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七 (2/2)
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新唐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乃能尽记。闻者谓三人才高下,此其分也。有 奴事颖士十年,笞楚严惨,或劝其去,答曰:“非不能,爱其才耳。”颖士数称班 彪、皇甫谧、张华、刘琨、潘尼能尚古,而混流俗不自振,曹植、陆机所不逮也; 又言裴子野善著书。所许可当世者,陈子昂、富嘉谟、卢藏用之文辞,董南事、孔 述睿之博学而已。
子存,字伯诚,亮直有父风。能文辞,与韩会、沈既济、梁肃、徐岱等善。浙 西观察使李栖筠表常熟主簿。颜真卿在湖州,与存及陆鸿渐等讨摭古今韵字所原, 作书数百篇。建中初,由殿中侍御史四迁比部郎中。张滂主财赋,辟存留务京师。 裴延龄与滂不协,存疾其奸,去官,风痹卒。
韩愈少为存所知,自袁州还,过存庐山故居,而诸子前死,唯一女在,为经赡 其家。
殷寅者,陈郡人。邵轸者,汝南人。
陆据,河南人,字德邻,后周上庸公腾六世孙。神宇警迈,善物理。年三十始 到京师,公卿爱其文,交誉之。天宝十三载,终司勋员外郎。
柳并者,字伯存。大历中,辟河东府掌书记,迁殿中侍御史。丧明,终于家。 初,并与刘太真、尹征、阎士和受业于颖士,而并好黄老。颖士常曰:“太真,吾 入室者也,斯文不坠,寄是子云。征博闻强识,士和钩深致远,吾弗逮已。并不受 命而尚黄、老,予亦何诛?”
并弟谈,字中庸,颖士爱其才,以女妻之。
士和字伯均,著兰陵先生诔、萧夫子集论,因榷历世文章,而盛推颖 士所长,以为“闻萧氏风者,五尺童子羞称曹、陆”
皇甫冉,字茂政,十岁便能属文,张九龄叹异之。与弟曾皆善诗。天宝中,踵 登进士,授无锡尉。王缙为河南元帅,表掌书记。迁累右补阙,卒。
曾,字孝常,历监察御史。其名与冉相上下,当时比张氏景阳、孟阳云。
苏源明,京兆武功人,初名预,字弱夫。少孤,寓居徐、兗。工文辞,有名天 宝间。及进士第,更试集贤院。累迁太子谕德。出为东平太守。是时,济阳郡太守 李倰以郡濒河,请增领宿城、中都二县以纾民力。二县,隶东平、鲁郡者也。于是 源明议废济阳,析三县分隶济南、东平、濮阳。诏河南采访使会濮阳太守崔季重、 鲁郡太守李兰、济南太守田琦及源明、倰五太守议于东平,不能决。既而卒废济阳, 以县皆隶东平。召源明为国子司业。
安禄山陷京师,源明以病不受伪署。肃宗复两京,擢考功郎中、知制诰。是时, 承大盗之余,国用覂屈,宰相王玙以祈禬进,禁中祷祀穷日夜,中官用事,给养繁 靡,群臣莫敢切诤。昭应令梁镇上书劝帝罢淫祀,其他不暇及也。源明数陈政治得 失。及史思明陷洛阳,有诏幸东京,将亲征。源明因上疏极谏曰:
淫雨积时,道路方梗,甚不可一也。自春大旱,秋苗耗半,敛获未毕,先之以 清道之役,申之以供顿之苦,甚不可二也。每立殿廊,见旌旗之下,饿夫执殳,仆 于行间,日见二三;市井馁饣孚求食,死于路旁,日见四五。甚不可三也。奸夫盗 儿,连墙接栋,磨砺以须陛下之出,御史大夫必不能澄清禁止。甚不可四也。圣皇 巡蜀之初,都内财货、吏民资产,糜散于道路之手,至有乘马駃驴入宣政、紫宸者。 况陛下初有四海,威制不及曩时远矣。今兹东行,殆贼臣诱掖陛下而已。诗曰 “三星在霤”谓危亡在于须臾,臣不胜呜咽,为陛下痛之。愿速罢幸,不然,穷 氓乐祸,已扼腕于下。甚不可五也。方今河、洛驿骚,江湖叛涣,诗曰:“中 原有菽,庶民采之。”彼思明、楚元,皆采菽之人也。陛下何遽轻万乘而速成之邪? 甚不可六也。大河南北,举为寇盗,王公以下,廪稍匮绝,将士粮赐,仅支日月, 而中官冗食,不减往年,梨园杂伎,愈盛今日,陛下未得穆然高枕,殆繇此也。自 非中庸指使,太常正乐外,愿一切放归,给长牒勿事,须五六年后,随事蠲省。今 聚而仰给,甚不可七也。李光弼拔河阳,王思礼下晋原,卫伯玉拂焉耆,过析支, 不日可至。御史大夫王玄志压巫闾,临幽都;汝州刺史田南金逾阙口,遏二室;邓 景山凌淮、泗,忾然而西。狂贼失势,蹙于缑山之下,北不敢逾孟津,东不敢过[b 124]子,计日反接而至矣。陛下不坐而受之,乃欲亲征,徇一朝之怒,甚不可八也。 王者之于天地神祇,享之以牲币而已。记曰:“不祈方士。”彼淫巫愚祝,妄有关 说,甚不可九也。天子顺动,人皆幸之之谓幸,人皆病之之谓不幸。臣等屡怫视听, 联伏赤墀之下,顿颡流涕而出,虽陛下优容贷罪,凡百之臣必昌言于朝,万口谤于 外,甚不可十也。臣闻子不诤于父,不孝也;臣不诤于君,不忠也。不孝不忠,为 苟荣冒禄,圈牢之物不若也。臣虽至贱,不能委身圈牢之中,将使樵夫指而笑之。
帝嘉其切直,遂罢东幸。后以秘书少监卒。
源明雅善杜甫、郑虔,其最称者元结、梁肃。
肃,字敬之,一字宽中。隋刑部尚书毘五世孙,世居陆浑。建中初,中文辞清 丽科,擢太子校书郎。萧复荐其材,授右拾遗,脩史,以母羸老不赴。杜佑辟淮南 掌书记,召为监察御史,转右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卒,年四十一, 赠礼部郎中。
<b>部分译文</b>
宋之问字延清,又名少连,汾州人。
父宋令文高宗时任东台详正学士。之问形貌魁梧,善于论辩。二十岁时,武后召他与杨炯分别代行掌管习艺馆。多次迁升为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游洛阳龙门,诏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箈先写好,武后赐锦袍。之问随即也献,武后看后十分叹赏,把给箈的锦袍改赐给之问。
那时张易之等受到特殊的爱宠,之问与阎朝隐、沈亻全期、刘允济倾心媚附。
易之所写的各诗文全是之问、朝隐等人所做,甚而至于为易之捧尿壶。到易之被杀,之问贬泷州参军,朝隐贬崖州参军。之问逃归洛阳,躲在张仲之家。适逢武三思再次当权,张仲之与王同皎商议杀掉武三思以安王室。之问知道了,就让侄子宋昙与冉祖雍去告密,请求以功赎罪。为此提升为鸿胪主簿。世人不屑他的丑行。
景龙年间,升为考功员外郎。谄媚太平公主,所以被任用。及至安乐公主权盛,又去巴结她。太平公主因之很恨他。中宗准备任他为中书舍人,太平公主揭发他主持贡举时收受贿赂的丑行,于是贬为汴州长史,还未去,改调越州长史。任内颇能尽力为政。遍游剡地山水,饮酒赋诗。其诗流传到京师,人人传诵。
睿宗立,宋之问以奸诈凶险作恶太多罪流放钦州。冉祖雍历任中书舍人、刑部侍郎。曾在省中拥妓饮酒,被御史揭发,贬为蕲州刺史。这时也流放岭南。
两人同赐死桂州。之问得诏令后心惊肉跳,左右徘徊,不能自裁。祖雍请求使者说“:之问有妻儿,请让他与之诀别。”使者同意,但之问慌乱失措,不能安排家事。祖雍怒,说“我与你同有负于国家,罪有应得,还有什么可迟疑的?”于是饮酒进食洗沐后自尽。祖雍,是江夏王道宗的外甥,中了进士,当时很有名。
魏建安后直至南朝,诗律多次变化。
到沈约、庾信,要求音韵调协、对仗精密。
到了宋之问、沈亻全期,又加浓艳婉丽,回避声韵上的疵病,规定字数、句数,使写诗如编织锦绣一样,学习者十分推崇,称之为“沈、宋”还说“苏、李居前,沈、宋并肩”苏、李指苏武与李陵。
