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1/2)
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新唐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百官三
御史台
大夫一人,正三品;中丞二人,正四品下。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 中丞为之贰。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 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凡冤而无告者,三司诘之。三司,谓御史大夫、中书、 门下也。大事奏裁,小事专达。凡有弹劾,御史以白大夫,大事以方幅,小事署名 而已。有制覆囚,则与刑部尚书平阅。行幸,乘路车为导。朝会,则率其属正百官 之班序,迟明列于两观,监察御史二人押班,侍御史颛举不如法者。文武官职事九 品以上及二王后,朝朔望。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 博士日参,号常参官。武官三品以上三日一朝,号九参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 五日一朝,号六参官。弘文、崇文馆、国子监学生四时参。凡诸王入朝及以恩追至 者,日参。九品以上,自十月至二月,袴褶以朝;五品以上有珂,蕃官及四品非清 官则否。凡朝位以官,职事同者先爵,爵同以齿,致仕官居上;职事与散官、勋官 合班,则文散官居职事之下,武散官次之,勋官又次之;官同者,异姓为后。亲王、 嗣王任文武官者,从其班,官卑者从王品;郡王任三品以下职事者,居同阶品之上。 非任文武官者,嗣王居太子太保之下,郡王次之,国公居三品之下,郡公居从三品 之下,县公居四品之下,侯居从四品之下,伯居五品之下,子居从五品之上,男居 从五品之下。以前官召见者,居本品见任之上,以理解者,居同品之下。本司参集 者,以职事为上下。文武三品非职事官者,朝参名簿,皆称曰诸公。凡出,不逾四 面关则不辞见。都督、刺史、都护既辞,候旨于侧门。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初 拜,以表让。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及诸司长官,谢于正衙,复进状谢于侧门。两班三 品以朔望朝,就食廊下,殿中侍御史二人为使涖之。高宗改治书侍御史中丞,以避 帝名;龙朔二年,改御史台曰宪台,大夫曰大司宪,中丞曰司宪大夫。武后文明元 年,改御史台曰肃政台。光宅元年,分左右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 省风俗。寻命左台兼察州县。两台岁再发使八人,春曰风俗,秋曰廉察,以四十八 条察州县。两台御史,有假、有检校、有员外、有试,至神龙初皆废。景云三年, 以两台望齐,纠举苛察,百僚厌其烦,乃废右台。延和元年复置,岁中以尚书省隶 左台,月余而右台复废。至德后,诸道使府参佐,皆以御史为之,谓之外台;复有 检校、里行、内供奉,或兼或摄,诸使下官亦如之。会昌初,升大夫、中丞品。东 都留台,有中丞一人、侍御史一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监察御史三人;元和后,不 置中丞,以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主留台务,而三院御史亦不常备。
侍御史六人,从六品下。掌纠举百寮及入閤承诏,知推、弹、杂事。凡三司理 事,与给事中、中书舍人更直朝堂。若三司所按而非其长官,则与刑部郎中、员外 郎、大理司直、评事往讯。弹劾,则大夫、中丞押奏。大事,法冠、硃衣、纁裳、 白纱中单;小事常服。久次者一人知杂事,谓之杂端,殿中监察职掌、进名、迁改 及令史考第,台内事颛决,亦号台端。次一人知公廨。次一人知弹。分京城诸司及 诸州为东、西:次一人知西推、赃赎、三司受事,号副端;次一人知东推、理匦等, 有不纠举者罚之;以殿中侍御史第一人同知东推,莅太仓出纳;第二人同知西推, 莅左藏出纳。号四推御史。只日,台院受事;双日,殿院受事。次侍御史一人,分 司东都台。凡御史以下遇长官于路,去戴下马,长官敛辔止之。出入行止,殿中以 下视以为法,先后有罚。入朝,则与殿中侍御史随仗分入,东则居侍中、黄门侍郎、 给事中之次,西则居中书令、侍郎、舍人之次,各居中丞、大夫下。每一人东向承 诏五日,有旨召御史,不呼名则承诏者出。乐彦玮为大夫,以尝召两御史,乃加副 承诏一人,阙则殿中承乏。监察御史分日直朝堂,入自侧门,非奏事不至殿庭;正 门无籍;天授中,诏侧门置籍,得至殿庭;开元七年,又诏随仗入閤。分左右巡, 纠察违失,左巡知京城内,右巡知京城外,尽雍、洛二州之境,月一代,将晦,即 巡刑部、大理、东西徒坊、金吾、县狱。搜狩,则监围,察断绝失禽者。其后,以 殿中掌左右巡;寻以务剧,选用京畿县尉。又置御史里行使、侍御史里行使、殿中 里行使、监察里行使,以未为正官,无员数。唐法,殿中侍御史迁拜及职事,与侍 御史钧。开元以降,权属侍御史,而殿中兼知库藏、宫门内事。故事,御史台不受 讼,有诉可闻者略其姓名,托以风闻。其后,御史嫉恶者少,通状壅绝。十四年, 乃定授事御史一人,知其日劾状,题告事人姓名。其后,宰相以御史权重,建议弹 奏先白中丞、大夫,复通状中书、门下,然后得奏。自是御史之任轻矣。建中元年, 以侍御史分掌公廨、推、弹,自是杂端之任轻矣。元和八年,命四推御史受事,周 而复始,罢东西分日之限。隋末,废殿内侍御史;义宁元年,承相府置察非掾二人; 武德元年,改曰殿中侍御史;龙朔元年,置监察御史里行;武后文明元年,置殿中 里行,后亦颛以里行名官;长安二年,置内供奉。
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受事发辰,核台务,主公廨及户奴婢、勋散官之 职。录事二人,从九品下。有主事二人。台院有令史七十八人,书令史二十五人, 亭长六人,掌固十二人。殿院有令史八人,书令史十八人。察院有计史三十四人, 令史十人,掌固十二人。
殿中侍御史九人,从七品下。掌殿庭供奉之仪,京畿诸州兵皆隶焉。正班,列 于閤门之外,纠离班、语不肃者。元日、冬至朝会,则乘马、具服、戴黑豸升殿。 巡幸,则往来门旗之内,检校文物亏失者。一人同知东推,监太仓出纳;一人同知 西推,监左藏出纳;二人为廊下食使;二人分知左右巡;三人内供奉。
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 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
