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带刺儿黄瓜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同历年春晚一样,猪年的春晚也未能摆脱被争论和非议的命运。不过,鲜花也好,板砖也好,有人关注总是一件好事情。要是等到某一天,人们连骂都懒得骂了,那才是最要命的!现在看来,春晚离那一天似乎还有一段距离。换句话说,春晚还没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妨抛开成见,见仁见智地为春晚开出疗治沉疴的药方。
应该说,近几年对春晚的诟病呈愈演愈烈之势:有嫌节目推陈出新不够的,有骂央视“店大欺客”的,有揭露春晚选人、用人黑幕的,有明星大腕抵制的,有地方台“合纵连横”与春晚唱“对台戏”的,所有这些无疑都削弱了央视打造顶级“盛宴”的种种努力。
面对质疑,尽管央视也频作姿态,又是开门办春晚,又是向社会征集节目,甚至还请各地方台主持人走马灯似的登台客串,似乎很谦虚,很民主,也很开放。不过,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姿态,关于春晚有一个关键的体制问题亟待明确,那就是:春晚,到底是央视的自娱自乐,还是全国人民的大联欢?
如果是前者,作为央视的一台娱乐节目,只要央视觉得“倾我所能,乐在其中”则春晚办得好坏无可厚非;若是后者,那么由央视独家垄断办春晚,则是产生以上问题的“万恶之源”
首先,缺乏竞争的垄断机制,使央视丧失了自我创新的内在动力。从计划经济走出来的我们对垄断有着切肤之痛,垄断的结果就是少数人获利,老百姓吃亏。春晚同样如此,除了背后巨大的商业利益外,唯我独尊的“老大”意识决定了央视不愿也不会与地方台“平等合作,互利双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垄断办春晚的“保护伞”下,央视难以产生“海纳百川”的胸怀,更难以拥有“有容乃大”的组织资源。在垄断的温室里,央视孤芳自赏,自我感觉良好。革故鼎新,创新求变,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宣传口号或海市蜃楼般的目标而已。
其次,封闭的选人用人环境,使得春晚很难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央视既然宣称“开门办春晚”那为何举足轻重的总导演一职却只在央视内部竞争?决定节目去留的评委们都是“哪路神仙”?他们又是如何选出的,有多高的权威性?为什么许多深受观众喜欢的演员在春晚上难觅踪影,而一些和央视关系“暧昧”者的却“骑虎难下”欲罢不能?
这些,都能给老百姓一个心悦诚服的交代吗?既然是全国人民的春晚,就应该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办春晚,而不是像井底之蛙似的只把眼光局限在央视。勿庸置疑,在办晚会方面,央视人的智商肯定高于全国人民的平均水平,但这并不代表娱乐高手们都在央视。环顾近年来的电视娱乐节目,人气旺盛,节目火爆的,央视又能占到几成?所以笔者认为,正是是央视对春晚的垄断,筑起了拦阻各路英俊参与春晚的藩篱。
再次,摆不正春晚与老百姓的关系“拿豆包不当干粮”对广大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充耳不闻,不屑一顾。“春晚是为老百姓服务,还是老百姓要为春晚服务?”这应该是一个无需争论的话题。但央视在此问题上却阳奉阴违,我行我素。就拿多年来雷打不动的“念电报”来说,央视不知招致了多少“板砖”但就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按说,作为商业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春晚在节目中加一点广告无可厚非,但央视通过“念电报”的处理方式显然十分弱智,为什么就不能采取更艺术一点的方式,乔装打扮,含而不露地进行表现呢?还有2006年,央视的一档选秀娱乐节目,以“直通春晚”为筹码,借以提高这档节目的含金量。而如此的“捆绑销售”挂羊头卖狗肉,如何保证春晚的质量?
你拿百姓不当事儿,百姓自然不会买你的账。别忘了,遥控器攥在谁的手里,你能左右导演,指挥演员,摆弄赞助商,却无法掌控观众的拇指。事实上,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质疑、批评,春晚的收视率日渐萎缩。而且,央视与一些演员及地方台的之间产生的嫌隙,已经殃及到了春晚。早在数年前,一些老百姓心中人气极旺的演艺明星,就因跟央视的种种“恩怨情仇”开始了对春晚的抵制。一些地方台也不满央视的“老大”做派,以“强强联合”的方式“叫板”春晚。可以说,在央视的怀抱中,春晚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呵护,也受到了不该受到的伤害,而其根子就在于央视在春晚上的“一手遮天”
作为普通百姓,都期盼除夕之夜能欣赏到一台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的好节目,享受一场精神盛宴,但就春晚目前的运作方式,观众要想看到脱胎换骨的变化,恐怕很难实现。
由央视独家承办春晚,当初可能背后有行政指令的影子。但时至今日,但随着视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才的流动日益频繁,各地方电视台的陆续上星,央视在技术和人才上的垄断优势正在被打破。在此形势下,应当由国家文化部门牵头,跳出央视的圈子,真正面向全国“不拘一格选人才”让那些真正富有娱乐创意,又有敏锐市场嗅觉,能满足各种观众口味的策划高手,共同来烹制春晚盛宴,才能救春晚于“水深火热”之中。
春晚,该到了脱胎换骨的时候了!
