出人手去阻断耶律德光调动这支大军的通信线路了。也没派出多少人,每条路派出五十骑,半路堵上就可以,看到了像是信使的,就是一箭射死,然后飞马将搜出来的信件送达朔州或者神池关。
这里稍微普及一下一点小知识,古时候密码通讯的情况并不多,尤其是文化水平低下的契丹人。所以用蜡丸包裹纸条,是最常见的通讯方式,一方面蜡丸容易藏在身上,另一方面蜡丸上可以做印记,方便接信者分辨文件是否原装正版的。
那么问题来了,通讯兵长途奔马,又要躲避半路敌人追截,通常会将这些蜡丸藏到哪里去了?
想吧,随便想,嘴里,腋下,鞋底,****,战马的****,母马的......
是不是好恶心?所以哪天你看别的小说或者电视剧,看到某将军或皇上装模作样一脸严肃地从传令兵手里接过蜡丸,亲自检验蜡丸上的印记,亲手捏碎蜡丸,抽出纸条来读信的时候,千万别吐出来......
正确的做法是命令手下的人:“验!”“打开!”“念!”
好吧,废话少说。这一次耶律德光派出三名通讯兵,沿三条不同路线送信的时候,全部被振武军小队截获。契丹军军令很严,皇上第一道命令是到达云州边境,并没有进一步指令让你南下,谁敢随便入关!所以,没收到进一步的命令,这五万契丹军只好在原地休整不动了。
这也是为什么何大仙敢带着三千骑兵就一头扎进了宁武关和扬武谷的原因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