凡十道巡按,以判官二人为佐,务繁则有支使。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 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 贼,不事生业,为私蠹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 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凡战伐大克获,则数俘馘、审 功赏,然后奏之。屯田、铸钱,岭南、黔府选补,亦视功过纠察。决囚徒,则与中 书舍人、金吾将军莅之。国忌斋,则与殿中侍御史分察寺观。莅宴射、习射及大祠、 中祠,视不如仪者以闻。
初,开元中,兼巡传驿,至二十五年,以监察御史检校两京馆驿。大历十四年, 两京以御史一人知馆驿,号馆驿使。监察御史分察尚书省六司,繇下第一人为始, 出使亦然。兴元元年,以第一人察吏部、礼部,兼监祭使;第二人察兵部、工部, 兼馆驿使;第三人察户部、刑部。岁终议殿最。元和中,以新人不出使无以观能否, 乃命颛察尚书省,号曰六察官。开元十九年,以监察御史二人莅太仓、左藏库。三 院御史,皆初领繁剧外府推事。其后,以殿中侍御史上一人为监太仓使,第二人为 监左藏库使。
凡诸使下三院御史内供奉,其班居正台监察御史之上。
太常寺
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上。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总郊社、 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诸祠庙等署,少卿为之贰。凡大礼,则赞引;有 司摄事,则为亚献;三公行园陵,则为副;大祭祀,省牲、器,则谒者为之导;小 祀及公卿嘉礼,命谒者赞相。凡巡幸、出师、克获,皆择日告太庙。凡藏大享之器 服,有四院:一曰天府院,藏瑞应及伐国所获之宝,禘祫则陈于庙庭;二曰御衣院, 藏天子祭服;三曰乐县院,藏六乐之器;四曰神厨院,藏御廪及诸器官奴婢。初, 有衣冠署,令,正八品上;贞观元年,署废。高宗即位,改治礼郎曰奉礼郎,以避 帝名;龙朔二年,改太常寺曰奉常寺,九寺卿皆曰正卿,少卿曰大夫。武后光宅元 年,复改太常寺曰司常寺。
丞二人,从五品下。掌判寺事。凡享太庙,则修七祀于西门之内。主簿二人, 从七品上。
博士四人,从七品上。掌辨五礼;按王公、三品以上功过善恶为之谥;大礼, 则赞卿导引。
太祝六人,正九品上。掌出纳神主,祭祀则跪读祝文;卿省牲则循牲告充,牵 以授太官。
奉礼郎二人,从九品上。掌君臣版位,以奉朝会、祭祀之礼。宗庙则设皇帝位 于庭,九庙子孙列焉,昭、穆异位,去爵从齿。凡樽、彝、勺、冪、篚、坫、簠、 簋、登,钘、笾、豆,皆辨其位。凡祭祀、朝会,在位拜跪之节,皆赞导之。公卿 巡行诸陵,则主其威仪鼓吹,而相其礼。
协律郎二人,正八品上。掌和律吕。录事二人,从九品上;八寺录事品同。有 礼院修撰、检讨官各一人,府十一人,史二十三人,谒者十人,赞引二十人,赞者 四人,祝史六人,赞者十六人。太常寺、礼院礼生各三十五人,亭长八人,掌固十 二人。
两京郊社署
令各一人,从七品下;丞各一人,从八品上。令掌五郊、社稷、明堂之位,与 奉礼郎设樽、罍、篚、冪,而太官令实之。立燎坛,积柴。合朔有变,则巡察四门, 以俟变过,明则罢。有府二人,史四人,典事五人,掌固五人,门仆八人,斋郎百 一十人。斋郎掌供郊庙之役。太庙九室,室有长三人,以主樽、罍、篚、冪、锁钥, 又有罍洗二人;郊坛有掌坐二十四人,以主神御之物。皆礼部奏补。凡室长十年、 掌座十二年,皆授官。祭飨而员少,兼取三馆学生,皆绛衣绛帻。更一番者,户部 下蠲符,岁一申考诸署所择者,太常以十月申解于礼部,如贡举法,帖论语及 一大经。中第者录奏吏部注冬集散官,否者番上如初。六试而绌,授散官。唐初, 以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官、左藏、乘黄、典厩、典客、上林、太仓、平准、 常平、典牧、左尚、右尚为上署,钩盾、右藏、织染、掌冶为中署,珍羞、良酝、 掌酝、守宫、武器、车府、司仪、崇玄、导官、甄官、河渠、弩坊、甲坊、舟楫、 太卜、廪牺、中校、左校、右校为下署。
太乐署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乐正八人,从九品下。令掌调钟律, 以供祭飨。凡习乐,立师以教,而岁考其师之课业为三等,以上礼部。十年大校, 未成,则五年而校,以番上下。有故及不任供奉,则输资钱,以充伎衣乐器之用。 散乐,闰月人出资钱百六十,长上者复繇役,音声人纳资者岁钱二千。博士教之, 功多者为上第,功少者为中第,不勤者为下第,礼部覆之。十五年有五上考、七中 考者,授散官,直本司,年满考少者,不叙。教长上弟子四考,难色二人、次难色 二人业成者,进考,得难曲五十以上任供奉者为业成。习难色大部伎三年而成,次 部二年而成,易色小部伎一年而成,皆入等第三为业成。业成、行脩谨者,为助教; 博士缺,以次补之。长上及别教未得十曲,给资三之一;不成者隶鼓吹署。习大小 横吹,难色四番而成,易色三番而成;不成者,博士有谪。内教博士及弟子长教者, 给资钱而留之。武德后,置内教坊于禁中。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云韶府,以中官为 使。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 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自是不隶太常,以中官为教坊使。唐改太乐为乐正, 有府三人,史六人,典事八人,掌固六人,文武二舞郎一百四十人,散乐三百八十 二人,仗内散乐一千人,音声人一万二十七人。有别教院。开成三年,改法曲所处 院曰仙韶院。
鼓吹署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乐正四人,从九品下。令掌鼓吹之节。 合朔有变,则帅工人设五鼓于太社,执麾旒于四门之塾,置龙床,有变则举麾击鼓, 变复而止。马射,设㧏鼓金钲,施龙床。大傩,帅鼓角以助侲子之唱。有府三人, 史六人,典事四人,掌固四人。唐并清商、鼓吹为一署,增令一人。
太医署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二人,医监四人,并从八品下;医正八人,从九品下。 令掌医疗之法,其属有四:一曰医师,二曰针师,三曰按摩师,四曰咒禁师。皆教 以博士,考试登用如国子监。医师、医正、医工疗病,书其全之多少为考课。岁给 药以防民疾。凡陵寝庙皆储以药,尚药、太常医各一人受之。宫人患坊有药库,监 门莅出给;医师、医监、医正番别一人莅坊。凡课药之州,置采药师一人。京师以 良田为园,庶人十六以上为药园生,业成者为师。凡药,辨其所出,择其良者进焉。 有府二人,史四人,主药八人,药童二十四人,药园师二人,药园生八人,掌固四 人,医师二十人,医工百人,医生四十人,典药一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 按摩工五十六人,按摩生十五人,咒禁师二人,咒禁工八人,咒禁生十人。