当初,之问的父亲宋令文,擅长文辞,精研书法,还有超人之力。世人称他为“三绝”京都有头牛好斗,没人敢去撩它。宋令文迎面上去拔取它的角,扭折它的颈子杀死了它。后来宋之问以文章升官,弟之悌因骠悍知名、之訹精于书法。世人说他们兄弟各继承父亲的一绝。
宋之悌,身高八尺。开元中历任剑南节度使、太原尹。曾犯法被流放朱鸢。
正好蛮人攻陷。。州,任宋之悌为总管迎敌。他召募了壮士八人,全副武装后,大声喊叫着逼近贼兵“:谁动就死。”贼兵七百人都伏在地上不敢起身,贼乱即平。
宋之訹为连州参军,刺史听说他善歌,要他教婢女。他每天手执笏立在帘外,从容地吟唱。
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父李善,品行好,学识贯通古今,但不善于写文章。所以人称他为“书箱”显庆年间,升官至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做文选注,阐述分析得精深准确。书献上后得赏赐颇为丰厚。被委任为潞王府记室参军,授泾城令。因与贺兰敏之友好而株连流放姚州。遇赦后回。居住在汴、郑间教学。学生们从四方远道而来,传授其学术,称之为“文选学”
李邕年轻时即知名。当初其父注文选,有时依词解析忽略了文意。书成后问到李邕,邕不敢回答。李善一再追问,李邕以为要有所更改。李善说:“替我补充试试。”李邕据词而表述旨意。
李善觉得两种解法无法决断,所以将两者并录。邕二十岁后去见特进李峤,说:“有些书还没读过,希望能读一读宫廷藏书。”峤说“:秘阁有万卷书,哪是短时间就能读完的?”邕再三恳求,于是让他暂任秘书。不久,邕告辞。峤很惊讶,试就秘本书及未公开的文章问他,邕对答如流,峤十分感叹:“你将来会成为名家。”
峤为内史,与监察御史张廷王圭推荐李邕文章高深,气质耿直,其才堪任谏诤。于是召他授官左拾遗。御史中丞宋瞡揭发张昌宗等谋反事,武后不应。邕立在阶下大声嚷“:瞡所陈述的是社稷大事,陛下应该听从。”武后的脸色缓和了,同意了宋瞡的奏请。散朝后,有人指责邕说“:你职位卑微,一旦触怒皇帝,会有不测之祸。”邕说:“不这样,我的名字也不会传闻。”
中宗立,郑普思因善方技而得宠幸,升为秘书监。邕劝谏“:陛下亲自主政还不久,再加宫廷之森严,故而听不见世人的议论。如今议论纷纷的都是说普思凭着诡诈妖惑,乱说凶吉,陛下不了解实情,竟让他供职朝廷。孔子说:‘诗三百篇,其中心旨意一句话可以概括,就是没有邪思。’陛下如认为普思确实有长生之术,则爽鸠氏会因之永有天下,天子之位就不是陛下您今日可有的了。他能请来神仙吗?那秦、汉会因之永有天下,陛下今日也不会是天子了。他会佛法吗?
那么梁武帝会因之永有天下,帝位非陛下可得了。他能行鬼道吗?那么墨翟、干宝就会各献其主,永有天下,也没有今天的陛下了。自古尧舜被尊为圣者,臣看他们所作所为,皆在人事。他们使九族亲密和睦,使百官因功受勋。没听说以鬼神之道治理天下的。恭请陛下审察。”皇帝听不进。
汉阳王张柬之、扶阳王桓彦范、平阳王敬晖、南阳王袁恕己、博陵王崔玄日韦五王被杀,邕受株连,被调出京任南和令,又贬为富州司户参军事。韦氏乱平,召回任左台殿中侍御史,揭发在任职官之错误,人们颇忌怕他。谯王李重福谋反,邕与洛州司马崔日知追捕余党有功,调任户部员外郎。岑羲、崔。。厌恶崔日用,而邕与之交往。玄宗还是太子时,邕及崔隐甫、倪若水同受礼遇,岑羲等忌恨他,设法贬邕为舍城丞。玄宗即位,召邕为户部郎中。张廷王圭为黄门侍郎,姜日交正得宠。共荐邕为御史中丞。宰相姚崇不喜欢邕奸险浮躁,贬他为括州司马,后征用为陈州刺史。
皇帝封泰山归。邕在汴州拜见皇帝。诏令献辞赋,皇帝看了很高兴。因之甚自傲,自称该居宰相。邕一向轻视张说,张说也不喜欢他。恰有人告邕贪赃枉法,审讯后判死罪。许昌人孔璋上书天子说:“开明之主举用能人而不计其过错,取其才能而不问其行为。烈士坚持节操,勇士不避危难。所以晋用林父不计他的过错,汉任陈平不究他以前的行为。
禽息宁愿一死,北郭自甘断头。过去如果林父被杀,陈平处死,不用百里奚,放逐晏婴;那么,晋就不会拥有赤狄的国土,汉也不会有天子之尊,秦国不会强盛,齐也成不了霸业。臣下见陈州刺史李邕,刚毅忠烈,临难不以不正当手段求得免祸。过去曾斥败二张,挫折韦氏,虽屈遭贬谪,但奸人之阴谋未能得逞。这是邕有功于国。且邕所做的,是周济抚恤孤苦贫病者,家中并无私产。今听说因受贿罪入狱,死在旦夕。臣听说活着无益于国的人,不如一死以表彰贤能。
臣愿以六尺之躯血染斧钺以代邕死。臣与邕生平并无来往,臣知邕而邕并不认识臣。臣比不上邕是很明白的。人能识贤而举荐,是仁;能担当他人的患难,是义。能做了这两件好事而后死,臣再无企求。恳请陛下恕邕免死,使能改过自新。能建立林父、曲逆之功,臣得以瞑目;能追随禽息、北郭的心迹,臣的大愿满足了。倘若陛下认为时当春日不可用刑,则臣请伏剑自刎,不敢麻烦有司。皇天后土可以为证。过去吴楚叛乱,汉得剧孟,贼寇不足为忧,一个贤人就能敌七国之众。切望能敷设带罪立功之路,有不计瑕疵之义,远想剧孟、近赦李邕。况且封泰山大礼之后,天地更新,赦而免论。人谁无过,惟明智之主能谋划恰当。
臣听说士为知己者死。臣不被为之而死的人所知而甘于死的原因,并不是特别爱惜邕的贤能,而是为了成就陛下爱惜才能的德行。”
奏书送上后,邕得免死,贬为遵化尉。孔璋流放岭南。邕妻温氏又替邕请求戍边自赎:“邕幼时就学习文章,嫉恶如仇,不被众人所容。邪佞恨他,儒者也侧目而视。多次离开朝廷,贬谪远郡,几达十年。岁节都感叹恋念,听来令人伤怀。
正逢国家祭于泰山。在法驾回归时,邕献牛酒,蒙受帝恩。妾听说聘用正人则佞人忧虑。邕的遭祸就源于此。邕接连任外官,无人诋毁,偶顺天意回朝,罪过旋踵而生,正如谚语所说‘士人无论贤或不肖,入朝即遭人忌恨’。愿陛下能明察。邕开始受审讯,即被拘于狱中,有五天连水都不得入口,以致气息奄奄,只得听命于狱吏。事情都是狱吏口授,迫邕书写。贷蚕种给人被说成枉法,购罗贡奉,被诬为奸赃。呈上奏书只能投入匦中,戍边守捉严密坚实,即使呼天抢地,有谁能听。泣血离国,投骨荒野,将永无归期。妾愿让邕当一名士兵,效力王事,即使战死沙场,亦是邕的夙志。”表呈上后不看。
邕后来随宫中权臣杨思勖讨岭南贼有功,调任澧州司马。开元二十三年(735),起用为括州刺史。喜欢兴利除害。后来又因诬枉犯法,被判罪。天子知道他的名字,诏令不判罪。后历任淄、滑二州刺史,送计簿入京师。当初,邕早就有名望,重义爱士。被斥在朝外日久,不与士大夫交往。入朝后,人们传说他的眉眼奇特,以致出门时路人聚观。年轻人慕名去拜谒,门巷都塞满了。宫中近臣来访,索要所写文章,并送给皇帝看。由于别人的嫉妒和进谗,他不能留在朝中,出京任汲郡、北海太守。
天宝年间,左骁卫兵曹参军柳责力有罪下狱。邕曾赠马给责力,吉温要责力牵扯邕曾与之议论国家凶吉,私下厚赂责力。
宰相李林甫一向忌恨邕,于是连及邕也判罪。诏令刑部员外郎祁顺之、监察御史罗希。。去邕所在郡杀了他。邕时年七十,代宗时,追赠秘书监。
邕的文章长于写碑颂。人们带着钱物来请他写文章。前后收的钱有上万。
