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网 www.shuqubook.com,秦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个时候认得资政的?”
李淏答道:“回禀大王,是,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大王和资政大人,后来才得知消息,说中土西南之地,大王神武,立斩阿济格于娄山湘水,清军遭此大败,在下就有了一些想法。恰好,资政不知是如何做到的,他老人家到了我朝鲜,见到了在下……。”
易铭又插话说道:“是,资政做事,历来出其不意,神龙见首不见尾,我这几年全靠他给我出谋划策。不过,让他不远数千里,联手兄长共图大计,那是我叫他做的。”
李淏听罢,恍然大悟,慌忙跪下来说道:“微臣该死,这等大计,定然是大王胸中韬略、英明决策,微臣刚才胡言乱语,请大王恕罪。”
易铭心想:你这样说还差不多,你可不要老是资政如何如何,你能恢复你三千里江山,靠的全是老子和我乖孙孙的功劳,你这厮最好明白这一点。
只是易铭看见李淏惶恐不已跪在地上,他只得起身走过去,亲自扶起来,接着说道:“不过资政办事,我从来放心,我大秦国事,本王从来都叫他放手去干。那几年本王不在,全靠资政和我这些大臣……。”
易铭说的时候,指着赵龙甲、朱信、秦任、范旷等,那几个听得大王如此褒奖,谦虚一番,就又跪下来磕头。
易铭叫了几个起身,又对着李淏说道:“老兄,本王有几句肺腑之言,很是犹豫,怕你不同意,所以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淏听了心就慌了,他又想给易铭磕头,易铭挥手止住,李淏只好说道:“大王,但说无妨,只要微臣能够办到,微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易铭又考虑了一会儿,这才说道:“老兄你看,你姓李,本王也姓李,所以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本王的意思是咱们两家就认个同宗,以后呢!大秦朝鲜,就是真正的兄弟之邦。我听说你们官方文书,也是奉汉文为宗,要本王说:兄长何不颁布法令,举国改奉汉文、改说汉话、改着汉服、该用汉姓、改尊汉俗、该归汉宗,本王称为“六个改”,兄长以为如何?”
李淏听罢,心里顾虑重重,他正犹豫间,其下属有一人,得到李淏允许,于是朝易铭跪着,说道:“禀大王,此事事关重大,微臣以为,可容许微臣主子召集朝臣商议再定。大王所说,本无不妥,想我朝鲜一国,应是中土当年之“东夷”后代,自古与中土,血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归宗汉化,也并不是不可行。在下考证:中土之孔圣人,可能就是我朝鲜人,兵圣孙子,亦大有可能,而楚人屈平,更是我朝鲜人无疑。所以两家并作一家,我朝鲜承接中土之文化,也还名正言顺、自然而然……。”
易铭听着听着,不觉大感稀奇,孔子孙子屈原,什么时候成了朝鲜人了。不过易铭想了想,认为汉人构成,本就复杂,朝鲜人本来就是迁居过去的,自己祖上,恐怕也有亲戚在此之列,要是说自己也是朝鲜人,也不荒唐。
于是易铭插话说道:“你言之有理,本王赞同,要是这件事儿成了,本王就叫他们在所有典籍中明文载明,正式确定圣人孔子、兵圣孙子、诗祖屈原都是朝鲜血统。非但如此,亚圣公、韩非子、汉张良、杨玉环,都要确立朝鲜血统的历史地位。就连端午节,因为诗祖已经是朝鲜人了,所以咱们汉人要明白,端午节起源于朝鲜……。”
易铭说着,指着朱信、范旷等人又问道:“你们说,怎么样?”
朱信正想反对,范旷对他挤眉弄眼,抢先说道:“大王英明,本该如此,老夫也认为是这样。”
朱信智商可以,情商不足,听了易铭高论,范旷附和,起初不明白,等得想了两秒钟,突然茅塞顿开,不觉佩服佩服,于是也附和说:“行!”
李淏见状,只得出来表态,他说道:“大王,汉学博大精深,汉语高雅优美,汉人血统优良,在下深为折服。只是此等大事,在下还要回去征求朝野意见,如无明确反对,在下就按大王想法遵行不怠,大王以为如何?”
易铭点头,知道这个时候,须得暂缓,不得强人所难。
他想好了,为了转移话题,于是转而开玩笑说道:“我听人讲,说朝鲜女子,温婉淑娴、善解人意,又长的漂亮,不知是也不是?”