医博士一人,正八品上;助教一人,从九品上。掌教授诸生以本草、甲 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五 曰角法。
针博士一人,从八品上;助教一人,针师十人,并从九品下。掌教针生以经脉、 孔穴,教如医生。
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并从九品下。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 正之。
咒禁博士一人,从九品下。掌教咒禁祓除为厉者,斋戒以受焉。
太卜署
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卜正、博士各二人,从九品下。掌卜 筮之法:一曰龟,二曰五兆,三曰易,四曰式。祭祀、大事,率卜正卜日,示高于 卿,退而命龟,既灼而占,先上旬,次中旬,次下旬。小祀、小事者,则卜正示高、 命龟、作,而太卜令佐莅之。季冬,帅侲子堂赠大傩,天子六队,太子二队,方相 氏右执戈、左执楯而导之,唱十二神名,以逐恶鬼,傩者出,砾雄鸡于宫门、城门。 有卜助教二人,卜师二十人,巫师十五人,卜筮生四十五人,府一人,史二人,掌 固二人。
廪牺署
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牺牲粢盛之事。祀用太牢者,三牲 加酒、脯、醢,与太祝牵牲就榜位,卿省牲,则北面告腯,以授太官。籍田,则供 耒于司农卿,卿以授侍中;籍田所收以供粢盛、五齐、三酒之用,以余及槁饲牺牲。 有府一人,史二人,典事二人,掌固二人。
汾祠署
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上。掌享祭洒扫之制。有府二人,史四人, 庙干二人。开元二十一年置署。
三皇五帝以前帝王、三皇、五帝、周文王、周武王、汉高祖、两京武成王庙
令一人,从六品下;丞一人,正八品下。掌开阖、洒扫、释奠之礼。有录事一 人,府二人,史四人,庙干二人,掌固四人,门仆八人。神龙二年,两京置齐太公 庙署,其后废;开元十九年复置。天宝三载,初置周文王庙署;六载,置三皇五帝 庙署;七载,置三皇五帝以前帝王庙署;九载,置周武王、汉高祖庙署。上元元年, 改齐太公署为武成王庙署,硃全忠曰武明。
光禄寺
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从七 品上。掌酒醴膳羞之政,总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凡祭祀,省牲镬、濯溉; 三公摄祭,则为终献。朝会宴享,则节其等差。录事二人。龙朔二年,改光禄寺曰 司宰寺。武后光宅元年,曰司膳寺。有府十一人,史二十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六 人。
太官署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四人,从八品下。掌供祠宴朝会膳食。祭日,令白卿诣 厨省牲镬,取明水、明火,帅宰人割牲,取毛血实豆,遂烹。又实簠簋,设于馔幕 之内。有府四人,史八人,监膳十人,监膳史十五人,供膳二千四百人,掌固四人。
珍羞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供祭祀、朝会、宾客之庶羞,榛栗、 脯脩、鱼盐、菱芡之名数。武后垂拱元年,改肴藏署曰珍羞署,神龙元年复旧,开 元元年又改。有府三人,史六人,典书八人,饧匠五人,掌固四人。
良酝署
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供五齐、三酒。享太庙,则供郁鬯 以实六彝;进御,则供春暴、秋清、酴麋、桑落之酒。有府三人,史六人,监事 二人,掌酝二十人,酒匠十三人,奉觯百二十人,掌固四人。
掌醢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供醢醯之物:一曰鹿醢,二曰兔醢, 三曰羊醢,四曰鱼醢。宗庙,用菹以实豆;宾客、百官,用醯酱以和羹。有府二人, 史二人,主醢十人,酱匠二十三人,酢匠十二人,豉匠十二人,菹醯匠八人,掌固 四人。
卫尉寺
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掌器械文物,总 武库、武器、守宫三署。兵器入者,皆籍其名数。祭祀、朝会,则供羽仪、节钺、 金鼓,帷帟、茵席。凡供宫卫者,岁再阅,有敝则脩于少府。主簿二人,从七品上。 录事一人。龙朔二年,改曰司卫寺。武后光宅元年又改。有府六人,史十一人,亭 长四人,掌固六人。
丞,掌判寺事,辨器械出纳之数。大事承制敕,小事则听于尚书省。
两京武库署
令各二人,从六品下;丞各二人,从八品下。掌藏兵械。有赦,建金鸡,置鼓 宫城门之右,大理及府县囚徒至,则击之。监事各一人,正九品上。诸署监事,品 同。有府各六人,史各六人,典事各二人,掌固各五人。开元二十五年,东都亦置 署。
武器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外戎器。祭祀、巡幸,则纳于武库。 给六品以上葬卤簿、棨戟。凡戟,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东宫之门一十八, 一品之门十六,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护之门十四,三品及上都督、 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二,下都督、下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各十。衣幡坏 者,五岁一易之。薨卒者既葬,追还。监事二人。有府二人,史六人,典事二人, 掌固四人。贞观中,东都亦置署。
守宫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供帐帟。祭祀、巡幸,则设王公百 官之位。吏部、兵部、礼部试贡举人,则供帷幕。王公婚礼,亦供帐具。京诸司长 上官,以品给其床罽。供蕃客帷帟,则题岁月。席寿三年,氈寿五年,褥寿七年; 不及期而坏,有罚。监事二人。有府二人,史四人,掌设六人,幕士八十人,掌固 四人。
宗正寺