(2007。2。20)
同历年春晚一样,猪年的春晚也未能摆脱被争论和非议的命运。不过,鲜花也好,板砖也好,有人关注总是一件好事情。要是等到某一天,人们连骂都懒得骂了,那才是最要命的!现在看来,春晚离那一天似乎还有一段距离。换句话说,春晚还没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妨抛开成见,见仁见智地为春晚开出疗治沉疴的药方。
应该说,近几年对春晚的诟病呈愈演愈烈之势:有嫌节目推陈出新不够的,有骂央视“店大欺客”的,有揭露春晚选人、用人黑幕的,有明星大腕抵制的,有地方台“合纵连横”与春晚唱“对台戏”的,所有这些无疑都削弱了央视打造顶级“盛宴”的种种努力。
面对质疑,尽管央视也频作姿态,又是开门办春晚,又是向社会征集节目,甚至还请各地方台主持人走马灯似的登台客串,似乎很谦虚,很民主,也很开放。不过,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姿态,关于春晚有一个关键的体制问题亟待明确,那就是:春晚,到底是央视的自娱自乐,还是全国人民的大联欢?
如果是前者,作为央视的一台娱乐节目,只要央视觉得“倾我所能,乐在其中”则春晚办得好坏无可厚非;若是后者,那么由央视独家垄断办春晚,则是产生以上问题的“万恶之源”
首先,缺乏竞争的垄断机制,使央视丧失了自我创新的内在动力。从计划经济走出来的我们对垄断有着切肤之痛,垄断的结果就是少数人获利,老百姓吃亏。春晚同样如此,除了背后巨大的商业利益外,唯我独尊的“老大”意识决定了央视不愿也不会与地方台“平等合作,互利双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垄断办春晚的“保护伞”下,央视难以产生“海纳百川”的胸怀,更难以拥有“有容乃大”的组织资源。在垄断的温室里,央视孤芳自赏,自我感觉良好。革故鼎新,创新求变,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宣传口号或海市蜃楼般的目标而已。
其次,封闭的选人用人环境,使得春晚很难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央视既然宣称“开门办春晚”那为何举足轻重的总导演一职却只在央视内部竞争?决定节目去留的评委们都是“哪路神仙”?他们又是如何选出的,有多高的权威性?为什么许多深受观众喜欢的演员在春晚上难觅踪影,而一些和央视关系“暧昧”者的却“骑虎难下”欲罢不能?
这些,都能给老百姓一个心悦诚服的交代吗?既然是全国人民的春晚,就应该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办春晚,而不是像井底之蛙似的只把眼光局限在央视。勿庸置疑,在办晚会方面,央视人的智商肯定高于全国人民的平均水平,但这并不代表娱乐高手们都在央视。环顾近年来的电视娱乐节目,人气旺盛,节目火爆的,央视又能占到几成?所以笔者认为,正是是央视对春晚的垄断,筑起了拦阻各路英俊参与春晚的藩篱。
再次,摆不正春晚与老百姓的关系“拿豆包不当干粮”对广大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充耳不闻,不屑一顾。“春晚是为老百姓服务,还是老百姓要为春晚服务?”这应该是一个无需争论的话题。但央视在此问题上却阳奉阴违,我行我素。就拿多年来雷打不动的“念电报”来说,央视不知招致了多少“板砖”但就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按说,作为商业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春晚在节目中加一点广告无可厚非,但央视通过“念电报”的处理方式显然十分弱智,为什么就不能采取更艺术一点的方式,乔装打扮,含而不露地进行表现呢?还有2006年,央视的一档选秀娱乐节目,以“直通春晚”为筹码,借以提高这档节目的含金量。而如此的“捆绑销售”挂羊头卖狗肉,如何保证春晚的质量?
你拿百姓不当事儿,百姓自然不会买你的账。别忘了,遥控器攥在谁的手里,你能左右导演,指挥演员,摆弄赞助商,却无法掌控观众的拇指。事实上,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质疑、批评,春晚的收视率日渐萎缩。而且,央视与一些演员及地方台的之间产生的嫌隙,已经殃及到了春晚。早在数年前,一些老百姓心中人气极旺的演艺明星,就因跟央视的种种“恩怨情仇”开始了对春晚的抵制。一些地方台也不满央视的“老大”做派,以“强强联合”的方式“叫板”春晚。可以说,在央视的怀抱中,春晚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呵护,也受到了不该受到的伤害,而其根子就在于央视在春晚上的“一手遮天”
作为普通百姓,都期盼除夕之夜能欣赏到一台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的好节目,享受一场精神盛宴,但就春晚目前的运作方式,观众要想看到脱胎换骨的变化,恐怕很难实现。
由央视独家承办春晚,当初可能背后有行政指令的影子。但时至今日,但随着视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才的流动日益频繁,各地方电视台的陆续上星,央视在技术和人才上的垄断优势正在被打破。在此形势下,应当由国家文化部门牵头,跳出央视的圈子,真正面向全国“不拘一格选人才”让那些真正富有娱乐创意,又有敏锐市场嗅觉,能满足各种观众口味的策划高手,共同来烹制春晚盛宴,才能救春晚于“水深火热”之中。
春晚,该到了脱胎换骨的时候了!
(200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