邕虽仕途上不得意,但文章闻名天下,时人称之为李北海。卢藏用曾说“:邕有如干将莫邪,很难与之争锋利,但就是怕被伤残。”后来邕的命就如此。杜甫知道邕遭受诽谤而死,做八哀诗,读来会替他难过。邕天性豪放,不拘细节,收纳馈赠,游猎尽兴,终于因此而败毁。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人。年轻时豪放刚健,自恃有才,考中进士,但喜欢赌博酗酒。张嘉贞任并州长史,很赏识他,待他很好。一次王翰亲自歌舞以悦张嘉贞,气宇轩昂潇洒自如。张说到并州,对王翰更加礼遇,又推荐他为直言极谏,调任昌乐县尉,又举荐为超拔群类。
此时正当张说为相,所以征召王翰为秘书正字,又提升为通事舍人、驾部员外郎。家里养着一批歌姬舞女,王翰颐指气使,以王侯自居,人们没有不厌恶他的。张说免除宰相后,王翰被派出京为汝州长史,又调任仙州别驾,整天与才士豪侠之徒聚饮游乐打猎,击鼓尽欢,因此又贬为道州司马,不久死去。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父亲隋末时因犯罪被流放西域。神龙初年,偷跑回来,客居巴西。李白出生时,其母梦见长庚星,就以此为名。十岁通晓诗书,长大后隐居岷山。州里荐举他,他不应征。苏廷页为益州长史,见白不凡,说“:这人是个非一般的天才,略加培养,可与司马相如比美。”但李白爱好纵横之术,喜欢击剑,轻财行侠。迁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人住在徂来山,每日酣饮,号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下会稽,与吴筠友善,筠被召入京,白也到了长安。白去见贺知章,知章看了他的文章,叹赏:“你,是谪仙人啊。”遂向玄宗介绍。皇帝在金銮殿召见白,与之谈论当世事,白献颂辞一篇。皇帝赐食,亲自为他调羹。诏他供奉翰林。白依然与酒友在市中酣饮。
一次皇帝在沉香子亭,见景生情,想要李白谱写乐章。召他进宫,而白已醉。左右用水洒脸,酒意稍退。给他笔,顷刻之间文即写成,写得婉丽精切。皇帝爱其才,多次宴会时召见他。白曾侍候皇帝而沉醉殿上,要高力士替他脱靴。高力士一向尊贵,以此为耻,就挑剔他的诗句刺激杨贵妃。皇帝想封李白为官,贵妃就总是阻止。白自知皇帝身边的人不能容他,更加放纵洒脱,毫无约束。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结为“酒八仙人”恳求回山,皇帝赐金放还。白于是云游四方。
曾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穿着宫廷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叛乱,李白辗转宿松、匡庐间。永王瞞召他为幕府。瞞起兵,白逃回彭泽。瞞事败,白受牵连被判死罪。
当初,李白在并州,见到郭子仪,觉得他不一般。子仪曾犯法,白设法救了他。
这一次子仪请求免自己的官赎李白之罪,于是诏令流放夜郎。遇到大赦,回寻阳,又因其他事下狱。当时宋若思率领吴兵三千赴河南,经过寻阳,放了白并召他为参谋,不久即辞职。李阳冰任当涂令,白去依附他。代宗立,召李白任左拾遗,但白已去世,年六十多岁。
李白晚年爱好黄老之说。过牛渚矶到姑孰,喜爱谢家青山,想在此终老。他死后即葬在此山东麓。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来祭祀,禁止人们在坟周围斫柴。去访问李白后裔,只有两个孙女嫁给平民为妻,举止仍有大家的风范。
因此感伤说“:你们的祖父志在青山。此刻葬在东麓,不是他的本意。”传正为他改葬,立二碑。并告诉两个孙女,将为她们改嫁士族。二女辞谢说因孤苦穷困已失身民间,这是命,故而不愿意改嫁。传正赞叹其志节,免了她们丈夫的徭役。
文宗时,诏令将李白的诗歌、裴。。的剑舞、张旭的草书称之为“三绝”
张旭,苏州吴人。嗜酒,每次大醉,大声呼叫着跑来跑去,这才下笔写字。
有时用头蘸墨汁写字。醒后自己细看,以为是神的杰作,再也写不出那么好的字。世人称他为张颠。
起初,旭任常熟尉,有个老人递上状纸要求判决,第二天又来,旭讨厌他麻烦,斥责他。老人说:“看您老的书法奇妙,想得到您的字收藏起来。”旭于是问他收藏了些什么。老人拿出他父亲的书法。旭看去,真是天下的奇笔。由此细研揣摩,尽得其法。旭自己说,当初看见公主与挑夫争路,又听见鼓吹,由此得书法的精意。又看了公孙大娘舞剑器,学得了舞的神韵。后人论书法,对欧、虞、褚、陆都有不同的观点。至于对张旭,没一个说不好的。能继承他的笔法的,只有崔邈、颜真卿。
郑虔,郑州荥阳人。天宝初年,任协律郎采集当时世事,著书八十余篇。有人偷看了他的文稿,就上书告郑虔私自修撰国史,郑虔慌忙地烧掉了它,因此事被贬谪十年。后来回到京城,玄宗爱他的才华,想让他在身边任职,因为他不干事,改为安置在广文馆,以郑虔为博士。
郑虔听到任命,不知广文馆是管什么的。
问宰相,宰相说:“皇上为加强儒学,设置广文馆,以集聚贤人,使后代说广文博士之职是由你开始的,这不是一件美事吗?”郑虔才就职。时间长了,雨水腐蚀了房屋,有关部门不再修葺,就寄居治事于国子馆,广文博士之职从此就废止了。
当初,郑虔追记辑录可以记忆的旧书得四十八篇,国子司业苏源明题其书为会粹。郑虔善画山水,喜欢书法,常常苦于无纸,而慈恩寺贮存了几屋子柿叶,就每日去取叶练习书画,年久几乎写遍了这些柿叶。曾自写其诗及画进献,玄宗用大字在书画后写道“:郑虔三绝。”
升为著作郎。
安禄山反叛,派张通儒劫持百官置于洛阳,贼任郑虔伪职为水部郎中,因自称有风疾而未到任,要求为代理市令,暗中以秘密奏章送达灵武。贼乱平定,与张通、王维一起被囚禁于宣阳里。这三人都善做画,崔圆命他们在书斋中做壁画,郑虔等正惧怕被处死,就极力想求救于崔圆,终于被免了死罪,郑虔贬为台州司户参军事,王维只做降职处理。几年后郑虔死。
郑虔之学长于地理,举凡山川的险易、边境要地的物产、戍边兵员的多少,无不详熟。曾著天宝军防录,文字典雅,事实详备。许多儒学家佩服他会写书,当时号称“郑广文”居官十分清贫节俭,不求名利。杜甫曾赠诗说:“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有个叫郑相如的人,从沧州来,以师礼侍奉郑虔,虔未以礼相待,一会儿问他所习何业,郑相如说:“闻孔子说:‘继周者百世可知。’我也能知道。”郑虔甚感惊骇,相如接着说:“开元三十年后当改年号,十五年后天下要乱,贼臣要僭位称帝,您会为伪官所污,希望您能谨守臣节,可以免祸。”郑虔又问:“你自己又会怎样呢?”相如答说:“我可做三年官,死于衢州。”这一年郑相如考中进士,任信安县尉。三年后,郑虔向吏部询问,相如果然死去,所以郑虔记着他的话,终于没有归附逆贼。
萧颖士字茂挺,梁朝鄱阳王萧恢的七世孙。祖父萧晶,贤能而有谋略,任雅相讨伐高丽时,表奏他为记室。越王李贞兴兵,萧晶拿着简策晋见,陈述了三条计策,越王不用,萧晶忖度越王必败,于是出走,客居并死于广陵。
颖士四岁能写文章,十岁补为太学生。看书过目成诵,精通百家谱系与文字之学。开元二十三年考中进士,对策考试第一。其父萧。。,做莒县丞时获罪,颖士向府佐张惟一投诉,张惟一说:“萧。。有好儿子,我因萧。。的事受责也不遗憾。”于是平反宽宥了他。