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掌天子族亲属籍, 以别昭穆;领陵台、宗玄二署。凡亲有五等,先定于司封:一曰皇帝周亲、皇后父 母,视三品;二曰皇帝大功亲、小功尊属,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周亲,视四品; 三曰皇帝小功亲、缌麻尊属,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大功亲,视五品;四曰皇帝 缌麻亲、袒免尊属,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小功亲;五曰皇帝袒免亲,太皇太后 小功卑属,皇太后、皇后缌麻亲,视六品。皇帝亲之夫妇男女,降本亲二等,余亲 降三等,尊属进一等,降而过五等者不为亲。诸王、大长公主、长公主亲,本品; 嗣王、郡王非三等亲者,亦视五品;驸马都尉,视诸亲。祭祀、册命、朝会,陪位、 袭封者皆以簿书上司封。主簿二人,从七品上。知图谱官一人,脩玉牒官一人,知 宗子表疏官一人,录事二人。武德二年,置宗师一人,后省。龙朔二年,改宗正寺 曰司宗寺。武后光宅元年曰司属寺。有府五人,史五人,亭长四人,掌固四人。京 都太庙斋郎各一百三十人,门仆各三十三人,主簿、录事各二人。
诸陵台
令各一人,从五品上;丞各一人,从七品下。建初、启运、兴宁、永康陵,令 各一人,从七品下;丞各一人,从八品下。掌守卫山陵。凡陪葬,以文武分左右, 子孙从父祖者亦如之;宫人陪葬,则陵户成坟。诸陵四至有封,禁民葬,唯故坟不 毁。开元二十四年,以宗庙所奉不可名以署,太常少卿韦縚奏废太庙署,以少卿一 人知太庙事。二十五年,濮阳王彻为宗正卿,恩遇甚厚,建议以宗正司属籍,乃请 以陵寝、宗庙隶宗正。天宝十二载,驸马都尉张垍为太常卿,得幸,又以太庙诸陵 署隶太常。十载,改献、昭、乾、定、桥五陵署为台,升令品,永康、兴宁二陵称 署如故。至德二年,复以陵庙隶宗正。永泰元年,太常卿姜庆初复奏以陵庙隶太常, 大历二年复旧。陵台有录事各一人,府各二人,史各四人,主衣、主辇、主药各四 人,典事各三人,掌固各二人,陵户各三百人,昭陵、乾陵、桥陵增百人。诸陵有 录事各一人,府各一人,史各二人,典事各二人,掌固各二人,陵户各百人。
诸太子庙
令各一人,从八品上;丞各一人,正九品下;录事各一人。令掌洒扫开阖之节, 四时享祭焉。有府各一人,史各二人,典事各二人,掌固各一人。
诸太子陵
令各一人,从八品下;丞各一人,从九品下;录事各一人。有府各一人,史各 二人,典事各二人,掌固各一人,陵户各三十人。太常旧有太庙署,令一人,从七 品下;丞二人,从七品下;斋郎二十四人。
崇玄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掌京都诸观名数与道士帐籍、斋醮之 事。新罗、日本僧入朝学问,九年不还者编诸籍。道士、女官、僧、尼,见天子必 拜。凡止民家,不过三夜。出逾宿者,立案连署,不过七日,路远者州县给程。天 下观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六,女官九百八十八;寺五千三百五十八,僧 七万五千五百二十四,尼五万五百七十六。两京度僧、尼、道士、女官,御史一人 涖之。每三岁州、县为籍,一以留县,一以留州;僧、尼,一以上祠部,道士、女 官,一以上宗正,一以上司封。有府二人,史三人,典事六人,掌固二人,崇玄学 博士一人、学生百人。隋以署隶鸿胪,又有道场、玄坛。唐置诸寺观监,隶鸿胪寺, 每寺观有监一人。贞观中,废寺观监。上元二年,置漆园监,寻废。开元二十五年, 置崇玄学于玄元皇帝庙。天宝元年,两京置博士、助教各一员,学生百人,每祠享, 以学生代斋郎。二载,改崇玄学曰崇玄馆,博士曰学士,助教曰直学士,置大学士 一人,以宰相为之,领两京玄元宫及道院,改天下崇玄学为通道学,博士曰道德博 士,未几而罢。宝应、永泰间,学生存者亡几。大历三年,复增至百人。初,天下 僧、尼、道士、女官,皆隶鸿胪寺,武后延载元年,以僧、尼隶祠部。开元二十四 年,道士、女官隶宗正寺,天宝二载,以道士隶司封。贞元四年,崇玄馆罢大学士, 后复置左右街大功德使、东都功德使、修功德使,总僧、尼之籍及功役。元和二年, 以道士、女官隶左右街功德使。会昌二年,以僧、尼隶主客,太清宫置玄元馆,亦 有学士,至六年废,而僧、尼复隶两街功德使。
太仆寺
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四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从七 品上;录事二人。卿掌厩牧、辇舆之政,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 行幸,供五路属车。凡监牧籍帐,岁受而会之,上驾部以议考课。永徽中,太仆寺 曰司驭寺,武后光宅元年改曰司仆寺。有府十七人,史三十四人,兽医六百人,兽 医博士四人,学生百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
乘黄署
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掌供车路及驯驭之法。凡有事,前期 四十日,率驾士调习,尚乘随路色供马;前期二十日,调习于内侍省。有府一人, 史二人,驾士一百四十人,羊车小史十四人,掌固六人。
典厩署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四人,从八品下。掌饲马牛、给养杂畜。良马一丁,中 马二丁,驽马三丁,乳驹、乳犊十给一丁。有府四人,史八人,主乘六人,典事八 人,执驭百人,驾士八百人,掌固六人。
典牧署
令三人,正八品上;丞六人,从九品上。掌诸牧杂畜给纳及酥酪脯腊之事。群 牧所送羊犊,以供廪牺、尚食。监事八人。有府四人,史八人,典事十六人,主酪 七十四人,驾士百六十人,掌固四人。
车府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掌王公以下车路及驯驭之法。从官三 品以上婚、葬,给驾士。凡路车之马牛,率驭士调习。有府一人,史二人,典书四 人,驭士百七十五人,掌固六人。
诸牧监
上牧监:监各一人,从五品下;副监各二人,正六品下;丞各二人,正八品上; 主簿各一人,正九品下。中牧监:监,正六品下;副监,从六品下;丞,从八品上; 主簿,从九品上。下牧监:监,从六品下;副监,正七品下;丞,正九品上;主簿, 从九品下。中牧监副监、丞,减上牧监一员。南使、西使,丞各三人,从七品下; 录事各一人,从九品下。北使、盐州使,丞各二人,从七品下。掌群牧孳课。凡马 五千为上监,三千为中监,不及为下监。马牛之群,有牧长,有尉。马之驽、良, 皆著籍,良马称左,驽马称右。每岁孟秋,群牧使以诸监之籍合为一,以仲秋上于 寺,送细马,则有牵夫、识马小儿、兽医等。凡马游牝以三月,驹犊在牧者,三岁 别群。孳生过分有赏,死耗亦以率除之。岁终监牧使巡按,以功过相除为考课。上 牧... -->>