那李淏不防易铭说这个,大感意外,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心想:大秦大王喜欢这个还不简单,假以时日,选一些送过来,收入宫内,闲暇以博大王一笑,要是能意外衍个龙种,也是美事一桩……。
在这方面,李淏足够自信,因他宫内,漂亮女子本就不少。他也听人说过,说这大秦大王,宫内有八艳和二位夫人,个个国色天香一般,李淏想:自古英雄爱美人,看来大王亦不例外。
所以李淏赶忙道:“回大王,微臣当尽心尽力,选材调教一些,定然不负大王厚望。”
易铭也说道:“玩笑而已,兄长不必当真!”
那李淏则说:“大王真命天子,一言既出,断不可改,哪有玩笑的道理?”
易铭本想争辩一番,但想了一想,觉得还是不要辩驳的好。
易铭又道:“本王一人身居禁宫,虽然正值青春年少身体好,可是也要不了那么多啊!本王的意思是兄长何不将朝鲜女子,每年优选个万儿八千的,与我大秦通婚。本王这里也选一些,和你交换,兄长放心,本王加倍奉还,决不让你吃亏是不是?本王听说兄长就送了好几个给本王的定兴侯赵龙甲赵大人,定兴侯还不要。可惜可惜,人家一番好意,怎么不要,要是本王,就全都收下……。”
养心殿内,众人见易铭与李淏,见谈来谈去,却说起了这个,内心诧异,又不敢插嘴,所以一个个眼珠子骨碌碌转,却一言不发。
李淏一听,虽然觉得这个是个划算的买卖,不过时间长了交换的人多了,则对他朝鲜来说,无异于品种改良,所以李淏心里还是很犹豫。
易铭并不强人所难,又谈了片刻,外面秦会却时不时朝易铭挤眉弄眼,可能是有事禀报,见易铭与这朝鲜老大相谈甚欢,因此不敢打断。
赵龙甲早看在眼里,于是不住向李淏使眼色,这两个看来前段时间并肩作战,早有默契,所以李淏起身就要告退。易铭也不挽留,客气一番,这李淏自然下去了。
个时候认得资政的?”
李淏答道:“回禀大王,是,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大王和资政大人,后来才得知消息,说中土西南之地,大王神武,立斩阿济格于娄山湘水,清军遭此大败,在下就有了一些想法。恰好,资政不知是如何做到的,他老人家到了我朝鲜,见到了在下……。”
易铭又插话说道:“是,资政做事,历来出其不意,神龙见首不见尾,我这几年全靠他给我出谋划策。不过,让他不远数千里,联手兄长共图大计,那是我叫他做的。”
李淏听罢,恍然大悟,慌忙跪下来说道:“微臣该死,这等大计,定然是大王胸中韬略、英明决策,微臣刚才胡言乱语,请大王恕罪。”
易铭心想:你这样说还差不多,你可不要老是资政如何如何,你能恢复你三千里江山,靠的全是老子和我乖孙孙的功劳,你这厮最好明白这一点。
只是易铭看见李淏惶恐不已跪在地上,他只得起身走过去,亲自扶起来,接着说道:“不过资政办事,我从来放心,我大秦国事,本王从来都叫他放手去干。那几年本王不在,全靠资政和我这些大臣……。”
易铭说的时候,指着赵龙甲、朱信、秦任、范旷等,那几个听得大王如此褒奖,谦虚一番,就又跪下来磕头。
易铭叫了几个起身,又对着李淏说道:“老兄,本王有几句肺腑之言,很是犹豫,怕你不同意,所以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淏听了心就慌了,他又想给易铭磕头,易铭挥手止住,李淏只好说道:“大王,但说无妨,只要微臣能够办到,微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易铭又考虑了一会儿,这才说道:“老兄你看,你姓李,本王也姓李,所以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本王的意思是咱们两家就认个同宗,以后呢!大秦朝鲜,就是真正的兄弟之邦。我听说你们官方文书,也是奉汉文为宗,要本王说:兄长何不颁布法令,举国改奉汉文、改说汉话、改着汉服、该用汉姓、改尊汉俗、该归汉宗,本王称为“六个改”,兄长以为如何?”