天宝初年,颖士任秘书正字。此时,裴耀卿、席豫、张均、宋遥、韦述等都是前辈,器重萧颖士的才干,以平等之礼相待,从此萧颖士便名扬天下。奉命到赵、卫间搜求散佚之书,滞留很久不复命,被主管官员弹劾免职,留下客居濮阳。于是尹征、王恒、卢异、卢士式、贾邕、赵匡、阎士和、柳并等都以弟子的礼节待他,萧颖士顺序讲学,被称为“萧夫子”后奉召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想见他,颖士正为父亲服丧,不去。李林甫曾到朋友家邀颖士见面,颖士前往,哭于门内等待李林甫,李林甫不得已,前往萧家吊丧后就走。怒怨颍士对自己不谦恭,调他任广陵参军事,颍士烦躁不能忍受,做伐樱桃树赋说:“选择无用的细枝,在支干的庇荫下以苟安,虽本无闻而有人举荐,但终究不是调味的正品。”以讽刺李林甫。君子可惜他的心地太窄。适逢母亲去世免职,流浪于吴越间。
颖士曾说:“孔子做春秋,为百代君王不可变易的法则,而司马迁做本纪、书、表、世家、列传,叙事模棱两可,有失一字寓褒贬的笔法体例,不足为训。”于是从汉元年起到隋恭帝义宁年止,按编年史体例,依照春秋按义分类方法做传百篇。记魏国高贵乡公曹髦之死时,写道“:司马昭弑帝于南阙。”记梁代陈受禅让时,写道:“陈霸先反叛。”又因自己是梁代裔孙,梁宣帝降西魏后又被立为帝,继承了梁的社稷,所以使开国之君的梁武帝又得以享受祭祀三十余年;往昔曲沃篡位为晋国国君,晋文公为五霸之一,孔子并不贬抑。于是贬抑陈与隋,以唐土德继承梁的火德为正统,这些都是自做论断,各儒学家不赞同他的观点。
太原王绪,是王僧辩的后裔,撰写了永宁王辅梁书,贬抑陈代不称之为帝,颖士佐助他,也著梁萧史谱并写梁不禅陈论文章来阐发王绪的主旨和体例,使其论点更加鲜明。
史官韦述推荐萧颖士代替自己,朝廷召他到史馆等候诏令,颖士乘传车到京城。此时李林甫正专权,作威作福,颍士不肯屈从,更加被忌恨,不久就免官,往来于。。、杜两地之间。李林甫死,又调任河南府参军事。倭国派遣使臣来朝,提出倭国人希望聘请萧夫子为师,中书舍人张渐等进谏认为不可,于是作罢。
安禄山恃宠放肆,颖士暗地里对柳并说“:胡人得宠骄傲,不久就会作乱,洛阳也许要先陷入贼手!”就称病去游太室山。接着安禄山叛乱,颖士去见河南采访使郭纳,就防御计策进言,郭纳忽视不用,颖士叹息说:“高官们以儿戏态度抵御强寇,真难办啊!”听说封常清在洛阳布置军队,颖士去看了看,没过夜就回来了。于是将家里书籍藏于箕山、颖水间,只身到山南,节度使源洧征召他为掌书记。贼军的一支部队进攻南阳,源洧害怕了,想退守江陵,颍士进言说“:官兵守潼关,钱粮需用很急,必待江、淮转运粮饷才够用,而粮道经由汉江、沔水,那么襄阳就是当今天下的咽喉要地,一旦失守,就会丧失天下。而且您现拥有州郡数十、人口百万,练兵铲除贼寇,是保卫社稷的大功啊。叛贼正横行于崤、陕间,您为什么仓猝丢掉土地,想让天下人笑话吗?”源洧就按兵不出。适逢安禄山死,贼兵退去。源洧死后,萧颖士往金陵客居。永王李瞞召见他,萧颖士不见。
这时盛王为淮南节度大使,留居蜀地不履任,副大使李承式玩忽军备、兵势不振。萧颖士给宰相崔圆写信说“:现在军队的供应在东南,但楚、越在中原相隔千山万水,自古中原乱,则东南盗贼先起,应及时派遣盛王去镇守江淮。”不久,刘展果然反叛。贼兵围雍丘城,威胁泗上军,承式遣兵往救,行前大宴宾客,并安排歌姬舞女表演助酒。萧颖士说“:天子流离在外,这岂是臣子尽情欢乐的时候吗?派出的援军处于胜负未卜之境,却使他们流连声色,一旦有归心,谁能拼死效命呢?”李承式不听。宰相崔圆听到此事,就任命萧颖士为扬州功曹参军。
到任,住了两天就走了。后来客死于汝南旅舍,年五十二岁,弟子们共拟私谥,称为文元先生。
颖士喜欢称道别人的优点,以推荐引进后辈为己任,如李阳、李幼卿、皇甫冉、陆渭等数十人,由于萧颖士的奖掖品评,都成为知名之士。天下推崇他能识别人才称之为萧功曹。曾以兄礼待元德秀,而以殷寅、颜真卿、柳芳、陆据、李华、邵轸、赵骅为友,当时人称为“殷、颜、柳、陆、李、萧、邵、赵”因为他们能一直保持友谊。与他交游的还有孔至、贾至、源行恭、张有略、族弟萧季遐、刘颖、韩拯、陈晋、孙益、韦建、韦收等。以上这些人惟有李华能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
曾与李华、陆据游洛阳龙门,读路旁碑文,萧颖士一看便能背诵,李华需读两遍,陆据要读三遍才能完全记住。听说此事的人认为据此可以分出三人才学的高下。有仆人侍候萧颖士十年,遭残酷鞭打,有人劝他离去,仆人回答“:不是不能走,而是爱他的才罢了。”颖士多次说班彪、皇甫谧、张华、刘琨、潘尼能崇尚古风,虽处流俗而不动摇,是曹植、陆机所不及的。又说裴子野善于著书。当世人他能看得起的,只有陈子昂、富嘉谟、卢藏用之文章词藻,董南事、孔述睿之博学而已。
萧颖士之子萧存,字伯诚,忠诚耿直有其父之风;文章写得好,与韩会、沈既济、梁肃、徐岱等为好友。浙西观察史李栖筠表奏他为常熟主簿。颜真卿在湖州时,与萧存、陆鸿渐等探讨古今韵字的本源,做书数百篇。建中初年,由殿中侍御史四次升调为比部郎中。张滂主管财税,征召他留在京城工作。裴延龄与张滂不和,萧存厌恶裴不正派,辞去官职,患手足麻痹症而死。
韩愈青年时为萧存所赏识,从袁州回来时,经过萧存的庐山故居,萧的几个儿子已先死,只有一个女儿尚在,韩愈在经济上接济过他的家。
殷寅是陈郡人。邵轸是汝南人。
皇甫冉,字茂政,十岁便能写文章,张九龄赞叹称奇。与弟皇甫曾都善于做诗。天宝年间,相继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无锡县尉。王缙为河南元帅,表奏他任掌书记。逐步升为右补阙,死去。
皇甫曾字孝常,曾任监察御史。其名声与皇甫冉不相上下,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张景阳、张孟阳兄弟。
乃能尽记。闻者谓三人才高下,此其分也。有 奴事颖士十年,笞楚严惨,或劝其去,答曰:“非不能,爱其才耳。”颖士数称班 彪、皇甫谧、张华、刘琨、潘尼能尚古,而混流俗不自振,曹植、陆机所不逮也; 又言裴子野善著书。所许可当世者,陈子昂、富嘉谟、卢藏用之文辞,董南事、孔 述睿之博学而已。
子存,字伯诚,亮直有父风。能文辞,与韩会、沈既济、梁肃、徐岱等善。浙 西观察使李栖筠表常熟主簿。颜真卿在湖州,与存及陆鸿渐等讨摭古今韵字所原, 作书数百篇。建中初,由殿中侍御史四迁比部郎中。张滂主财赋,辟存留务京师。 裴延龄与滂不协,存疾其奸,去官,风痹卒。
韩愈少为存所知,自袁州还,过存庐山故居,而诸子前死,唯一女在,为经赡 其家。
殷寅者,陈郡人。邵轸者,汝南人。
陆据,河南人,字德邻,后周上庸公腾六世孙。神宇警迈,善物理。年三十始 到京师,公卿爱其文,交誉之。天宝十三载,终司勋员外郎。
柳并者,字伯存。大历中,辟河东府掌书记,迁殿中侍御史。丧明,终于家。 初,并与刘太真、尹征、阎士和受业于颖士,而并好黄老。颖士常曰:“太真,吾 入室者也,斯文不坠,寄是子云。征博闻强识,士和钩深致远,吾弗逮已。并不受 命而尚黄、老,予亦何诛?”