百官三
御史台
大夫一人,正三品;中丞二人,正四品下。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 中丞为之贰。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 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凡冤而无告者,三司诘之。三司,谓御史大夫、中书、 门下也。大事奏裁,小事专达。凡有弹劾,御史以白大夫,大事以方幅,小事署名 而已。有制覆囚,则与刑部尚书平阅。行幸,乘路车为导。朝会,则率其属正百官 之班序,迟明列于两观,监察御史二人押班,侍御史颛举不如法者。文武官职事九 品以上及二王后,朝朔望。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 博士日参,号常参官。武官三品以上三日一朝,号九参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 五日一朝,号六参官。弘文、崇文馆、国子监学生四时参。凡诸王入朝及以恩追至 者,日参。九品以上,自十月至二月,袴褶以朝;五品以上有珂,蕃官及四品非清 官则否。凡朝位以官,职事同者先爵,爵同以齿,致仕官居上;职事与散官、勋官 合班,则文散官居职事之下,武散官次之,勋官又次之;官同者,异姓为后。亲王、 嗣王任文武官者,从其班,官卑者从王品;郡王任三品以下职事者,居同阶品之上。 非任文武官者,嗣王居太子太保之下,郡王次之,国公居三品之下,郡公居从三品 之下,县公居四品之下,侯居从四品之下,伯居五品之下,子居从五品之上,男居 从五品之下。以前官召见者,居本品见任之上,以理解者,居同品之下。本司参集 者,以职事为上下。文武三品非职事官者,朝参名簿,皆称曰诸公。凡出,不逾四 面关则不辞见。都督、刺史、都护既辞,候旨于侧门。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初 拜,以表让。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及诸司长官,谢于正衙,复进状谢于侧门。两班三 品以朔望朝,就食廊下,殿中侍御史二人为使涖之。高宗改治书侍御史中丞,以避 帝名;龙朔二年,改御史台曰宪台,大夫曰大司宪,中丞曰司宪大夫。武后文明元 年,改御史台曰肃政台。光宅元年,分左右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 省风俗。寻命左台兼察州县。两台岁再发使八人,春曰风俗,秋曰廉察,以四十八 条察州县。两台御史,有假、有检校、有员外、有试,至神龙初皆废。景云三年, 以两台望齐,纠举苛察,百僚厌其烦,乃废右台。延和元年复置,岁中以尚书省隶 左台,月余而右台复废。至德后,诸道使府参佐,皆以御史为之,谓之外台;复有 检校、里行、内供奉,或兼或摄,诸使下官亦如之。会昌初,升大夫、中丞品。东 都留台,有中丞一人、侍御史一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监察御史三人;元和后,不 置中丞,以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主留台务,而三院御史亦不常备。
侍御史六人,从六品下。掌纠举百寮及入閤承诏,知推、弹、杂事。凡三司理 事,与给事中、中书舍人更直朝堂。若三司所按而非其长官,则与刑部郎中、员外 郎、大理司直、评事往讯。弹劾,则大夫、中丞押奏。大事,法冠、硃衣、纁裳、 白纱中单;小事常服。久次者一人知杂事,谓之杂端,殿中监察职掌、进名、迁改 及令史考第,台内事颛决,亦号台端。次一人知公廨。次一人知弹。分京城诸司及 诸州为东、西:次一人知西推、赃赎、三司受事,号副端;次一人知东推、理匦等, 有不纠举者罚之;以殿中侍御史第一人同知东推,莅太仓出纳;第二人同知西推, 莅左藏出纳。号四推御史。只日,台院受事;双日,殿院受事。次侍御史一人,分 司东都台。凡御史以下遇长官于路,去戴下马,长官敛辔止之。出入行止,殿中以 下视以为法,先后有罚。入朝,则与殿中侍御史随仗分入,东则居侍中、黄门侍郎、 给事中之次,西则居中书令、侍郎、舍人之次,各居中丞、大夫下。每一人东向承 诏五日,有旨召御史,不呼名则承诏者出。乐彦玮为大夫,以尝召两御史,乃加副 承诏一人,阙则殿中承乏。监察御史分日直朝堂,入自侧门,非奏事不至殿庭;正 门无籍;天授中,诏侧门置籍,得至殿庭;开元七年,又诏随仗入閤。分左右巡, 纠察违失,左巡知京城内,右巡知京城外,尽雍、洛二州之境,月一代,将晦,即 巡刑部、大理、东西徒坊、金吾、县狱。搜狩,则监围,察断绝失禽者。其后,以 殿中掌左右巡;寻以务剧,选用京畿县尉。又置御史里行使、侍御史里行使、殿中 里行使、监察里行使,以未为正官,无员数。唐法,殿中侍御史迁拜及职事,与侍 御史钧。开元以降,权属侍御史,而殿中兼知库藏、宫门内事。故事,御史台不受 讼,有诉可闻者略其姓名,托以风闻。其后,御史嫉恶者少,通状壅绝。十四年, 乃定授事御史一人,知其日劾状,题告事人姓名。其后,宰相以御史权重,建议弹 奏先白中丞、大夫,复通状中书、门下,然后得奏。自是御史之任轻矣。建中元年, 以侍御史分掌公廨、推、弹,自是杂端之任轻矣。元和八年,命四推御史受事,周 而复始,罢东西分日之限。隋末,废殿内侍御史;义宁元年,承相府置察非掾二人; 武德元年,改曰殿中侍御史;龙朔元年,置监察御史里行;武后文明元年,置殿中 里行,后亦颛以里行名官;长安二年,置内供奉。
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受事发辰,核台务,主公廨及户奴婢、勋散官之 职。录事二人,从九品下。有主事二人。台院有令史七十八人,书令史二十五人, 亭长六人,掌固十二人。殿院有令史八人,书令史十八人。察院有计史三十四人, 令史十人,掌固十二人。
殿中侍御史九人,从七品下。掌殿庭供奉之仪,京畿诸州兵皆隶焉。正班,列 于閤门之外,纠离班、语不肃者。元日、冬至朝会,则乘马、具服、戴黑豸升殿。 巡幸,则往来门旗之内,检校文物亏失者。一人同知东推,监太仓出纳;一人同知 西推,监左藏出纳;二人为廊下食使;二人分知左右巡;三人内供奉。
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 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
