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70后的青葱岁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烟墩山医院往北五十米就是大海了,正值寒冬,尽管今天阳光明媚,但海边也没有什么人。

    只有三两个背着包的,一看像是外地来出差的人,站在海边的石凳旁,离着海沿边老远,胆怯地伸着头往下望。

    一般到了冬天,海边会风急浪高,但今天大海非常平和,碧海蓝天一色,海面像镜子一样,只有微微地涌,不起一点浪花。

    一群群的海鸥,蒲扇着长长的翅膀,贴着海面飞行,“欧,欧”清脆高亢地叫着,像是欢迎着远离大海一年的我。

    顺着海边的海岸路西行不远,就是烟墩山。烟墩山脚下是座历史悠久的市级接待宾馆--烟墩山宾馆。

    从烟墩山宾馆大门再往西去,是一条不宽的小路,路的两旁遍布清末民初时候建的,西洋风格的小楼。

    烟海刚开埠时,对外交往活跃。当时有欧美十几个国家都在烟海设的领事馆、洋行、俱乐部。

    随之也有许多服务于他们的西餐厅、旅馆、酒吧在烟墩山下出现。

    如今这些小洋楼,都成为居民户了,不管是领事馆也好,洋行也罢,什么酒吧,餐馆,都通通洗尽铅华,陪伴着百姓过起了柴米油盐,安安稳稳的日子。

    那曾经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都已成为过去,所有的喧嚣终会归于沉寂。

    从烟墩山直通下来一条南北路跟这条洋楼街形成一个小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西南角有一个带着铁制围栏转角阳台的三层小楼,战盔式钟楼穹顶的俄式风格。

    1909年曾从此小楼寄出过盖戳的明信片,证明此楼之前是俄国驻烟海的邮政局。

    这个转角小洋楼,后来成为一家非常著名的旅馆,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中国的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来烟海时,曾下榻于此,并为王裕葡萄酒公司题词。

    烟墩山下这条南北路就是正阳街,以前叫“史迪威路”,充满了殖民气息。

    烟海刚开埠时,这条路是烟海的“CBD”,跟那条东西向的小洋楼街一样,集中了很多西餐厅、中餐馆、酒吧、妓院,还有洋行、各类公司商铺,也有很多成为了现在的世界“五百强”企业。

    烟海的第一家电灯公司,中国的第一家钟表公司都曾经坐落在这条曾经繁华的小街上。

    “万国理发店”、“小乐天”旅馆、“松竹楼”饭庄,还有“新北国电影院”的前身,“金城电影院”。

    两年前结拜完,老四要请我们喝酒,而没喝成的那家餐厅也在这条路上。

    这条百年老街见证了烟海城市的开埠和发展,留下了过去洋人趾高气扬的践踏,也记录下了民族企业家自强不息的创业步伐。

    而我童年的生活也大多在这条老街上,也会经常在烟墩山玩耍。

    海边的建筑已改头换面,但海还是儿时那片海,使劲嗅着海风,无限的亲近感。

    儿时就住在这条正阳街,离海边不远。经常会跟着院里的哥哥们到烟台山下捉螃蟹。

    不走寻常路,经常会顺着烟墩山宾馆海岸边很窄的墙根抄近路直接到山下。

    那时长得小,稍一涨潮海水就会没到大腿根,心里就发慌,但哥哥们很坚定的说:海超,没事,跟着我们,有哥哥呢。心中顿时踏实,我知道他们都会游泳。

    海边的烟墩山,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和名字的由来。烟墩山面积不大,三面环海,植被繁茂,风光迤逦。

    明洪武年间,倭寇经常来犯,遂在山顶设立烽火台,倭寇来时,点狼烟为号,报警求援。称作“狼烟墩。”

