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网 www.shuqubook.com,独倚清秋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钢的通勤车返回蒋家口去,所以参观一开始就有了不能详细看的因素。不过总归不能白来一趟,父亲领着我们几年人首先来到炼铁炉前,只见这现代化的巨型高炉结构复杂,高入云霄,构件的繁多和自动化的程度简直叫我们看花了眼。那么粗的通风管道架在空中,巨型鼓风机鼓风的巨响如同雷鸣一般,压倒了其它一切的音响。这里有三座自动化的巨型高炉,其中有一座即三号炉正在施工,其他二座也在进行设备维修,准备迎接生产的到来,可惜的是因进行维修不能看到生产的情景,父亲说出铁时的场面才热闹呢。但是就此一睹也使我们感到极大的满足且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在这里我们不但看到了高炉的外貌,而且看到了纵横在它身边的铁路和各种设备,如炼铁时装铁水的铁罐车箱和载运铁渣的车厢等,他们都是自动候翻的,看上去虽然高炉是这样庞大,高达70余米,结构又这样复杂,然而他们的生产过程却又是那样的有条不紊,各种程序衔接是那样自然,那么妥当,真让人感到这高度的科学性,是多么的了不起。从高炉往东走我们穿越厂内的铁路来到一座平房前,只见一条铁路从这座平房内穿过,这时恰巧有一列车正在往里一节节的推进,经父亲介绍说这是自动的卸煤机,它能把整个的车厢卡住倾翻120度,整整一车厢的煤就可以毫不费劲的卸下来,在它的下面有传带运输器,通过它把卸下来的煤接走到不远的煤焦炉旁,一切都是自动化的,只要一按操纵电纽,30-50吨的重的一车厢煤不到5分钟就全部卸的一干二净,速度之快真是惊人。因为时间不允许在这里久呆,只看了一次操作我们便离开了。
这里再往右穿过几条铁道之后就到了息焦塔,这里也全是自动化的,满载通红焦炭的车厢被送入到塔下,只要当车厢到达一定位置压开了水面的开门,塔顶上的水便会立刻倾倒在红红的焦炭上面,顿时白烟腾起,水汽冲天,瞬时这水汽又会变成雨滴掉落下来,真如人工造雨一般,当然比人工造雨可精彩的多。当水塔放完水之后,炭车被运出来,将焦炭倾卸在皮带运输机上,跟随着皮带运输机焦炭被送到远方塔旁的卸炭机上,然后又自动的装上载运焦炭的车厢,而这时水塔因车厢离开水又会自动的被缩到塔顶,息焦塔的水就这样自动的循环着。一切仍然是那样的有条不紊、高度自动化,在它们的旁边很少见到人甚至根本就不用人来管(例如息焦塔),在这里我们饱尝“人造雨”的壮观之后又来到了炼焦炉的旁边,这时焦炉正在生产,父亲说它每五分钟就出一炉,而这一炉又恰恰装满一车厢(有15-20吨),果然不假,我们在跟前只站了有10几分钟的样子便接连出了两炉焦,只见工人们操纵电动机车往返在炉旁,一会一炉焦被推挤了出来,自动的便倒在下边的装焦车厢里,当刚刚卸完焦炭后马上一炉新煤又装好了,速度之快实在少见。因为还有很多地方要看而时间又不充足了,所以匆匆的离开这里又到了炼钢车间的平炉前看看,计六座小型转炉和轧钢车间,以及好多附属设备,我们都来详细看,而看得较详细的还要算是高炉和炼焦炉了,就是仅仅几个厂房和设备却占用了我们2个多小时,这里真是比北京动物园里的大象老虎还有看头,但遗憾的是时间不够用了,谁叫我们来得这样晚呢。但是这样匆匆一观即对这庞大的联合企业产生了爱戴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觉得在这样大的企业里当一个工人该有多幸福呀。尤其是当一个炼铁炼钢工人。从初步的草草一观就足见这种庞大企业流水线安排的是多么恰当合理,有着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有幸参观了这著名的武钢企业,可以说是此假期中最大的收获,这一天是1961年2月21日。
