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关于宋水军在与元水军的战斗为何频频失利,在前世军迷中多有讨论。有人说是由于宋叛将刘整的帮助,使得元军得以训练出一支强悍的水军;也有人说是因为两军战船和兵员素质的差距导致宋水军不敌;还有人认为是宋军的**和奸佞弄权,使水军将领大规模的叛逃,进而导致水军实力下降……林林总总说了很多,各执一言争执不下。
赵昺以为这些原因都有,都可能是导致战斗失败的原因,却并不是主因,但又说不出所以然。而这时他发现一位网友说的十分有见地,他以为在水战中宋军败给元军的主要原因还是战略、战术上的失败,他们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加上文臣弄兵,不懂装懂的瞎指挥才导致了一场场战斗的失败。
大宋立国后,除在太祖和太宗两朝积极进取,在战略上采取攻势外,其余各朝虽有拓疆之战,但总体在战略、战术上皆采用被动消极的单纯防御,在失去中原后更甚。而古时水军并非征战的主力,而是步骑军的辅助兵种,因而其战略和战术也受之影响,亦然如此。
但是,水军是一种机动军种,用于攻击,最为有效,功能与骑兵相近。宋军却未能运用优势水军作为战略攻击的工具。主要用之为水路驰援、解救危城的防御手段。襄樊被围期间,名儒金履祥曾上书朝廷,建议派遣重兵,直捣幽蓟,以牵制襄樊蒙军。此一以水师为主力的大胆攻击策略,显然未被采行。宋朝几次派遣水军北上突袭,规模甚小,无法发生作用。
在战术的层次,宋舰队在大规模水战中多采被动防御。如在焦山战役,宋舰每十艘连为一舫,贯以铁索,沉碇于江。崖山之役,宋方也是綦结巨舰千余艘,中舻外舳,贯以大索,四周起楼棚如城堞。这种以船舰结为城堡的被动防御完全忽视水军机动的特长,不仅陷於被动挨打,而且多遭火攻而致覆灭。
与宋军相反,蒙元出身于游牧民族,以骑兵作战为主,而成吉思汗更是将骑兵机动性发挥到了极致,奔袭千里、穿插迂回等机动战术的运用从上到下都十分娴熟,一些将领转为水军后必定将这些理念带到水战中。在早期水军由于实力不强,仅用作辅助攻击。但在长江战役阶段,水军已成主攻的兵种。蒙元多以水军作为攻击的工具,灵活运用正面攻击、侧背迂回、水陆协同夹击等战法,勇猛攻击以破敌主力。
正是由于战术不同,宋水军多倚恃大船。大船威力虽大,但缺乏机动性,运作全靠风力,无风则陷於被动。焦山之役,宋舰便因无风而致挨打。而蒙古水军则善於运用水哨马、拔都兵船等轻舟,取其往来如飞,便於攻击之利,轮番骚扰,使宋军顾此失彼。宋军防线只一处被突破,相救不及,元军便趁机突入,往往导致宋军全线崩溃。
而此次追击宋军的元军主帅刘深确实也不好惹,其不仅陆战拿手,水战同样精通。他是征南灭宋的蒙古汉军将领左副都元帅。自率兵攻克济南李璮之后,挥师围襄、樊及百丈,鹿门二山,首取襄、樊二城,又以舟师克敌于罐子滩,以功加升千户武略大将军。后命守鹿门山时,屡却宋援兵。
元军大举攻宋后,刘深参加沙洋渡口之役,以功加武义大将军;焦山之战加升万户佩金虎符护远大将军;复又改受昭勇大将军;于和州提**鲁花赤,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为长官,掌印之官握有实权,按照元朝官制当时是不准汉人任此官职,正因其功劳显赫,才破例让他任此官职。而焦山之战宋军的主帅正是张世杰,那一仗可谓打得他溃不成军,闻风丧胆。