并弟谈,字中庸,颖士爱其才,以女妻之。
士和字伯均,著兰陵先生诔、萧夫子集论,因榷历世文章,而盛推颖 士所长,以为“闻萧氏风者,五尺童子羞称曹、陆”
皇甫冉,字茂政,十岁便能属文,张九龄叹异之。与弟曾皆善诗。天宝中,踵 登进士,授无锡尉。王缙为河南元帅,表掌书记。迁累右补阙,卒。
曾,字孝常,历监察御史。其名与冉相上下,当时比张氏景阳、孟阳云。
苏源明,京兆武功人,初名预,字弱夫。少孤,寓居徐、兗。工文辞,有名天 宝间。及进士第,更试集贤院。累迁太子谕德。出为东平太守。是时,济阳郡太守 李倰以郡濒河,请增领宿城、中都二县以纾民力。二县,隶东平、鲁郡者也。于是 源明议废济阳,析三县分隶济南、东平、濮阳。诏河南采访使会濮阳太守崔季重、 鲁郡太守李兰、济南太守田琦及源明、倰五太守议于东平,不能决。既而卒废济阳, 以县皆隶东平。召源明为国子司业。
安禄山陷京师,源明以病不受伪署。肃宗复两京,擢考功郎中、知制诰。是时, 承大盗之余,国用覂屈,宰相王玙以祈禬进,禁中祷祀穷日夜,中官用事,给养繁 靡,群臣莫敢切诤。昭应令梁镇上书劝帝罢淫祀,其他不暇及也。源明数陈政治得 失。及史思明陷洛阳,有诏幸东京,将亲征。源明因上疏极谏曰:
淫雨积时,道路方梗,甚不可一也。自春大旱,秋苗耗半,敛获未毕,先之以 清道之役,申之以供顿之苦,甚不可二也。每立殿廊,见旌旗之下,饿夫执殳,仆 于行间,日见二三;市井馁饣孚求食,死于路旁,日见四五。甚不可三也。奸夫盗 儿,连墙接栋,磨砺以须陛下之出,御史大夫必不能澄清禁止。甚不可四也。圣皇 巡蜀之初,都内财货、吏民资产,糜散于道路之手,至有乘马駃驴入宣政、紫宸者。 况陛下初有四海,威制不及曩时远矣。今兹东行,殆贼臣诱掖陛下而已。诗曰 “三星在霤”谓危亡在于须臾,臣不胜呜咽,为陛下痛之。愿速罢幸,不然,穷 氓乐祸,已扼腕于下。甚不可五也。方今河、洛驿骚,江湖叛涣,诗曰:“中 原有菽,庶民采之。”彼思明、楚元,皆采菽之人也。陛下何遽轻万乘而速成之邪? 甚不可六也。大河南北,举为寇盗,王公以下,廪稍匮绝,将士粮赐,仅支日月, 而中官冗食,不减往年,梨园杂伎,愈盛今日,陛下未得穆然高枕,殆繇此也。自 非中庸指使,太常正乐外,愿一切放归,给长牒勿事,须五六年后,随事蠲省。今 聚而仰给,甚不可七也。李光弼拔河阳,王思礼下晋原,卫伯玉拂焉耆,过析支, 不日可至。御史大夫王玄志压巫闾,临幽都;汝州刺史田南金逾阙口,遏二室;邓 景山凌淮、泗,忾然而西。狂贼失势,蹙于缑山之下,北不敢逾孟津,东不敢过[b 124]子,计日反接而至矣。陛下不坐而受之,乃欲亲征,徇一朝之怒,甚不可八也。 王者之于天地神祇,享之以牲币而已。记曰:“不祈方士。”彼淫巫愚祝,妄有关 说,甚不可九也。天子顺动,人皆幸之之谓幸,人皆病之之谓不幸。臣等屡怫视听, 联伏赤墀之下,顿颡流涕而出,虽陛下优容贷罪,凡百之臣必昌言于朝,万口谤于 外,甚不可十也。臣闻子不诤于父,不孝也;臣不诤于君,不忠也。不孝不忠,为 苟荣冒禄,圈牢之物不若也。臣虽至贱,不能委身圈牢之中,将使樵夫指而笑之。
帝嘉其切直,遂罢东幸。后以秘书少监卒。
源明雅善杜甫、郑虔,其最称者元结、梁肃。
肃,字敬之,一字宽中。隋刑部尚书毘五世孙,世居陆浑。建中初,中文辞清 丽科,擢太子校书郎。萧复荐其材,授右拾遗,脩史,以母羸老不赴。杜佑辟淮南 掌书记,召为监察御史,转右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卒,年四十一, 赠礼部郎中。
<b>部分译文</b>
宋之问字延清,又名少连,汾州人。
父宋令文高宗时任东台详正学士。之问形貌魁梧,善于论辩。二十岁时,武后召他与杨炯分别代行掌管习艺馆。多次迁升为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游洛阳龙门,诏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箈先写好,武后赐锦袍。之问随即也献,武后看后十分叹赏,把给箈的锦袍改赐给之问。
那时张易之等受到特殊的爱宠,之问与阎朝隐、沈亻全期、刘允济倾心媚附。
易之所写的各诗文全是之问、朝隐等人所做,甚而至于为易之捧尿壶。到易之被杀,之问贬泷州参军,朝隐贬崖州参军。之问逃归洛阳,躲在张仲之家。适逢武三思再次当权,张仲之与王同皎商议杀掉武三思以安王室。之问知道了,就让侄子宋昙与冉祖雍去告密,请求以功赎罪。为此提升为鸿胪主簿。世人不屑他的丑行。
景龙年间,升为考功员外郎。谄媚太平公主,所以被任用。及至安乐公主权盛,又去巴结她。太平公主因之很恨他。中宗准备任他为中书舍人,太平公主揭发他主持贡举时收受贿赂的丑行,于是贬为汴州长史,还未去,改调越州长史。任内颇能尽力为政。遍游剡地山水,饮酒赋诗。其诗流传到京师,人人传诵。
睿宗立,宋之问以奸诈凶险作恶太多罪流放钦州。冉祖雍历任中书舍人、刑部侍郎。曾在省中拥妓饮酒,被御史揭发,贬为蕲州刺史。这时也流放岭南。
两人同赐死桂州。之问得诏令后心惊肉跳,左右徘徊,不能自裁。祖雍请求使者说“:之问有妻儿,请让他与之诀别。”使者同意,但之问慌乱失措,不能安排家事。祖雍怒,说“我与你同有负于国家,罪有应得,还有什么可迟疑的?”于是饮酒进食洗沐后自尽。祖雍,是江夏王道宗的外甥,中了进士,当时很有名。
魏建安后直至南朝,诗律多次变化。
到沈约、庾信,要求音韵调协、对仗精密。
到了宋之问、沈亻全期,又加浓艳婉丽,回避声韵上的疵病,规定字数、句数,使写诗如编织锦绣一样,学习者十分推崇,称之为“沈、宋”还说“苏、李居前,沈、宋并肩”苏、李指苏武与李陵。
当初,之问的父亲宋令文,擅长文辞,精研书法,还有超人之力。世人称他为“三绝”京都有头牛好斗,没人敢去撩它。宋令文迎面上去拔取它的角,扭折它的颈子杀死了它。后来宋之问以文章升官,弟之悌因骠悍知名、之訹精于书法。世人说他们兄弟各继承父亲的一绝。
宋之悌,身高八尺。开元中历任剑南节度使、太原尹。曾犯法被流放朱鸢。
正好蛮人攻陷。。州,任宋之悌为总管迎敌。他召募了壮士八人,全副武装后,大声喊叫着逼近贼兵“:谁动就死。”贼兵七百人都伏在地上不敢起身,贼乱即平。
宋之訹为连州参军,刺史听说他善歌,要他教婢女。他每天手执笏立在帘外,从容地吟唱。
