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网 www.shuqubook.com,用户2544747734的新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灾情还在继续发展,粮食越来越难买到。
张熹的粮店原本还有一个粮仓的存粮,但架不住买粮的人实在太多,哪怕天天涨价,也供不应求。
张熹想起不久前卖掉的那个粮仓和粮食,心里更痛得慌,如果不是黑决明逼债,他也不会用几乎白给的价格卖掉如黄金般珍贵的粮食,现在自家的粮仓虽然赶到饥年赚了一笔,但赚的钱终是有限的。没多久,张熹粮仓里的存粮就卖空了,他只好做起倒买倒卖的营生,四处买粮,再转手用高价卖出去。
现在见曹家小面因为有粮,加盟又红火起来,张熹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你用我的粮赚我的钱,婶可忍,叔不可忍!
一旦一个人有了邪恶心态就会成为灾难的始作俑者。张熹决定,自己在哪里跌倒的,就要在哪里爬起来!不仅为了抓住市场高价卖粮赚钱的欲望,更是为了自己咽不下的这口窝囊气。
林月买了张家的存粮和粮仓是众所周知的,但林月并没有动用粮仓里的粮食,当粮价上涨了好几倍以后,市场上再也很少有粮可卖,林月仍然没有动用粮仓里的存粮。
县衙张巡检将老爷子请进县衙“喝茶”去了,大娘吓得面色苍白,颠着一双小脚到林月屋里哭。
县衙的张巡检是干什么的?那是相当于林月前世公安派出所的所长,派出所所长将老爷子传唤走了,谁会不紧张呢?
林月不知道张巡检传唤老爷子是什么意思,曹家都是安分守己的人,不做违法的事,不做违法的事就不怕鬼敲门,但现在鬼来敲门了,做没做违法的事,心里都难免发毛。
曹家武听说老爷子被张巡检传唤走了,担心张巡检会对老爷子动粗,也赶到县衙去听消息。
原来张巡检得到举报,说曹家买了张熹的存粮,现在正逢饥荒年,曹家仓里的粮却不卖,不卖就是囤积居奇,囤积居奇就是想发灾难财,凡是想发灾难财的商人都是奸商,奸商就应该打击。
张巡检说,张熹愿意将卖出去的粮仓,用去年的市场价再买回来,仓里的存粮,张熹愿意用现在不高于市场价购买。
不高于市场价是什么价?
这是因为县衙最近张贴了遏制粮价暴涨的告示,规定粮价最高不得超过灾前市场的三倍,超过这个价,就是哄抬粮价的行为。
县衙将粮价定在不超过去年粮价的三倍,那是因为最近县令余慈孝派人做了市场调查以后,见曹家小面和曹家卖给加盟店的粮价,都是不高于灾前市场价三倍的,这个涨价幅度,是现阶段人们在特殊时期表示可以接受的幅度。
既然曹家能够做到不超过灾前市场价的三倍,市场行情就应该顺应民情,所以,县衙就将粮价设定在不超过灾前市场价三倍的标准,凡超过这个标准的,就视为哄抬物价。
张巡检一脸正气凛然,对曹老爷子态度鲜明,且严厉的训诫一通以后,让他在训诫书上签了字,张巡检就放曹老爷子回家,要他回来迅速处理卖粮和粮仓的事。
曹老爷子虽然毫发无损,但却吓得不轻,回来后就要求林月卖粮。
林月很淡然,张家要将存粮再买回去,派人来谈价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狐假虎威地让张巡检出面呢?无外乎是给林月施加压力,要强买罢了!林月摸摸鼻子,把陶学奎叫来,如此这般地交代一番。陶学奎明白了,但又很为少奶奶抱不平,现在粮价的市场价格,比灾前已经涨了五倍,张家只用三倍的价买粮,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欺负人吗?
林月不恼,只是笑笑说,不与他计较!卖给他罢了。
陶学奎出门找到张家,张熹跷着二郎腿,爱理不理地看着陶学奎,说你回去告诉曹家当家的,我现在手头没钱,只能赊账。
陶学奎愣了半晌,你没钱怎么要曹家卖粮仓卖粮呢?
张熹一脸冷笑,曹家敢不卖吗?不卖就是囤积居奇!说完连看一眼陶学奎的耐心都没有,将已经写好的一张欠条丢给陶学奎,说我写了张欠条,三个月之内还账。
张熹说完又顿了顿,说你回去给曹家当家的说,我张熹以前卖出的粮,只能由我张熹再买回来,你们要是敢卖给别人,我要让你们死得难看!