赵昺‘设计’出了龟船,自然知道这种船优点不少,但缺点同样突出。当战场为预设战场,战斗方式为伏击或者偷袭时,这种船只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龟船在明代朝鲜抗倭的露梁海战中大放光彩,而在最后的战斗中龟船出击一旦失去了突然性,就很容易陷入混战的包围中。虽然其坚固的船体能保证其不被击沉,但是其在海战中的作用也就无从发挥。
简单的说,龟船其实类似陆战中的法兰西胸甲重骑兵,在利于冲锋的平原地带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而一旦陷入混战,没有冲刺距离,那么基本就成了活靶子。而在顺风情况下,大型帆船战舰基本都能达到八节以上的速度,一方面使得龟船不再具备速度优势,另外拉开的距离也使得龟船无法使用撞角进行攻击,因而抢占有利的战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当陈任翁提出采用突袭战法的时候,赵昺自然十分感兴趣,想听听其打算……
七洲洋中有岛,称七洲岛,距海岸六十里,正可以借岛藏兵设伏,让过朝廷船队,待敌船队到来时突然杀出,以收奇袭之效。战时各船两两为组,相互配合,沿敌船队外沿作战,利用弩炮射杀船上的敌兵,再以冲角撞击敌船,以此通过不断的缠斗,逼迫敌船回身再战,达到解救朝廷船队的目的。而不要深入敌阵以避免陷入混战,为敌所困。待我军大队水师赶到后,在一举歼敌。
赵昺也没有组织过具体的战斗,但觉得陈任翁的计划可行。可他以为袭击敌军尾部更好,一来可以借助风势;二来敌军后军遭袭,必然引起恐慌,而他们要想转身迎战却十分困难,慌乱中难免相互挤压碰撞。且他们调转船身后就成了逆风,从而失去速度优势,机动困难,便成了他们撞击的活靶子。另外还可以通过弩炮摧毁敌船的桅帆使敌船丧失动力,将他们困于海面。
时间紧急,来不及再详细讨论,待补给完毕后,摧锋军除留守人员外全部出动向七洲洋方向驶去……(未完待续。)
关于宋水军在与元水军的战斗为何频频失利,在前世军迷中多有讨论。有人说是由于宋叛将刘整的帮助,使得元军得以训练出一支强悍的水军;也有人说是因为两军战船和兵员素质的差距导致宋水军不敌;还有人认为是宋军的**和奸佞弄权,使水军将领大规模的叛逃,进而导致水军实力下降……林林总总说了很多,各执一言争执不下。
赵昺以为这些原因都有,都可能是导致战斗失败的原因,却并不是主因,但又说不出所以然。而这时他发现一位网友说的十分有见地,他以为在水战中宋军败给元军的主要原因还是战略、战术上的失败,他们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加上文臣弄兵,不懂装懂的瞎指挥才导致了一场场战斗的失败。
大宋立国后,除在太祖和太宗两朝积极进取,在战略上采取攻势外,其余各朝虽有拓疆之战,但总体在战略、战术上皆采用被动消极的单纯防御,在失去中原后更甚。而古时水军并非征战的主力,而是步骑军的辅助兵种,因而其战略和战术也受之影响,亦然如此。
但是,水军是一种机动军种,用于攻击,最为有效,功能与骑兵相近。宋军却未能运用优势水军作为战略攻击的工具。主要用之为水路驰援、解救危城的防御手段。襄樊被围期间,名儒金履祥曾上书朝廷,建议派遣重兵,直捣幽蓟,以牵制襄樊蒙军。此一以水师为主力的大胆攻击策略,显然未被采行。宋朝几次派遣水军北上突袭,规模甚小,无法发生作用。
在战术的层次,宋舰队在大规模水战中多采被动防御。如在焦山战役,宋舰每十艘连为一舫,贯以铁索,沉碇于江。崖山之役,宋方也是綦结巨舰千余艘,中舻外舳,贯以大索,四周起楼棚如城堞。这种以船舰结为城堡的被动防御完全忽视水军机动的特长,不仅陷於被动挨打,而且多遭火攻而致覆灭。
