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捡个将军做老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耿秋至阿昊走后,干脆令三叔三婶也搬到余家庄来了。村子里的房子和田地都不要了,房子就送给了阿轩,几亩田就交给村长让他去处理了。
阿轩这一科乡试没中,起码得再等三年才能再下场,不过因为会试遥遥无期了,刘知华等几个新举子干脆回了北县,在县学里边当夫子边温习,反正现在北县这所县学,来求学的学子从四面八方而来,夫子差了不少。他们的水平都够当夫子。
阿轩家境不太好,不可能在去府学读三年了,因此就回家自己苦读,时不时的来县学找刘知华等人和余明仪讨教,以期三年后的乡试。阿昊和耿秋的房子给他住,也正好,够清静,而且他们一大家子挤在一起,随着孩子们长大,确实有些不够住了。
因此他不止自己搬过来了,还把阿清的大儿子,小名黑子的家伙带过来了。小黑子跟着自己叔叔读书学字,不指望他去考科举,但他早就到了该起蒙的时候。平时叔侄俩清清静静的读书,饭食,都是由人送过来。现在村子里的青壮年都在三叔的带领下,学了一些本领,打个猎是没问题了,所以整个村子里的生活水准都上升了。阿清家也一样,因此儿子跟着弟弟念书,不过是费一些笔墨纸而已,他家还能供得起。
因为打战,耿秋更加上心庄稼活计。眼见着粮食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县里的大户们都开始囤积粮食。好在,他和余家都还有两万斤的存粮,也不用担心没得吃。主要是担心,战事拉的时间太长,明年朝廷会加收税赋。甚至会到民间来拉壮丁。
经过两三年的归整,余家庄这边两家的田地山头算是全部弄好了,各家都有一百多亩田,山头也打理得非常齐整。甚至连附近的一些荒地也被佃农们开垦出来一部分。惜日荒凉的余家庄现在可是北县县郊最好的一条村落了。当初那些连饭都没得吃的佃农们现在家家都稍有余粮,日子过得红火起来。特别是因为大家的孩子们都跟着曾家的孩子们一起练功夫,打猎的功夫见涨,人人都能给家里添些收入。所以余家庄竟飞快的成了北县有名的富裕村。
不得不说,这算是余明仪与耿秋的功劳。县里稍微有头脸的人家都派人来这里考查,想到这里来买山买地,不过最好的地方已经被余明仪与耿秋拿下了,剩下的可就比这差多了,但价格反而涨了起来,各人左想右想,又觉得不划算,正好县太爷也不想令他们到余家庄来,因为他怕会给耿秋和余明仪带去麻烦,这些人参差不齐,怕不太可靠。
为了防止再有这种事情发生,县太爷干脆私下底透露给二人,想让他们把附近的几座山头全买下来。两人商量了一下,觉得也行,但要是全拿下来,他们又吃不下去,就稍带上了北县县来上头派来的两位训导,刘知华等几个举子老爷。他们相中了离余家庄不太远的几个小山头。他们手头上都不太富裕,想要拿三百多两银子还是不太容易,不过两人还能凑一份。
于是余明仪与耿秋他们两家就又各花了六百两,把相邻近的两个山头全买下来了,这几座山头要比先前的两座差一些,又是一次性拿下,价格就便宜些,各家拿了二个,加起各家有三座了。因为现在的价格比之前他们拿的三百两,上涨了一成。
只不过,这样一来,余明仪家就又把手头上的一点余钱全光花了,因为他们这三年的收成全部没有卖掉,光是养着山和田了。耿秋这五百两,还是上回曾大山给的呢,阿昊走的时候,带走了千两银子的药,加上这次的花用,只剩下五百两了。
好在阿昊这回有了俸禄,家里的收入增加了。耿秋也就不用太担心了。要不然,他还不敢花这五百两了,要知道,阿昊走的时候,可是把阿牛与宁哥儿两个孩子,以及曾家一家子孩子与三叔三婶都交给了他。他肩膀上的负担也不轻呢。光是吃吃喝喝,他倒不担心,可是两个孩子读书可得花不少钱,还得为他们娶妻成家呢。
这次开荒,可不用四处去找佃农了,因为庄子上的佃农们一听到消息,就各自把自己家的亲朋好友们带过来了,人手立马就足足的了,以往常一样的办法,大家都很满意。根本就不用耿秋和余明仪多操心,人家就办得好好的。都是有例可循的啊。
如是,很快就到了第二年,除了刚开始的时候阿昊写过两封书信回家,第一封信就是讲他刚到了平王手下时发生的一些事情,第二封则是到达新洲附近写的,讲... -->>