    斗转星移,狼烟墩改成了灯塔,指引和链接着全球各地的商船和小城的联系,海边这座逐渐形成的小城就被称作“烟海”。

    小时候,早上常跟院里的哥哥们爬山晨练,山上有座烈士纪念碑。

    我们就在烈士纪念碑下锻炼,想必先烈们看着这些小后生们如此早起上进,也会很欣慰。

    烟墩山东坡山下有片礁石密布的海滩,小心翼翼地掀开一块石头,下面就会有许多小螃蟹开会。

    看到遮挡的石头没了,就开始四散逃跑,速度比小鱼要慢一些。

    可以有刹那功夫考虑一下捉哪一只,一般找比较大的那只,先拿下,再挑次之的。

    跑没了,不要紧。再找一块石头掀开,下面必然还有开会的小螃蟹。

    没一会,随身带的铁皮小水桶就会装了半桶。小螃蟹在桶里面你拉我扯,慌不择路,忙个不停。

    桶里盛点海水提回家,也不舍得吃,先仔细观察,玩上好一会。

    看到小螃蟹你踩我踏,挤成一团,就不时用手指去动动小螃蟹,直至不慎被哪只桀骜不驯的小螃蟹夹住手指不松,疼得叫妈妈。

    这才报复性地让妈妈提走了,晚上有道菜就是炸螃蟹,端上桌时已经炸的通红酥脆,带皮一起嚼碎,鲜香可口,那个年代的钙片。

    夏日的夜晚,吃过饭后,随父母遛弯到海边,坐在海边的石凳上妈妈就会指着大海深处说:看,海对面就是大连。

    儿时无法理解为何会有个城市隔着一片大海,就会畅想着海对岸的城市会是啥样。

    妈妈会说,努力学习,以后就会机会去很多城市。于是学习有了最初的动力。

    妈妈说,一般去大连的船是八点开船,航行出烟墩山北口时,差不多就快八点半了,这正是回家的时间了。爸爸每次看到客轮从山后露出船头会抬腕看看,然后说,正好,该走了。

    说话间一艘客船从烟墩山后鸣着笛显露出来,越来越大,越来越长,越过烟墩山后不远就九十度向北掉头。

    爸爸抬腕看看表,嗯,正好,该回家了。然后起身率领全家返程。

    我随全家走出一段,恋恋不舍回头,见那艘去往大连的客轮,已经越开越远,越来越小,直至一个小点……

    一趟烟墩山下邮局之行,让我找回了好多童年的记忆。

    我的童年是完美的,全是美好的回忆。上了小学,也是班里的尖子生,班干部,每年都是三好学生。考试不是双百就是前两名。

    妈妈也说过,那时从来也没为我的学习操心过。那时也喜欢学习,为每一个一百分而开心,骄傲。

    那时不理解为何有学习不好的同学,如今可好,念个高中都难,功课成了难题,已经换了两所高中了,我的第三所高中,正在路上了。

    走这一路,勾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触动了内心的许多不甘。其实这些不甘,也是日后鼓舞我再次起跑的动力。

    我没有让这些不甘成为负能量,而是转化为奋进的动力,这是我性格中,最令自己骄傲的部分。

    烟墩山下的老邮局,是中国较早成立的邮局,已近百年的历史。砖石结构的二层楼房,带有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风格。

    老邮局门口有一个绿色的已经斑驳的邮筒,感觉是厚重的铸铁制作的,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我从棉袄内口袋里掏出两封信,翻来覆去又看了看,对了对地址、人名,确认无误。

    先把佳慧的信揣回到口袋里,双手捏住信封边,把给班长的信先塞进了邮筒。

    而后又恋恋不舍地再次掏出给佳慧的信,看着佳慧的名字良久,不由自主地把写有佳慧名字的位置放向嘴边。

    轻轻吻了一下佳慧的名字,才眼睁睁地看着它掉落进邮筒里。

    这个古老的邮筒,不知承载过多少人的相思,不知以前有没有过一个像我一样的男孩,把对心中恋人的爱,通过这个老邮筒去传递。

    我用手摸着邮筒,那是给佳慧的信掉落的位置。看到邮局大门有人出来,我才不甘心地拍拍邮筒离开了。

    接下来,每天就有了另一个期待,期待着佳慧的回信。

    回去的路上,我边走,边算计佳慧几天能收到信,给我的回信几天能回来。

    日子过得有盼头,日子过得就有滋味了。

    (176)

    中午妈妈回来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