李淏听罢,心里顾虑重重,他正犹豫间,其下属有一人,得到李淏允许,于是朝易铭跪着,说道:“禀大王,此事事关重大,微臣以为,可容许微臣主子召集朝臣商议再定。大王所说,本无不妥,想我朝鲜一国,应是中土当年之“东夷”后代,自古与中土,血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归宗汉化,也并不是不可行。在下考证:中土之孔圣人,可能就是我朝鲜人,兵圣孙子,亦大有可能,而楚人屈平,更是我朝鲜人无疑。所以两家并作一家,我朝鲜承接中土之文化,也还名正言顺、自然而然……。”
易铭听着听着,不觉大感稀奇,孔子孙子屈原,什么时候成了朝鲜人了。不过易铭想了想,认为汉人构成,本就复杂,朝鲜人本来就是迁居过去的,自己祖上,恐怕也有亲戚在此之列,要是说自己也是朝鲜人,也不荒唐。
于是易铭插话说道:“你言之有理,本王赞同,要是这件事儿成了,本王就叫他们在所有典籍中明文载明,正式确定圣人孔子、兵圣孙子、诗祖屈原都是朝鲜血统。非但如此,亚圣公、韩非子、汉张良、杨玉环,都要确立朝鲜血统的历史地位。就连端午节,因为诗祖已经是朝鲜人了,所以咱们汉人要明白,端午节起源于朝鲜……。”
易铭说着,指着朱信、范旷等人又问道:“你们说,怎么样?”
朱信正想反对,范旷对他挤眉弄眼,抢先说道:“大王英明,本该如此,老夫也认为是这样。”
朱信智商可以,情商不足,听了易铭高论,范旷附和,起初不明白,等得想了两秒钟,突然茅塞顿开,不觉佩服佩服,于是也附和说:“行!”
李淏见状,只得出来表态,他说道:“大王,汉学博大精深,汉语高雅优美,汉人血统优良,在下深为折服。只是此等大事,在下还要回去征求朝野意见,如无明确反对,在下就按大王想法遵行不怠,大王以为如何?”
易铭点头,知道这个时候,须得暂缓,不得强人所难。
他想好了,为了转移话题,于是转而开玩笑说道:“我听人讲,说朝鲜女子,温婉淑娴、善解人意,又长的漂亮,不知是也不是?”
那李淏不防易铭说这个,大感意外,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心想:大秦大王喜欢这个还不简单,假以时日,选一些送过来,收入宫内,闲暇以博大王一笑,要是能意外衍个龙种,也是美事一桩……。
在这方面,李淏足够自信,因他宫内,漂亮女子本就不少。他也听人说过,说这大秦大王,宫内有八艳和二位夫人,个个国色天香一般,李淏想:自古英雄爱美人,看来大王亦不例外。
所以李淏赶忙道:“回大王,微臣当尽心尽力,选材调教一些,定然不负大王厚望。”
易铭也说道:“玩笑而已,兄长不必当真!”
那李淏则说:“大王真命天子,一言既出,断不可改,哪有玩笑的道理?”
易铭本想争辩一番,但想了一想,觉得还是不要辩驳的好。
易铭又道:“本王一人身居禁宫,虽然正值青春年少身体好,可是也要不了那么多啊!本王的意思是兄长何不将朝鲜女子,每年优选个万儿八千的,与我大秦通婚。本王这里也选一些,和你交换,兄长放心,本王加倍奉还,决不让你吃亏是不是?本王听说兄长就送了好几个给本王的定兴侯赵龙甲赵大人,定兴侯还不要。可惜可惜,人家一番好意,怎么不要,要是本王,就全都收下……。”
养心殿内,众人见易铭与李淏,见谈来谈去,却说起了这个,内心诧异,又不敢插嘴,所以一个个眼珠子骨碌碌转,却一言不发。
李淏一听,虽然觉得这个是个划算的买卖,不过时间长了交换的人多了,则对他朝鲜来说,无异于品种改良,所以李淏心里还是很犹豫。
易铭并不强人所难,又谈了片刻,外面秦会却时不时朝易铭挤眉弄眼,可能是有事禀报,见易铭与这朝鲜老大相谈甚欢,因此不敢打断。
赵龙甲早看在眼里,于是不住向李淏使眼色,这两个看来前段时间并肩作战,早有默契,所以李淏起身就要告退。易铭也不挽留,客气一番,这李淏自然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