陶学奎吓得心脏怦怦乱跳,他明白,张熹说话办事有如此底气,一定是和张巡检对过眼神的。陶学奎真为少奶奶伤心难过,低价买到手的粮仓粮食还没动过,现在又不得不卖给以前的卖家,张熹强买不说了,还不给钱,打白条?欺人的事陶学奎见过很多,但再怎么欺人也没见过这么欺人的!张熹欺人太甚!
回到家,陶学奎将欠条交给林月,又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将张熹的话告诉了林月,原本以为林月会很惊恐或愤怒或悲伤,结果发现少奶奶眼里闪出的居然满是欣喜的光。
林月说,这样也好,省了我很多事。陶学奎瞪大眼睛看着林月,不解地问,赊账也卖给他?又赶紧提醒林月,说张熹是有名的地滚龙呢!
林月笑笑说,只要我跑得快,悲伤就追不上我。
林月说这话的时候,就像平日与陶学奎拉着家常一样,话语平静。陶学奎虽然满腹疑虑,鉴于以往经验,他相信少奶奶一定胸有成竹,一定一定有胜算!但陶学奎是精通财务的人,他绞尽脑汁都想不明白,张熹打张白条就把粮仓和粮食拿了去,林月会有什么胜算?
陶学奎轻轻叹口气,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林月认真看看张熹亲自写的那张欠条,要陶学奎在欠条上加一句话,“如若违约,用张家湾的三百亩地做抵押”。
说起张家湾,陶学奎突然想起,他曾经陪着少奶奶到张家湾去过,陪着少奶奶到张家湾的,还有焦贵和焦荷,焦贵的老家在焦家湾,而焦家湾与张家湾是相邻的两个湾,田连土界。
那一次到张家湾,是少奶奶提出来的,少奶奶说是从来没有去看过焦贵和焦荷的老家,虽然焦贵已经卖掉了焦家湾的老房子,全家搬到县城居住,而焦荷父母已经去世了,家里只有大哥还在焦家湾。
焦荷是被老爹卖了的,原本这种情况,... -->>
灾情还在继续发展,粮食越来越难买到。
张熹的粮店原本还有一个粮仓的存粮,但架不住买粮的人实在太多,哪怕天天涨价,也供不应求。
张熹想起不久前卖掉的那个粮仓和粮食,心里更痛得慌,如果不是黑决明逼债,他也不会用几乎白给的价格卖掉如黄金般珍贵的粮食,现在自家的粮仓虽然赶到饥年赚了一笔,但赚的钱终是有限的。没多久,张熹粮仓里的存粮就卖空了,他只好做起倒买倒卖的营生,四处买粮,再转手用高价卖出去。
现在见曹家小面因为有粮,加盟又红火起来,张熹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你用我的粮赚我的钱,婶可忍,叔不可忍!
一旦一个人有了邪恶心态就会成为灾难的始作俑者。张熹决定,自己在哪里跌倒的,就要在哪里爬起来!不仅为了抓住市场高价卖粮赚钱的欲望,更是为了自己咽不下的这口窝囊气。
林月买了张家的存粮和粮仓是众所周知的,但林月并没有动用粮仓里的粮食,当粮价上涨了好几倍以后,市场上再也很少有粮可卖,林月仍然没有动用粮仓里的存粮。
县衙张巡检将老爷子请进县衙“喝茶”去了,大娘吓得面色苍白,颠着一双小脚到林月屋里哭。
县衙的张巡检是干什么的?那是相当于林月前世公安派出所的所长,派出所所长将老爷子传唤走了,谁会不紧张呢?
林月不知道张巡检传唤老爷子是什么意思,曹家都是安分守己的人,不做违法的事,不做违法的事就不怕鬼敲门,但现在鬼来敲门了,做没做违法的事,心里都难免发毛。
曹家武听说老爷子被张巡检传唤走了,担心张巡检会对老爷子动粗,也赶到县衙去听消息。
原来张巡检得到举报,说曹家买了张熹的存粮,现在正逢饥荒年,曹家仓里的粮却不卖,不卖就是囤积居奇,囤积居奇就是想发灾难财,凡是想发灾难财的商人都是奸商,奸商就应该打击。
张巡检说,张熹愿意将卖出去的粮仓,用去年的市场价再买回来,仓里的存粮,张熹愿意用现在不高于市场价购买。
不高于市场价是什么价?