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父李善,品行好,学识贯通古今,但不善于写文章。所以人称他为“书箱”显庆年间,升官至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做文选注,阐述分析得精深准确。书献上后得赏赐颇为丰厚。被委任为潞王府记室参军,授泾城令。因与贺兰敏之友好而株连流放姚州。遇赦后回。居住在汴、郑间教学。学生们从四方远道而来,传授其学术,称之为“文选学”
李邕年轻时即知名。当初其父注文选,有时依词解析忽略了文意。书成后问到李邕,邕不敢回答。李善一再追问,李邕以为要有所更改。李善说:“替我补充试试。”李邕据词而表述旨意。
李善觉得两种解法无法决断,所以将两者并录。邕二十岁后去见特进李峤,说:“有些书还没读过,希望能读一读宫廷藏书。”峤说“:秘阁有万卷书,哪是短时间就能读完的?”邕再三恳求,于是让他暂任秘书。不久,邕告辞。峤很惊讶,试就秘本书及未公开的文章问他,邕对答如流,峤十分感叹:“你将来会成为名家。”
峤为内史,与监察御史张廷王圭推荐李邕文章高深,气质耿直,其才堪任谏诤。于是召他授官左拾遗。御史中丞宋瞡揭发张昌宗等谋反事,武后不应。邕立在阶下大声嚷“:瞡所陈述的是社稷大事,陛下应该听从。”武后的脸色缓和了,同意了宋瞡的奏请。散朝后,有人指责邕说“:你职位卑微,一旦触怒皇帝,会有不测之祸。”邕说:“不这样,我的名字也不会传闻。”
中宗立,郑普思因善方技而得宠幸,升为秘书监。邕劝谏“:陛下亲自主政还不久,再加宫廷之森严,故而听不见世人的议论。如今议论纷纷的都是说普思凭着诡诈妖惑,乱说凶吉,陛下不了解实情,竟让他供职朝廷。孔子说:‘诗三百篇,其中心旨意一句话可以概括,就是没有邪思。’陛下如认为普思确实有长生之术,则爽鸠氏会因之永有天下,天子之位就不是陛下您今日可有的了。他能请来神仙吗?那秦、汉会因之永有天下,陛下今日也不会是天子了。他会佛法吗?
那么梁武帝会因之永有天下,帝位非陛下可得了。他能行鬼道吗?那么墨翟、干宝就会各献其主,永有天下,也没有今天的陛下了。自古尧舜被尊为圣者,臣看他们所作所为,皆在人事。他们使九族亲密和睦,使百官因功受勋。没听说以鬼神之道治理天下的。恭请陛下审察。”皇帝听不进。
汉阳王张柬之、扶阳王桓彦范、平阳王敬晖、南阳王袁恕己、博陵王崔玄日韦五王被杀,邕受株连,被调出京任南和令,又贬为富州司户参军事。韦氏乱平,召回任左台殿中侍御史,揭发在任职官之错误,人们颇忌怕他。谯王李重福谋反,邕与洛州司马崔日知追捕余党有功,调任户部员外郎。岑羲、崔。。厌恶崔日用,而邕与之交往。玄宗还是太子时,邕及崔隐甫、倪若水同受礼遇,岑羲等忌恨他,设法贬邕为舍城丞。玄宗即位,召邕为户部郎中。张廷王圭为黄门侍郎,姜日交正得宠。共荐邕为御史中丞。宰相姚崇不喜欢邕奸险浮躁,贬他为括州司马,后征用为陈州刺史。
皇帝封泰山归。邕在汴州拜见皇帝。诏令献辞赋,皇帝看了很高兴。因之甚自傲,自称该居宰相。邕一向轻视张说,张说也不喜欢他。恰有人告邕贪赃枉法,审讯后判死罪。许昌人孔璋上书天子说:“开明之主举用能人而不计其过错,取其才能而不问其行为。烈士坚持节操,勇士不避危难。所以晋用林父不计他的过错,汉任陈平不究他以前的行为。
禽息宁愿一死,北郭自甘断头。过去如果林父被杀,陈平处死,不用百里奚,放逐晏婴;那么,晋就不会拥有赤狄的国土,汉也不会有天子之尊,秦国不会强盛,齐也成不了霸业。臣下见陈州刺史李邕,刚毅忠烈,临难不以不正当手段求得免祸。过去曾斥败二张,挫折韦氏,虽屈遭贬谪,但奸人之阴谋未能得逞。这是邕有功于国。且邕所做的,是周济抚恤孤苦贫病者,家中并无私产。今听说因受贿罪入狱,死在旦夕。臣听说活着无益于国的人,不如一死以表彰贤能。
臣愿以六尺之躯血染斧钺以代邕死。臣与邕生平并无来往,臣知邕而邕并不认识臣。臣比不上邕是很明白的。人能识贤而举荐,是仁;能担当他人的患难,是义。能做了这两件好事而后死,臣再无企求。恳请陛下恕邕免死,使能改过自新。能建立林父、曲逆之功,臣得以瞑目;能追随禽息、北郭的心迹,臣的大愿满足了。倘若陛下认为时当春日不可用刑,则臣请伏剑自刎,不敢麻烦有司。皇天后土可以为证。过去吴楚叛乱,汉得剧孟,贼寇不足为忧,一个贤人就能敌七国之众。切望能敷设带罪立功之路,有不计瑕疵之义,远想剧孟、近赦李邕。况且封泰山大礼之后,天地更新,赦而免论。人谁无过,惟明智之主能谋划恰当。
臣听说士为知己者死。臣不被为之而死的人所知而甘于死的原因,并不是特别爱惜邕的贤能,而是为了成就陛下爱惜才能的德行。”
奏书送上后,邕得免死,贬为遵化尉。孔璋流放岭南。邕妻温氏又替邕请求戍边自赎:“邕幼时就学习文章,嫉恶如仇,不被众人所容。邪佞恨他,儒者也侧目而视。多次离开朝廷,贬谪远郡,几达十年。岁节都感叹恋念,听来令人伤怀。
正逢国家祭于泰山。在法驾回归时,邕献牛酒,蒙受帝恩。妾听说聘用正人则佞人忧虑。邕的遭祸就源于此。邕接连任外官,无人诋毁,偶顺天意回朝,罪过旋踵而生,正如谚语所说‘士人无论贤或不肖,入朝即遭人忌恨’。愿陛下能明察。邕开始受审讯,即被拘于狱中,有五天连水都不得入口,以致气息奄奄,只得听命于狱吏。事情都是狱吏口授,迫邕书写。贷蚕种给人被说成枉法,购罗贡奉,被诬为奸赃。呈上奏书只能投入匦中,戍边守捉严密坚实,即使呼天抢地,有谁能听。泣血离国,投骨荒野,将永无归期。妾愿让邕当一名士兵,效力王事,即使战死沙场,亦是邕的夙志。”表呈上后不看。
邕后来随宫中权臣杨思勖讨岭南贼有功,调任澧州司马。开元二十三年(735),起用为括州刺史。喜欢兴利除害。后来又因诬枉犯法,被判罪。天子知道他的名字,诏令不判罪。后历任淄、滑二州刺史,送计簿入京师。当初,邕早就有名望,重义爱士。被斥在朝外日久,不与士大夫交往。入朝后,人们传说他的眉眼奇特,以致出门时路人聚观。年轻人慕名去拜谒,门巷都塞满了。宫中近臣来访,索要所写文章,并送给皇帝看。由于别人的嫉妒和进谗,他不能留在朝中,出京任汲郡、北海太守。
天宝年间,左骁卫兵曹参军柳责力有罪下狱。邕曾赠马给责力,吉温要责力牵扯邕曾与之议论国家凶吉,私下厚赂责力。
宰相李林甫一向忌恨邕,于是连及邕也判罪。诏令刑部员外郎祁顺之、监察御史罗希。。去邕所在郡杀了他。邕时年七十,代宗时,追赠秘书监。
邕的文章长于写碑颂。人们带着钱物来请他写文章。前后收的钱有上万。
邕虽仕途上不得意,但文章闻名天下,时人称之为李北海。卢藏用曾说“:邕有如干将莫邪,很难与之争锋利,但就是怕被伤残。”后来邕的命就如此。杜甫知道邕遭受诽谤而死,做八哀诗,读来会替他难过。邕天性豪放,不拘细节,收纳馈赠,游猎尽兴,终于因此而败毁。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人。年轻时豪放刚健,自恃有才,考中进士,但喜欢赌博酗酒。张嘉贞任并州长史,很赏识他,待他很好。一次王翰亲自歌舞以悦张嘉贞,气宇轩昂潇洒自如。张说到并州,对王翰更加礼遇,又推荐他为直言极谏,调任昌乐县尉,又举荐为超拔群类。