与宋军相反,蒙元出身于游牧民族,以骑兵作战为主,而成吉思汗更是将骑兵机动性发挥到了极致,奔袭千里、穿插迂回等机动战术的运用从上到下都十分娴熟,一些将领转为水军后必定将这些理念带到水战中。在早期水军由于实力不强,仅用作辅助攻击。但在长江战役阶段,水军已成主攻的兵种。蒙元多以水军作为攻击的工具,灵活运用正面攻击、侧背迂回、水陆协同夹击等战法,勇猛攻击以破敌主力。
正是由于战术不同,宋水军多倚恃大船。大船威力虽大,但缺乏机动性,运作全靠风力,无风则陷於被动。焦山之役,宋舰便因无风而致挨打。而蒙古水军则善於运用水哨马、拔都兵船等轻舟,取其往来如飞,便於攻击之利,轮番骚扰,使宋军顾此失彼。宋军防线只一处被突破,相救不及,元军便趁机突入,往往导致宋军全线崩溃。
而此次追击宋军的元军主帅刘深确实也不好惹,其不仅陆战拿手,水战同样精通。他是征南灭宋的蒙古汉军将领左副都元帅。自率兵攻克济南李璮之后,挥师围襄、樊及百丈,鹿门二山,首取襄、樊二城,又以舟师克敌于罐子滩,以功加升千户武略大将军。后命守鹿门山时,屡却宋援兵。
元军大举攻宋后,刘深参加沙洋渡口之役,以功加武义大将军;焦山之战加升万户佩金虎符护远大将军;复又改受昭勇大将军;于和州提**鲁花赤,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为长官,掌印之官握有实权,按照元朝官制当时是不准汉人任此官职,正因其功劳显赫,才破例让他任此官职。而焦山之战宋军的主帅正是张世杰,那一仗可谓打得他溃不成军,闻风丧胆。
赵昺‘设计’出了龟船,自然知道这种船优点不少,但缺点同样突出。当战场为预设战场,战斗方式为伏击或者偷袭时,这种船只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龟船在明代朝鲜抗倭的露梁海战中大放光彩,而在最后的战斗中龟船出击一旦失去了突然性,就很容易陷入混战的包围中。虽然其坚固的船体能保证其不被击沉,但是其在海战中的作用也就无从发挥。
简单的说,龟船其实类似陆战中的法兰西胸甲重骑兵,在利于冲锋的平原地带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而一旦陷入混战,没有冲刺距离,那么基本就成了活靶子。而在顺风情况下,大型帆船战舰基本都能达到八节以上的速度,一方面使得龟船不再具备速度优势,另外拉开的距离也使得龟船无法使用撞角进行攻击,因而抢占有利的战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当陈任翁提出采用突袭战法的时候,赵昺自然十分感兴趣,想听听其打算……
七洲洋中有岛,称七洲岛,距海岸六十里,正可以借岛藏兵设伏,让过朝廷船队,待敌船队到来时突然杀出,以收奇袭之效。战时各船两两为组,相互配合,沿敌船队外沿作战,利用弩炮射杀船上的敌兵,再以冲角撞击敌船,以此通过不断的缠斗,逼迫敌船回身再战,达到解救朝廷船队的目的。而不要深入敌阵以避免陷入混战,为敌所困。待我军大队水师赶到后,在一举歼敌。
赵昺也没有组织过具体的战斗,但觉得陈任翁的计划可行。可他以为袭击敌军尾部更好,一来可以借助风势;二来敌军后军遭袭,必然引起恐慌,而他们要想转身迎战却十分困难,慌乱中难免相互挤压碰撞。且他们调转船身后就成了逆风,从而失去速度优势,机动困难,便成了他们撞击的活靶子。另外还可以通过弩炮摧毁敌船的桅帆使敌船丧失动力,将他们困于海面。
时间紧急,来不及再详细讨论,待补给完毕后,摧锋军除留守人员外全部出动向七洲洋方向驶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