凡十道巡按,以判官二人为佐,务繁则有支使。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 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 贼,不事生业,为私蠹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 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凡战伐大克获,则数俘馘、审 功赏,然后奏之。屯田、铸钱,岭南、黔府选补,亦视功过纠察。决囚徒,则与中 书舍人、金吾将军莅之。国忌斋,则与殿中侍御史分察寺观。莅宴射、习射及大祠、 中祠,视不如仪者以闻。
初,开元中,兼巡传驿,至二十五年,以监察御史检校两京馆驿。大历十四年, 两京以御史一人知馆驿,号馆驿使。监察御史分察尚书省六司,繇下第一人为始, 出使亦然。兴元元年,以第一人察吏部、礼部,兼监祭使;第二人察兵部、工部, 兼馆驿使;第三人察户部、刑部。岁终议殿最。元和中,以新人不出使无以观能否, 乃命颛察尚书省,号曰六察官。开元十九年,以监察御史二人莅太仓、左藏库。三 院御史,皆初领繁剧外府推事。其后,以殿中侍御史上一人为监太仓使,第二人为 监左藏库使。
凡诸使下三院御史内供奉,其班居正台监察御史之上。
太常寺
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上。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总郊社、 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诸祠庙等署,少卿为之贰。凡大礼,则赞引;有 司摄事,则为亚献;三公行园陵,则为副;大祭祀,省牲、器,则谒者为之导;小 祀及公卿嘉礼,命谒者赞相。凡巡幸、出师、克获,皆择日告太庙。凡藏大享之器 服,有四院:一曰天府院,藏瑞应及伐国所获之宝,禘祫则陈于庙庭;二曰御衣院, 藏天子祭服;三曰乐县院,藏六乐之器;四曰神厨院,藏御廪及诸器官奴婢。初, 有衣冠署,令,正八品上;贞观元年,署废。高宗即位,改治礼郎曰奉礼郎,以避 帝名;龙朔二年,改太常寺曰奉常寺,九寺卿皆曰正卿,少卿曰大夫。武后光宅元 年,复改太常寺曰司常寺。
丞二人,从五品下。掌判寺事。凡享太庙,则修七祀于西门之内。主簿二人, 从七品上。
博士四人,从七品上。掌辨五礼;按王公、三品以上功过善恶为之谥;大礼, 则赞卿导引。
太祝六人,正九品上。掌出纳神主,祭祀则跪读祝文;卿省牲则循牲告充,牵 以授太官。
奉礼郎二人,从九品上。掌君臣版位,以奉朝会、祭祀之礼。宗庙则设皇帝位 于庭,九庙子孙列焉,昭、穆异位,去爵从齿。凡樽、彝、勺、冪、篚、坫、簠、 簋、登,钘、笾、豆,皆辨其位。凡祭祀、朝会,在位拜跪之节,皆赞导之。公卿 巡行诸陵,则主其威仪鼓吹,而相其礼。
协律郎二人,正八品上。掌和律吕。录事二人,从九品上;八寺录事品同。有 礼院修撰、检讨官各一人,府十一人,史二十三人,谒者十人,赞引二十人,赞者 四人,祝史六人,赞者十六人。太常寺、礼院礼生各三十五人,亭长八人,掌固十 二人。
两京郊社署
令各一人,从七品下;丞各一人,从八品上。令掌五郊、社稷、明堂之位,与 奉礼郎设樽、罍、篚、冪,而太官令实之。立燎坛,积柴。合朔有变,则巡察四门, 以俟变过,明则罢。有府二人,史四人,典事五人,掌固五人,门仆八人,斋郎百 一十人。斋郎掌供郊庙之役。太庙九室,室有长三人,以主樽、罍、篚、冪、锁钥, 又有罍洗二人;郊坛有掌坐二十四人,以主神御之物。皆礼部奏补。凡室长十年、 掌座十二年,皆授官。祭飨而员少,兼取三馆学生,皆绛衣绛帻。更一番者,户部 下蠲符,岁一申考诸署所择者,太常以十月申解于礼部,如贡举法,帖论语及 一大经。中第者录奏吏部注冬集散官,否者番上如初。六试而绌,授散官。唐初, 以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官、左藏、乘黄、典厩、典客、上林、太仓、平准、 常平、典牧、左尚、右尚为上署,钩盾、右藏、织染、掌冶为中署,珍羞、良酝、 掌酝、守宫、武器、车府、司仪、崇玄、导官、甄官、河渠、弩坊、甲坊、舟楫、 太卜、廪牺、中校、左校、右校为下署。
太乐署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乐正八人,从九品下。令掌调钟律, 以供祭飨。凡习乐,立师以教,而岁考其师之课业为三等,以上礼部。十年大校, 未成,则五年而校,以番上下。有故及不任供奉,则输资钱,以充伎衣乐器之用。 散乐,闰月人出资钱百六十,长上者复繇役,音声人纳资者岁钱二千。博士教之, 功多者为上第,功少者为中第,不勤者为下第,礼部覆之。十五年有五上考、七中 考者,授散官,直本司,年满考少者,不叙。教长上弟子四考,难色二人、次难色 二人业成者,进考,得难曲五十以上任供奉者为业成。习难色大部伎三年而成,次 部二年而成,易色小部伎一年而成,皆入等第三为业成。业成、行脩谨者,为助教; 博士缺,以次补之。长上及别教未得十曲,给资三之一;不成者隶鼓吹署。习大小 横吹,难色四番而成,易色三番而成;不成者,博士有谪。内教博士及弟子长教者, 给资钱而留之。武德后,置内教坊于禁中。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云韶府,以中官为 使。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 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自是不隶太常,以中官为教坊使。唐改太乐为乐正, 有府三人,史六人,典事八人,掌固六人,文武二舞郎一百四十人,散乐三百八十 二人,仗内散乐一千人,音声人一万二十七人。有别教院。开成三年,改法曲所处 院曰仙韶院。
鼓吹署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乐正四人,从九品下。令掌鼓吹之节。 合朔有变,则帅工人设五鼓于太社,执麾旒于四门之塾,置龙床,有变则举麾击鼓, 变复而止。马射,设㧏鼓金钲,施龙床。大傩,帅鼓角以助侲子之唱。有府三人, 史六人,典事四人,掌固四人。唐并清商、鼓吹为一署,增令一人。
太医署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二人,医监四人,并从八品下;医正八人,从九品下。 令掌医疗之法,其属有四:一曰医师,二曰针师,三曰按摩师,四曰咒禁师。皆教 以博士,考试登用如国子监。医师、医正、医工疗病,书其全之多少为考课。岁给 药以防民疾。凡陵寝庙皆储以药,尚药、太常医各一人受之。宫人患坊有药库,监 门莅出给;医师、医监、医正番别一人莅坊。凡课药之州,置采药师一人。京师以 良田为园,庶人十六以上为药园生,业成者为师。凡药,辨其所出,择其良者进焉。 有府二人,史四人,主药八人,药童二十四人,药园师二人,药园生八人,掌固四 人,医师二十人,医工百人,医生四十人,典药一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 按摩工五十六人,按摩生十五人,咒禁师二人,咒禁工八人,咒禁生十人。