此时正当张说为相,所以征召王翰为秘书正字,又提升为通事舍人、驾部员外郎。家里养着一批歌姬舞女,王翰颐指气使,以王侯自居,人们没有不厌恶他的。张说免除宰相后,王翰被派出京为汝州长史,又调任仙州别驾,整天与才士豪侠之徒聚饮游乐打猎,击鼓尽欢,因此又贬为道州司马,不久死去。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父亲隋末时因犯罪被流放西域。神龙初年,偷跑回来,客居巴西。李白出生时,其母梦见长庚星,就以此为名。十岁通晓诗书,长大后隐居岷山。州里荐举他,他不应征。苏廷页为益州长史,见白不凡,说“:这人是个非一般的天才,略加培养,可与司马相如比美。”但李白爱好纵横之术,喜欢击剑,轻财行侠。迁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人住在徂来山,每日酣饮,号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下会稽,与吴筠友善,筠被召入京,白也到了长安。白去见贺知章,知章看了他的文章,叹赏:“你,是谪仙人啊。”遂向玄宗介绍。皇帝在金銮殿召见白,与之谈论当世事,白献颂辞一篇。皇帝赐食,亲自为他调羹。诏他供奉翰林。白依然与酒友在市中酣饮。
一次皇帝在沉香子亭,见景生情,想要李白谱写乐章。召他进宫,而白已醉。左右用水洒脸,酒意稍退。给他笔,顷刻之间文即写成,写得婉丽精切。皇帝爱其才,多次宴会时召见他。白曾侍候皇帝而沉醉殿上,要高力士替他脱靴。高力士一向尊贵,以此为耻,就挑剔他的诗句刺激杨贵妃。皇帝想封李白为官,贵妃就总是阻止。白自知皇帝身边的人不能容他,更加放纵洒脱,毫无约束。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结为“酒八仙人”恳求回山,皇帝赐金放还。白于是云游四方。
曾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穿着宫廷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叛乱,李白辗转宿松、匡庐间。永王瞞召他为幕府。瞞起兵,白逃回彭泽。瞞事败,白受牵连被判死罪。
当初,李白在并州,见到郭子仪,觉得他不一般。子仪曾犯法,白设法救了他。
这一次子仪请求免自己的官赎李白之罪,于是诏令流放夜郎。遇到大赦,回寻阳,又因其他事下狱。当时宋若思率领吴兵三千赴河南,经过寻阳,放了白并召他为参谋,不久即辞职。李阳冰任当涂令,白去依附他。代宗立,召李白任左拾遗,但白已去世,年六十多岁。
李白晚年爱好黄老之说。过牛渚矶到姑孰,喜爱谢家青山,想在此终老。他死后即葬在此山东麓。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来祭祀,禁止人们在坟周围斫柴。去访问李白后裔,只有两个孙女嫁给平民为妻,举止仍有大家的风范。
因此感伤说“:你们的祖父志在青山。此刻葬在东麓,不是他的本意。”传正为他改葬,立二碑。并告诉两个孙女,将为她们改嫁士族。二女辞谢说因孤苦穷困已失身民间,这是命,故而不愿意改嫁。传正赞叹其志节,免了她们丈夫的徭役。
文宗时,诏令将李白的诗歌、裴。。的剑舞、张旭的草书称之为“三绝”
张旭,苏州吴人。嗜酒,每次大醉,大声呼叫着跑来跑去,这才下笔写字。
有时用头蘸墨汁写字。醒后自己细看,以为是神的杰作,再也写不出那么好的字。世人称他为张颠。
起初,旭任常熟尉,有个老人递上状纸要求判决,第二天又来,旭讨厌他麻烦,斥责他。老人说:“看您老的书法奇妙,想得到您的字收藏起来。”旭于是问他收藏了些什么。老人拿出他父亲的书法。旭看去,真是天下的奇笔。由此细研揣摩,尽得其法。旭自己说,当初看见公主与挑夫争路,又听见鼓吹,由此得书法的精意。又看了公孙大娘舞剑器,学得了舞的神韵。后人论书法,对欧、虞、褚、陆都有不同的观点。至于对张旭,没一个说不好的。能继承他的笔法的,只有崔邈、颜真卿。
郑虔,郑州荥阳人。天宝初年,任协律郎采集当时世事,著书八十余篇。有人偷看了他的文稿,就上书告郑虔私自修撰国史,郑虔慌忙地烧掉了它,因此事被贬谪十年。后来回到京城,玄宗爱他的才华,想让他在身边任职,因为他不干事,改为安置在广文馆,以郑虔为博士。
郑虔听到任命,不知广文馆是管什么的。
问宰相,宰相说:“皇上为加强儒学,设置广文馆,以集聚贤人,使后代说广文博士之职是由你开始的,这不是一件美事吗?”郑虔才就职。时间长了,雨水腐蚀了房屋,有关部门不再修葺,就寄居治事于国子馆,广文博士之职从此就废止了。
当初,郑虔追记辑录可以记忆的旧书得四十八篇,国子司业苏源明题其书为会粹。郑虔善画山水,喜欢书法,常常苦于无纸,而慈恩寺贮存了几屋子柿叶,就每日去取叶练习书画,年久几乎写遍了这些柿叶。曾自写其诗及画进献,玄宗用大字在书画后写道“:郑虔三绝。”
升为著作郎。
安禄山反叛,派张通儒劫持百官置于洛阳,贼任郑虔伪职为水部郎中,因自称有风疾而未到任,要求为代理市令,暗中以秘密奏章送达灵武。贼乱平定,与张通、王维一起被囚禁于宣阳里。这三人都善做画,崔圆命他们在书斋中做壁画,郑虔等正惧怕被处死,就极力想求救于崔圆,终于被免了死罪,郑虔贬为台州司户参军事,王维只做降职处理。几年后郑虔死。
郑虔之学长于地理,举凡山川的险易、边境要地的物产、戍边兵员的多少,无不详熟。曾著天宝军防录,文字典雅,事实详备。许多儒学家佩服他会写书,当时号称“郑广文”居官十分清贫节俭,不求名利。杜甫曾赠诗说:“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有个叫郑相如的人,从沧州来,以师礼侍奉郑虔,虔未以礼相待,一会儿问他所习何业,郑相如说:“闻孔子说:‘继周者百世可知。’我也能知道。”郑虔甚感惊骇,相如接着说:“开元三十年后当改年号,十五年后天下要乱,贼臣要僭位称帝,您会为伪官所污,希望您能谨守臣节,可以免祸。”郑虔又问:“你自己又会怎样呢?”相如答说:“我可做三年官,死于衢州。”这一年郑相如考中进士,任信安县尉。三年后,郑虔向吏部询问,相如果然死去,所以郑虔记着他的话,终于没有归附逆贼。