2月26日是星期天,父亲可以休息了,所以很早父亲就安排着这一天要到汉口玩玩,我们弟妹四人及父亲搭乘一艘船去汉口了,到汉口之后我们首先到中山公园,随后又看了位于解放大道的友好宫,解放大道是汉口最好的一条马路,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畅通无阻,直达四方,随后我们又转回到中山大道。中山大道是汉口最繁华的一条街,我们到设在这里的工艺品陈列馆看了看,遗憾的是我们未能进入到大众乐园去看看,因为我们没有门票(即戏票或电影票),而剧院影院都设在里边有的甚至在高达三层的楼上,真是别具风味的娱乐场所。节日里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熙熙攘攘非常热闹,可惜我们受到饿肚的困扰(带得饭少而又不能多带),没走多时就感到疲乏的很了,后来索性不再游转了,再热闹的景象也引不起我们的兴趣了。时间也不早了,这样我们一个个拖着疲乏的身躯和咕咕叫的肚子取道返回四官殿码头乘船回蒋家口。这一次到汉口游玩本来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按理说应该好好玩它一番、逛它一趟,然而客观条件限制了我们,我们没有气力了,到后来甚至连说话的劲都没了,谁还有心思再玩呢。有钱买不到东西,瞪着眼干着急,在两年前的今天不要说走了这几个地方就是再多的地方我们也有气力,也有兴趣去游逛的,因为那时一切还不受什么限制,吃饱喝足身强力壮的很呢。
进入3月份之后,天气变得很坏,接连的阴雨不见晴天,所以出外的可能没有了,不然很可能再次去长江大桥一游了。这样不能出屋,收听广播成了唯一的活动项目,另外就是阅读小说,在短短的几天中我看完了冯德英著的长篇小说迎春花,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另文记载着我对这部小说的读后感。
假期中的活动很少,我很少出去,有时只是到俱乐部去打打乒乓球,到阅览室读读书报或者到自家开垦的小菜地看看,短短十几天的家中生活给我思想造成了一个负担,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家中生活的艰苦,七口人全靠父亲负担是多重呀!所以在思想上真正有了如何替父亲承担一部分生活担子的念头,这样一来经常的感到苦闷,心绪烦乱甚至有时会表现出来,可以说这也是我思想中的一个特殊的变化吧。在过去自己在外边实在没有想到这些,而这次回家事实教训了我,叫我非为家中生活承担一部分负担不可,因为父母养我这么大也该是养活父母的时候了,况且父母又是年迈之人,而父亲还在进行着繁忙的工作,我要有能力,父亲早应该养老啦。对我的过去我感到痛心,我决心改变过去的一人在外不管家事的做法。
钢的通勤车返回蒋家口去,所以参观一开始就有了不能详细看的因素。不过总归不能白来一趟,父亲领着我们几年人首先来到炼铁炉前,只见这现代化的巨型高炉结构复杂,高入云霄,构件的繁多和自动化的程度简直叫我们看花了眼。那么粗的通风管道架在空中,巨型鼓风机鼓风的巨响如同雷鸣一般,压倒了其它一切的音响。这里有三座自动化的巨型高炉,其中有一座即三号炉正在施工,其他二座也在进行设备维修,准备迎接生产的到来,可惜的是因进行维修不能看到生产的情景,父亲说出铁时的场面才热闹呢。但是就此一睹也使我们感到极大的满足且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在这里我们不但看到了高炉的外貌,而且看到了纵横在它身边的铁路和各种设备,如炼铁时装铁水的铁罐车箱和载运铁渣的车厢等,他们都是自动候翻的,看上去虽然高炉是这样庞大,高达70余米,结构又这样复杂,然而他们的生产过程却又是那样的有条不紊,各种程序衔接是那样自然,那么妥当,真让人感到这高度的科学性,是多么的了不起。