这是因为县衙最近张贴了遏制粮价暴涨的告示,规定粮价最高不得超过灾前市场的三倍,超过这个价,就是哄抬粮价的行为。
县衙将粮价定在不超过去年粮价的三倍,那是因为最近县令余慈孝派人做了市场调查以后,见曹家小面和曹家卖给加盟店的粮价,都是不高于灾前市场价三倍的,这个涨价幅度,是现阶段人们在特殊时期表示可以接受的幅度。
既然曹家能够做到不超过灾前市场价的三倍,市场行情就应该顺应民情,所以,县衙就将粮价设定在不超过灾前市场价三倍的标准,凡超过这个标准的,就视为哄抬物价。
张巡检一脸正气凛然,对曹老爷子态度鲜明,且严厉的训诫一通以后,让他在训诫书上签了字,张巡检就放曹老爷子回家,要他回来迅速处理卖粮和粮仓的事。
曹老爷子虽然毫发无损,但却吓得不轻,回来后就要求林月卖粮。
林月很淡然,张家要将存粮再买回去,派人来谈价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狐假虎威地让张巡检出面呢?无外乎是给林月施加压力,要强买罢了!林月摸摸鼻子,把陶学奎叫来,如此这般地交代一番。陶学奎明白了,但又很为少奶奶抱不平,现在粮价的市场价格,比灾前已经涨了五倍,张家只用三倍的价买粮,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欺负人吗?
林月不恼,只是笑笑说,不与他计较!卖给他罢了。
陶学奎出门找到张家,张熹跷着二郎腿,爱理不理地看着陶学奎,说你回去告诉曹家当家的,我现在手头没钱,只能赊账。
陶学奎愣了半晌,你没钱怎么要曹家卖粮仓卖粮呢?
张熹一脸冷笑,曹家敢不卖吗?不卖就是囤积居奇!说完连看一眼陶学奎的耐心都没有,将已经写好的一张欠条丢给陶学奎,说我写了张欠条,三个月之内还账。
张熹说完又顿了顿,说你回去给曹家当家的说,我张熹以前卖出的粮,只能由我张熹再买回来,你们要是敢卖给别人,我要让你们死得难看!
陶学奎吓得心脏怦怦乱跳,他明白,张熹说话办事有如此底气,一定是和张巡检对过眼神的。陶学奎真为少奶奶伤心难过,低价买到手的粮仓粮食还没动过,现在又不得不卖给以前的卖家,张熹强买不说了,还不给钱,打白条?欺人的事陶学奎见过很多,但再怎么欺人也没见过这么欺人的!张熹欺人太甚!
回到家,陶学奎将欠条交给林月,又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将张熹的话告诉了林月,原本以为林月会很惊恐或愤怒或悲伤,结果发现少奶奶眼里闪出的居然满是欣喜的光。
林月说,这样也好,省了我很多事。陶学奎瞪大眼睛看着林月,不解地问,赊账也卖给他?又赶紧提醒林月,说张熹是有名的地滚龙呢!
林月笑笑说,只要我跑得快,悲伤就追不上我。
林月说这话的时候,就像平日与陶学奎拉着家常一样,话语平静。陶学奎虽然满腹疑虑,鉴于以往经验,他相信少奶奶一定胸有成竹,一定一定有胜算!但陶学奎是精通财务的人,他绞尽脑汁都想不明白,张熹打张白条就把粮仓和粮食拿了去,林月会有什么胜算?
陶学奎轻轻叹口气,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林月认真看看张熹亲自写的那张欠条,要陶学奎在欠条上加一句话,“如若违约,用张家湾的三百亩地做抵押”。
说起张家湾,陶学奎突然想起,他曾经陪着少奶奶到张家湾去过,陪着少奶奶到张家湾的,还有焦贵和焦荷,焦贵的老家在焦家湾,而焦家湾与张家湾是相邻的两个湾,田连土界。
那一次到张家湾,是少奶奶提出来的,少奶奶说是从来没有去看过焦贵和焦荷的老家,虽然焦贵已经卖掉了焦家湾的老房子,全家搬到县城居住,而焦荷父母已经去世了,家里只有大哥还在焦家湾。
焦荷是被老爹卖了的,原本这种情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