医博士一人,正八品上;助教一人,从九品上。掌教授诸生以本草、甲 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五 曰角法。
针博士一人,从八品上;助教一人,针师十人,并从九品下。掌教针生以经脉、 孔穴,教如医生。
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并从九品下。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 正之。
咒禁博士一人,从九品下。掌教咒禁祓除为厉者,斋戒以受焉。
太卜署
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卜正、博士各二人,从九品下。掌卜 筮之法:一曰龟,二曰五兆,三曰易,四曰式。祭祀、大事,率卜正卜日,示高于 卿,退而命龟,既灼而占,先上旬,次中旬,次下旬。小祀、小事者,则卜正示高、 命龟、作,而太卜令佐莅之。季冬,帅侲子堂赠大傩,天子六队,太子二队,方相 氏右执戈、左执楯而导之,唱十二神名,以逐恶鬼,傩者出,砾雄鸡于宫门、城门。 有卜助教二人,卜师二十人,巫师十五人,卜筮生四十五人,府一人,史二人,掌 固二人。
廪牺署
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牺牲粢盛之事。祀用太牢者,三牲 加酒、脯、醢,与太祝牵牲就榜位,卿省牲,则北面告腯,以授太官。籍田,则供 耒于司农卿,卿以授侍中;籍田所收以供粢盛、五齐、三酒之用,以余及槁饲牺牲。 有府一人,史二人,典事二人,掌固二人。
汾祠署
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上。掌享祭洒扫之制。有府二人,史四人, 庙干二人。开元二十一年置署。
三皇五帝以前帝王、三皇、五帝、周文王、周武王、汉高祖、两京武成王庙
令一人,从六品下;丞一人,正八品下。掌开阖、洒扫、释奠之礼。有录事一 人,府二人,史四人,庙干二人,掌固四人,门仆八人。神龙二年,两京置齐太公 庙署,其后废;开元十九年复置。天宝三载,初置周文王庙署;六载,置三皇五帝 庙署;七载,置三皇五帝以前帝王庙署;九载,置周武王、汉高祖庙署。上元元年, 改齐太公署为武成王庙署,硃全忠曰武明。
光禄寺
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从七 品上。掌酒醴膳羞之政,总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凡祭祀,省牲镬、濯溉; 三公摄祭,则为终献。朝会宴享,则节其等差。录事二人。龙朔二年,改光禄寺曰 司宰寺。武后光宅元年,曰司膳寺。有府十一人,史二十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六 人。
太官署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四人,从八品下。掌供祠宴朝会膳食。祭日,令白卿诣 厨省牲镬,取明水、明火,帅宰人割牲,取毛血实豆,遂烹。又实簠簋,设于馔幕 之内。有府四人,史八人,监膳十人,监膳史十五人,供膳二千四百人,掌固四人。
珍羞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供祭祀、朝会、宾客之庶羞,榛栗、 脯脩、鱼盐、菱芡之名数。武后垂拱元年,改肴藏署曰珍羞署,神龙元年复旧,开 元元年又改。有府三人,史六人,典书八人,饧匠五人,掌固四人。
良酝署
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供五齐、三酒。享太庙,则供郁鬯 以实六彝;进御,则供春暴、秋清、酴麋、桑落之酒。有府三人,史六人,监事 二人,掌酝二十人,酒匠十三人,奉觯百二十人,掌固四人。
掌醢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供醢醯之物:一曰鹿醢,二曰兔醢, 三曰羊醢,四曰鱼醢。宗庙,用菹以实豆;宾客、百官,用醯酱以和羹。有府二人, 史二人,主醢十人,酱匠二十三人,酢匠十二人,豉匠十二人,菹醯匠八人,掌固 四人。
卫尉寺
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掌器械文物,总 武库、武器、守宫三署。兵器入者,皆籍其名数。祭祀、朝会,则供羽仪、节钺、 金鼓,帷帟、茵席。凡供宫卫者,岁再阅,有敝则脩于少府。主簿二人,从七品上。 录事一人。龙朔二年,改曰司卫寺。武后光宅元年又改。有府六人,史十一人,亭 长四人,掌固六人。
丞,掌判寺事,辨器械出纳之数。大事承制敕,小事则听于尚书省。
两京武库署
令各二人,从六品下;丞各二人,从八品下。掌藏兵械。有赦,建金鸡,置鼓 宫城门之右,大理及府县囚徒至,则击之。监事各一人,正九品上。诸署监事,品 同。有府各六人,史各六人,典事各二人,掌固各五人。开元二十五年,东都亦置 署。
武器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外戎器。祭祀、巡幸,则纳于武库。 给六品以上葬卤簿、棨戟。凡戟,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东宫之门一十八, 一品之门十六,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护之门十四,三品及上都督、 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二,下都督、下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各十。衣幡坏 者,五岁一易之。薨卒者既葬,追还。监事二人。有府二人,史六人,典事二人, 掌固四人。贞观中,东都亦置署。
守宫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供帐帟。祭祀、巡幸,则设王公百 官之位。吏部、兵部、礼部试贡举人,则供帷幕。王公婚礼,亦供帐具。京诸司长 上官,以品给其床罽。供蕃客帷帟,则题岁月。席寿三年,氈寿五年,褥寿七年; 不及期而坏,有罚。监事二人。有府二人,史四人,掌设六人,幕士八十人,掌固 四人。
宗正寺