耿秋至阿昊走后,干脆令三叔三婶也搬到余家庄来了。村子里的房子和田地都不要了,房子就送给了阿轩,几亩田就交给村长让他去处理了。
阿轩这一科乡试没中,起码得再等三年才能再下场,不过因为会试遥遥无期了,刘知华等几个新举子干脆回了北县,在县学里边当夫子边温习,反正现在北县这所县学,来求学的学子从四面八方而来,夫子差了不少。他们的水平都够当夫子。
阿轩家境不太好,不可能在去府学读三年了,因此就回家自己苦读,时不时的来县学找刘知华等人和余明仪讨教,以期三年后的乡试。阿昊和耿秋的房子给他住,也正好,够清静,而且他们一大家子挤在一起,随着孩子们长大,确实有些不够住了。
因此他不止自己搬过来了,还把阿清的大儿子,小名黑子的家伙带过来了。小黑子跟着自己叔叔读书学字,不指望他去考科举,但他早就到了该起蒙的时候。平时叔侄俩清清静静的读书,饭食,都是由人送过来。现在村子里的青壮年都在三叔的带领下,学了一些本领,打个猎是没问题了,所以整个村子里的生活水准都上升了。阿清家也一样,因此儿子跟着弟弟念书,不过是费一些笔墨纸而已,他家还能供得起。
因为打战,耿秋更加上心庄稼活计。眼见着粮食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县里的大户们都开始囤积粮食。好在,他和余家都还有两万斤的存粮,也不用担心没得吃。主要是担心,战事拉的时间太长,明年朝廷会加收税赋。甚至会到民间来拉壮丁。
经过两三年的归整,余家庄这边两家的田地山头算是全部弄好了,各家都有一百多亩田,山头也打理得非常齐整。甚至连附近的一些荒地也被佃农们开垦出来一部分。惜日荒凉的余家庄现在可是北县县郊最好的一条村落了。当初那些连饭都没得吃的佃农们现在家家都稍有余粮,日子过得红火起来。特别是因为大家的孩子们都跟着曾家的孩子们一起练功夫,打猎的功夫见涨,人人都能给家里添些收入。所以余家庄竟飞快的成了北县有名的富裕村。
不得不说,这算是余明仪与耿秋的功劳。县里稍微有头脸的人家都派人来这里考查,想到这里来买山买地,不过最好的地方已经被余明仪与耿秋拿下了,剩下的可就比这差多了,但价格反而涨了起来,各人左想右想,又觉得不划算,正好县太爷也不想令他们到余家庄来,因为他怕会给耿秋和余明仪带去麻烦,这些人参差不齐,怕不太可靠。
为了防止再有这种事情发生,县太爷干脆私下底透露给二人,想让他们把附近的几座山头全买下来。两人商量了一下,觉得也行,但要是全拿下来,他们又吃不下去,就稍带上了北县县来上头派来的两位训导,刘知华等几个举子老爷。他们相中了离余家庄不太远的几个小山头。他们手头上都不太富裕,想要拿三百多两银子还是不太容易,不过两人还能凑一份。
于是余明仪与耿秋他们两家就又各花了六百两,把相邻近的两个山头全买下来了,这几座山头要比先前的两座差一些,又是一次性拿下,价格就便宜些,各家拿了二个,加起各家有三座了。因为现在的价格比之前他们拿的三百两,上涨了一成。
只不过,这样一来,余明仪家就又把手头上的一点余钱全光花了,因为他们这三年的收成全部没有卖掉,光是养着山和田了。耿秋这五百两,还是上回曾大山给的呢,阿昊走的时候,带走了千两银子的药,加上这次的花用,只剩下五百两了。
好在阿昊这回有了俸禄,家里的收入增加了。耿秋也就不用太担心了。要不然,他还不敢花这五百两了,要知道,阿昊走的时候,可是把阿牛与宁哥儿两个孩子,以及曾家一家子孩子与三叔三婶都交给了他。他肩膀上的负担也不轻呢。光是吃吃喝喝,他倒不担心,可是两个孩子读书可得花不少钱,还得为他们娶妻成家呢。
这次开荒,可不用四处去找佃农了,因为庄子上的佃农们一听到消息,就各自把自己家的亲朋好友们带过来了,人手立马就足足的了,以往常一样的办法,大家都很满意。根本就不用耿秋和余明仪多操心,人家就办得好好的。都是有例可循的啊。
如是,很快就到了第二年,除了刚开始的时候阿昊写过两封书信回家,第一封信就是讲他刚到了平王手下时发生的一些事情,第二封则是到达新洲附近写的,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