萧颖士字茂挺,梁朝鄱阳王萧恢的七世孙。祖父萧晶,贤能而有谋略,任雅相讨伐高丽时,表奏他为记室。越王李贞兴兵,萧晶拿着简策晋见,陈述了三条计策,越王不用,萧晶忖度越王必败,于是出走,客居并死于广陵。
颖士四岁能写文章,十岁补为太学生。看书过目成诵,精通百家谱系与文字之学。开元二十三年考中进士,对策考试第一。其父萧。。,做莒县丞时获罪,颖士向府佐张惟一投诉,张惟一说:“萧。。有好儿子,我因萧。。的事受责也不遗憾。”于是平反宽宥了他。
天宝初年,颖士任秘书正字。此时,裴耀卿、席豫、张均、宋遥、韦述等都是前辈,器重萧颖士的才干,以平等之礼相待,从此萧颖士便名扬天下。奉命到赵、卫间搜求散佚之书,滞留很久不复命,被主管官员弹劾免职,留下客居濮阳。于是尹征、王恒、卢异、卢士式、贾邕、赵匡、阎士和、柳并等都以弟子的礼节待他,萧颖士顺序讲学,被称为“萧夫子”后奉召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想见他,颖士正为父亲服丧,不去。李林甫曾到朋友家邀颖士见面,颖士前往,哭于门内等待李林甫,李林甫不得已,前往萧家吊丧后就走。怒怨颍士对自己不谦恭,调他任广陵参军事,颍士烦躁不能忍受,做伐樱桃树赋说:“选择无用的细枝,在支干的庇荫下以苟安,虽本无闻而有人举荐,但终究不是调味的正品。”以讽刺李林甫。君子可惜他的心地太窄。适逢母亲去世免职,流浪于吴越间。
颖士曾说:“孔子做春秋,为百代君王不可变易的法则,而司马迁做本纪、书、表、世家、列传,叙事模棱两可,有失一字寓褒贬的笔法体例,不足为训。”于是从汉元年起到隋恭帝义宁年止,按编年史体例,依照春秋按义分类方法做传百篇。记魏国高贵乡公曹髦之死时,写道“:司马昭弑帝于南阙。”记梁代陈受禅让时,写道:“陈霸先反叛。”又因自己是梁代裔孙,梁宣帝降西魏后又被立为帝,继承了梁的社稷,所以使开国之君的梁武帝又得以享受祭祀三十余年;往昔曲沃篡位为晋国国君,晋文公为五霸之一,孔子并不贬抑。于是贬抑陈与隋,以唐土德继承梁的火德为正统,这些都是自做论断,各儒学家不赞同他的观点。
太原王绪,是王僧辩的后裔,撰写了永宁王辅梁书,贬抑陈代不称之为帝,颖士佐助他,也著梁萧史谱并写梁不禅陈论文章来阐发王绪的主旨和体例,使其论点更加鲜明。
史官韦述推荐萧颖士代替自己,朝廷召他到史馆等候诏令,颖士乘传车到京城。此时李林甫正专权,作威作福,颍士不肯屈从,更加被忌恨,不久就免官,往来于。。、杜两地之间。李林甫死,又调任河南府参军事。倭国派遣使臣来朝,提出倭国人希望聘请萧夫子为师,中书舍人张渐等进谏认为不可,于是作罢。
安禄山恃宠放肆,颖士暗地里对柳并说“:胡人得宠骄傲,不久就会作乱,洛阳也许要先陷入贼手!”就称病去游太室山。接着安禄山叛乱,颖士去见河南采访使郭纳,就防御计策进言,郭纳忽视不用,颖士叹息说:“高官们以儿戏态度抵御强寇,真难办啊!”听说封常清在洛阳布置军队,颖士去看了看,没过夜就回来了。于是将家里书籍藏于箕山、颖水间,只身到山南,节度使源洧征召他为掌书记。贼军的一支部队进攻南阳,源洧害怕了,想退守江陵,颍士进言说“:官兵守潼关,钱粮需用很急,必待江、淮转运粮饷才够用,而粮道经由汉江、沔水,那么襄阳就是当今天下的咽喉要地,一旦失守,就会丧失天下。而且您现拥有州郡数十、人口百万,练兵铲除贼寇,是保卫社稷的大功啊。叛贼正横行于崤、陕间,您为什么仓猝丢掉土地,想让天下人笑话吗?”源洧就按兵不出。适逢安禄山死,贼兵退去。源洧死后,萧颖士往金陵客居。永王李瞞召见他,萧颖士不见。
这时盛王为淮南节度大使,留居蜀地不履任,副大使李承式玩忽军备、兵势不振。萧颖士给宰相崔圆写信说“:现在军队的供应在东南,但楚、越在中原相隔千山万水,自古中原乱,则东南盗贼先起,应及时派遣盛王去镇守江淮。”不久,刘展果然反叛。贼兵围雍丘城,威胁泗上军,承式遣兵往救,行前大宴宾客,并安排歌姬舞女表演助酒。萧颖士说“:天子流离在外,这岂是臣子尽情欢乐的时候吗?派出的援军处于胜负未卜之境,却使他们流连声色,一旦有归心,谁能拼死效命呢?”李承式不听。宰相崔圆听到此事,就任命萧颖士为扬州功曹参军。
到任,住了两天就走了。后来客死于汝南旅舍,年五十二岁,弟子们共拟私谥,称为文元先生。
颖士喜欢称道别人的优点,以推荐引进后辈为己任,如李阳、李幼卿、皇甫冉、陆渭等数十人,由于萧颖士的奖掖品评,都成为知名之士。天下推崇他能识别人才称之为萧功曹。曾以兄礼待元德秀,而以殷寅、颜真卿、柳芳、陆据、李华、邵轸、赵骅为友,当时人称为“殷、颜、柳、陆、李、萧、邵、赵”因为他们能一直保持友谊。与他交游的还有孔至、贾至、源行恭、张有略、族弟萧季遐、刘颖、韩拯、陈晋、孙益、韦建、韦收等。以上这些人惟有李华能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
曾与李华、陆据游洛阳龙门,读路旁碑文,萧颖士一看便能背诵,李华需读两遍,陆据要读三遍才能完全记住。听说此事的人认为据此可以分出三人才学的高下。有仆人侍候萧颖士十年,遭残酷鞭打,有人劝他离去,仆人回答“:不是不能走,而是爱他的才罢了。”颖士多次说班彪、皇甫谧、张华、刘琨、潘尼能崇尚古风,虽处流俗而不动摇,是曹植、陆机所不及的。又说裴子野善于著书。当世人他能看得起的,只有陈子昂、富嘉谟、卢藏用之文章词藻,董南事、孔述睿之博学而已。
萧颖士之子萧存,字伯诚,忠诚耿直有其父之风;文章写得好,与韩会、沈既济、梁肃、徐岱等为好友。浙西观察史李栖筠表奏他为常熟主簿。颜真卿在湖州时,与萧存、陆鸿渐等探讨古今韵字的本源,做书数百篇。建中初年,由殿中侍御史四次升调为比部郎中。张滂主管财税,征召他留在京城工作。裴延龄与张滂不和,萧存厌恶裴不正派,辞去官职,患手足麻痹症而死。
韩愈青年时为萧存所赏识,从袁州回来时,经过萧存的庐山故居,萧的几个儿子已先死,只有一个女儿尚在,韩愈在经济上接济过他的家。
殷寅是陈郡人。邵轸是汝南人。
皇甫冉,字茂政,十岁便能写文章,张九龄赞叹称奇。与弟皇甫曾都善于做诗。天宝年间,相继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无锡县尉。王缙为河南元帅,表奏他任掌书记。逐步升为右补阙,死去。
皇甫曾字孝常,曾任监察御史。其名声与皇甫冉不相上下,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张景阳、张孟阳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