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刀口漫步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身份像商品一样琳琅满目,却无法像商品一样明码标价,它既真实可感,又虚无缥缈。尽管千姿百态,名目繁多,而身份和身份之间却总是纠缠不清,交相辉映。身份证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身份,就像所有的功过是非堆砌在一起也不能对一个人盖棺定论。因为我们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身份只是一件又一件不同款式的外衣。
从小到大,我一直感觉自己像个间谍一样,身份暧昧。
虽然是计划内生育,并非黑户,却被父母当成女孩拉扯长大。幸运地逃脱掉从出生就被划成贫农或者富农的命运,第一次真正确立的身份是小学生。而四年级时的一张“三好学生”证书,却让我无地自容,因为这种身份的取得完全是名不符实的,当时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而班主任老师恰恰是父亲的好友。
上初中时,成绩的起伏,让我在优生和差生的双重身份之间颠沛流离,一直对自己犹疑不决。初中毕业,报考中专,不幸考了个委培。委培就意味着花更多的钱,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六七千块委培费扎成几捆,弹指间打了水漂,让我自惭形秽。而自卑却从此变本加厉,因为中专学历说出口来,还不如高中响亮呢。我耻于向人谈及自己的第一学历,报出第二学历来时,却总要心虚地补充一句:自学考试。自考算哪门子的大学呢,毕竟不是正正经经地从大学校园里出来的,这种身份让我气短,一如二奶面对正室时心怀芥蒂之感。
托关系到镇上工作,新鲜的暧昧接踵而至。不是毕业分配的,名不正言不顺,整天抬不起头来。现在好了,通过正式考试,到城里来上班,可以舒口气了吧,却还不算完,突然有一天,又被人指认不是正式的,属于借调人员,大为尴尬。在原单位,有正式工和临时工之分,现在敢情又从正式工变成了临时工,并且所从事的新业务不允许我晋它的职称,还要晋原业务的职称,可原业务上却早已没有我的工作岗位了。这一切都挺有意思,可它却让我横竖不是人。
爱涂抹文字,往文学圈里猛扎,发现那里面也是暧昧不明。比如,我始终搞不明白,诗人算不算作家,作家又该怎样才算个文学家。自从城市文学和乡土文学分庭抗礼之后,我就搞不明白到底谁会执中国文学之牛耳了。文艺圈里也有这道道儿,人家港台演员都自称艺人,到了咱大陆大伙儿一律谦称表演艺术家,可就是不大招人喜欢。写作不靠近主流,没有文化底蕴,就登不了大雅之堂,这是我们党同伐异的文化传统。跻身作家协会,于是变成了一件非常无谓的事情,一些身份的取得,压根是无谓的。
说到底,所谓身份以及身份感,只是一个又一个或明或暗的圈套。我们常常刚从一个圈套中爬出,又心甘情愿或者不由自主地跳进了另一个圈套。就像把财富作为衡量身份的唯一标准是偏执而狭隘的一样,每一种身份都能把我们禁锢在狭隘的井底。二十一世纪什么东西最珍贵?人才!二十一世纪什么感觉将越发充斥我们的生活?暧昧。
填写个人档案时,让我们看个清楚,哪些栏目能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呢?籍贯和民族都是遗传下来的,和自己无关;性别和年龄也是爹妈给的,也无法做主;经济收入、政治地位,凡此种种,好像也不具有说服力。到底哪些东西更能证明自己与众不同的存在呢?好像没有。身份是虚无的,身份感更靠不住,不如就此打消这种荒诞的年头,索性做个没有任何牵绊的大活人吧。可惜一个人的努力是螳臂当车之举,它需要大家的共识来营造出那个叫做舆论的氛围。
身份像商品一样琳琅满目,却无法像商品一样明码标价,它既真实可感,又虚无缥缈。尽管千姿百态,名目繁多,而身份和身份之间却总是纠缠不清,交相辉映。身份证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身份,就像所有的功过是非堆砌在一起也不能对一个人盖棺定论。因为我们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身份只是一件又一件不同款式的外衣。
从小到大,我一直感觉自己像个间谍一样,身份暧昧。
虽然是计划内生育,并非黑户,却被父母当成女孩拉扯长大。幸运地逃脱掉从出生就被划成贫农或者富农的命运,第一次真正确立的身份是小学生。而四年级时的一张“三好学生”证书,却让我无地自容,因为这种身份的取得完全是名不符实的,当时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而班主任老师恰恰是父亲的好友。
上初中时,成绩的起伏,让我在优生和差生的双重身份之间颠沛流离,一直对自己犹疑不决。初中毕业,报考中专,不幸考了个委培。委培就意味着花更多的钱,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六七千块委培费扎成几捆,弹指间打了水漂,让我自惭形秽。而自卑却从此变本加厉,因为中专学历说出口来,还不如高中响亮呢。我耻于向人谈及自己的第一学历,报出第二学历来时,却总要心虚地补充一句:自学考试。自考算哪门子的大学呢,毕竟不是正正经经地从大学校园里出来的,这种身份让我气短,一如二奶面对正室时心怀芥蒂之感。
托关系到镇上工作,新鲜的暧昧接踵而至。不是毕业分配的,名不正言不顺,整天抬不起头来。现在好了,通过正式考试,到城里来上班,可以舒口气了吧,却还不算完,突然有一天,又被人指认不是正式的,属于借调人员,大为尴尬。在原单位,有正式工和临时工之分,现在敢情又从正式工变成了临时工,并且所从事的新业务不允许我晋它的职称,还要晋原业务的职称,可原业务上却早已没有我的工作岗位了。这一切都挺有意思,可它却让我横竖不是人。
爱涂抹文字,往文学圈里猛扎,发现那里面也是暧昧不明。比如,我始终搞不明白,诗人算不算作家,作家又该怎样才算个文学家。自从城市文学和乡土文学分庭抗礼之后,我就搞不明白到底谁会执中国文学之牛耳了。文艺圈里也有这道道儿,人家港台演员都自称艺人,到了咱大陆大伙儿一律谦称表演艺术家,可就是不大招人喜欢。写作不靠近主流,没有文化底蕴,就登不了大雅之堂,这是我们党同伐异的文化传统。跻身作家协会,于是变成了一件非常无谓的事情,一些身份的取得,压根是无谓的。
说到底,所谓身份以及身份感,只是一个又一个或明或暗的圈套。我们常常刚从一个圈套中爬出,又心甘情愿或者不由自主地跳进了另一个圈套。就像把财富作为衡量身份的唯一标准是偏执而狭隘的一样,每一种身份都能把我们禁锢在狭隘的井底。二十一世纪什么东西最珍贵?人才!二十一世纪什么感觉将越发充斥我们的生活?暧昧。
填写个人档案时,让我们看个清楚,哪些栏目能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呢?籍贯和民族都是遗传下来的,和自己无关;性别和年龄也是爹妈给的,也无法做主;经济收入、政治地位,凡此种种,好像也不具有说服力。到底哪些东西更能证明自己与众不同的存在呢?好像没有。身份是虚无的,身份感更靠不住,不如就此打消这种荒诞的年头,索性做个没有任何牵绊的大活人吧。可惜一个人的努力是螳臂当车之举,它需要大家的共识来营造出那个叫做舆论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