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掌天子族亲属籍, 以别昭穆;领陵台、宗玄二署。凡亲有五等,先定于司封:一曰皇帝周亲、皇后父 母,视三品;二曰皇帝大功亲、小功尊属,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周亲,视四品; 三曰皇帝小功亲、缌麻尊属,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大功亲,视五品;四曰皇帝 缌麻亲、袒免尊属,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小功亲;五曰皇帝袒免亲,太皇太后 小功卑属,皇太后、皇后缌麻亲,视六品。皇帝亲之夫妇男女,降本亲二等,余亲 降三等,尊属进一等,降而过五等者不为亲。诸王、大长公主、长公主亲,本品; 嗣王、郡王非三等亲者,亦视五品;驸马都尉,视诸亲。祭祀、册命、朝会,陪位、 袭封者皆以簿书上司封。主簿二人,从七品上。知图谱官一人,脩玉牒官一人,知 宗子表疏官一人,录事二人。武德二年,置宗师一人,后省。龙朔二年,改宗正寺 曰司宗寺。武后光宅元年曰司属寺。有府五人,史五人,亭长四人,掌固四人。京 都太庙斋郎各一百三十人,门仆各三十三人,主簿、录事各二人。
诸陵台
令各一人,从五品上;丞各一人,从七品下。建初、启运、兴宁、永康陵,令 各一人,从七品下;丞各一人,从八品下。掌守卫山陵。凡陪葬,以文武分左右, 子孙从父祖者亦如之;宫人陪葬,则陵户成坟。诸陵四至有封,禁民葬,唯故坟不 毁。开元二十四年,以宗庙所奉不可名以署,太常少卿韦縚奏废太庙署,以少卿一 人知太庙事。二十五年,濮阳王彻为宗正卿,恩遇甚厚,建议以宗正司属籍,乃请 以陵寝、宗庙隶宗正。天宝十二载,驸马都尉张垍为太常卿,得幸,又以太庙诸陵 署隶太常。十载,改献、昭、乾、定、桥五陵署为台,升令品,永康、兴宁二陵称 署如故。至德二年,复以陵庙隶宗正。永泰元年,太常卿姜庆初复奏以陵庙隶太常, 大历二年复旧。陵台有录事各一人,府各二人,史各四人,主衣、主辇、主药各四 人,典事各三人,掌固各二人,陵户各三百人,昭陵、乾陵、桥陵增百人。诸陵有 录事各一人,府各一人,史各二人,典事各二人,掌固各二人,陵户各百人。
诸太子庙
令各一人,从八品上;丞各一人,正九品下;录事各一人。令掌洒扫开阖之节, 四时享祭焉。有府各一人,史各二人,典事各二人,掌固各一人。
诸太子陵
令各一人,从八品下;丞各一人,从九品下;录事各一人。有府各一人,史各 二人,典事各二人,掌固各一人,陵户各三十人。太常旧有太庙署,令一人,从七 品下;丞二人,从七品下;斋郎二十四人。
崇玄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掌京都诸观名数与道士帐籍、斋醮之 事。新罗、日本僧入朝学问,九年不还者编诸籍。道士、女官、僧、尼,见天子必 拜。凡止民家,不过三夜。出逾宿者,立案连署,不过七日,路远者州县给程。天 下观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六,女官九百八十八;寺五千三百五十八,僧 七万五千五百二十四,尼五万五百七十六。两京度僧、尼、道士、女官,御史一人 涖之。每三岁州、县为籍,一以留县,一以留州;僧、尼,一以上祠部,道士、女 官,一以上宗正,一以上司封。有府二人,史三人,典事六人,掌固二人,崇玄学 博士一人、学生百人。隋以署隶鸿胪,又有道场、玄坛。唐置诸寺观监,隶鸿胪寺, 每寺观有监一人。贞观中,废寺观监。上元二年,置漆园监,寻废。开元二十五年, 置崇玄学于玄元皇帝庙。天宝元年,两京置博士、助教各一员,学生百人,每祠享, 以学生代斋郎。二载,改崇玄学曰崇玄馆,博士曰学士,助教曰直学士,置大学士 一人,以宰相为之,领两京玄元宫及道院,改天下崇玄学为通道学,博士曰道德博 士,未几而罢。宝应、永泰间,学生存者亡几。大历三年,复增至百人。初,天下 僧、尼、道士、女官,皆隶鸿胪寺,武后延载元年,以僧、尼隶祠部。开元二十四 年,道士、女官隶宗正寺,天宝二载,以道士隶司封。贞元四年,崇玄馆罢大学士, 后复置左右街大功德使、东都功德使、修功德使,总僧、尼之籍及功役。元和二年, 以道士、女官隶左右街功德使。会昌二年,以僧、尼隶主客,太清宫置玄元馆,亦 有学士,至六年废,而僧、尼复隶两街功德使。
太仆寺
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四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从七 品上;录事二人。卿掌厩牧、辇舆之政,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 行幸,供五路属车。凡监牧籍帐,岁受而会之,上驾部以议考课。永徽中,太仆寺 曰司驭寺,武后光宅元年改曰司仆寺。有府十七人,史三十四人,兽医六百人,兽 医博士四人,学生百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
乘黄署
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掌供车路及驯驭之法。凡有事,前期 四十日,率驾士调习,尚乘随路色供马;前期二十日,调习于内侍省。有府一人, 史二人,驾士一百四十人,羊车小史十四人,掌固六人。
典厩署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四人,从八品下。掌饲马牛、给养杂畜。良马一丁,中 马二丁,驽马三丁,乳驹、乳犊十给一丁。有府四人,史八人,主乘六人,典事八 人,执驭百人,驾士八百人,掌固六人。
典牧署
令三人,正八品上;丞六人,从九品上。掌诸牧杂畜给纳及酥酪脯腊之事。群 牧所送羊犊,以供廪牺、尚食。监事八人。有府四人,史八人,典事十六人,主酪 七十四人,驾士百六十人,掌固四人。
车府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掌王公以下车路及驯驭之法。从官三 品以上婚、葬,给驾士。凡路车之马牛,率驭士调习。有府一人,史二人,典书四 人,驭士百七十五人,掌固六人。
诸牧监
上牧监:监各一人,从五品下;副监各二人,正六品下;丞各二人,正八品上; 主簿各一人,正九品下。中牧监:监,正六品下;副监,从六品下;丞,从八品上; 主簿,从九品上。下牧监:监,从六品下;副监,正七品下;丞,正九品上;主簿, 从九品下。中牧监副监、丞,减上牧监一员。南使、西使,丞各三人,从七品下; 录事各一人,从九品下。北使、盐州使,丞各二人,从七品下。掌群牧孳课。凡马 五千为上监,三千为中监,不及为下监。马牛之群,有牧长,有尉。马之驽、良, 皆著籍,良马称左,驽马称右。每岁孟秋,群牧使以诸监之籍合为一,以仲秋上于 寺,送细马,则有牵夫、识马小儿、兽医等。凡马游牝以三月,驹犊在牧者,三岁 别群。孳生过分有赏,死耗亦以率除之。岁终监牧使巡按,以功过相除为考课。上 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