从高炉往东走我们穿越厂内的铁路来到一座平房前,只见一条铁路从这座平房内穿过,这时恰巧有一列车正在往里一节节的推进,经父亲介绍说这是自动的卸煤机,它能把整个的车厢卡住倾翻120度,整整一车厢的煤就可以毫不费劲的卸下来,在它的下面有传带运输器,通过它把卸下来的煤接走到不远的煤焦炉旁,一切都是自动化的,只要一按操纵电纽,30-50吨的重的一车厢煤不到5分钟就全部卸的一干二净,速度之快真是惊人。因为时间不允许在这里久呆,只看了一次操作我们便离开了。
这里再往右穿过几条铁道之后就到了息焦塔,这里也全是自动化的,满载通红焦炭的车厢被送入到塔下,只要当车厢到达一定位置压开了水面的开门,塔顶上的水便会立刻倾倒在红红的焦炭上面,顿时白烟腾起,水汽冲天,瞬时这水汽又会变成雨滴掉落下来,真如人工造雨一般,当然比人工造雨可精彩的多。当水塔放完水之后,炭车被运出来,将焦炭倾卸在皮带运输机上,跟随着皮带运输机焦炭被送到远方塔旁的卸炭机上,然后又自动的装上载运焦炭的车厢,而这时水塔因车厢离开水又会自动的被缩到塔顶,息焦塔的水就这样自动的循环着。一切仍然是那样的有条不紊、高度自动化,在它们的旁边很少见到人甚至根本就不用人来管(例如息焦塔),在这里我们饱尝“人造雨”的壮观之后又来到了炼焦炉的旁边,这时焦炉正在生产,父亲说它每五分钟就出一炉,而这一炉又恰恰装满一车厢(有15-20吨),果然不假,我们在跟前只站了有10几分钟的样子便接连出了两炉焦,只见工人们操纵电动机车往返在炉旁,一会一炉焦被推挤了出来,自动的便倒在下边的装焦车厢里,当刚刚卸完焦炭后马上一炉新煤又装好了,速度之快实在少见。因为还有很多地方要看而时间又不充足了,所以匆匆的离开这里又到了炼钢车间的平炉前看看,计六座小型转炉和轧钢车间,以及好多附属设备,我们都来详细看,而看得较详细的还要算是高炉和炼焦炉了,就是仅仅几个厂房和设备却占用了我们2个多小时,这里真是比北京动物园里的大象老虎还有看头,但遗憾的是时间不够用了,谁叫我们来得这样晚呢。但是这样匆匆一观即对这庞大的联合企业产生了爱戴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觉得在这样大的企业里当一个工人该有多幸福呀。尤其是当一个炼铁炼钢工人。从初步的草草一观就足见这种庞大企业流水线安排的是多么恰当合理,有着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有幸参观了这著名的武钢企业,可以说是此假期中最大的收获,这一天是1961年2月21日。
2月26日是星期天,父亲可以休息了,所以很早父亲就安排着这一天要到汉口玩玩,我们弟妹四人及父亲搭乘一艘船去汉口了,到汉口之后我们首先到中山公园,随后又看了位于解放大道的友好宫,解放大道是汉口最好的一条马路,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畅通无阻,直达四方,随后我们又转回到中山大道。中山大道是汉口最繁华的一条街,我们到设在这里的工艺品陈列馆看了看,遗憾的是我们未能进入到大众乐园去看看,因为我们没有门票(即戏票或电影票),而剧院影院都设在里边有的甚至在高达三层的楼上,真是别具风味的娱乐场所。节日里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熙熙攘攘非常热闹,可惜我们受到饿肚的困扰(带得饭少而又不能多带),没走多时就感到疲乏的很了,后来索性不再游转了,再热闹的景象也引不起我们的兴趣了。时间也不早了,这样我们一个个拖着疲乏的身躯和咕咕叫的肚子取道返回四官殿码头乘船回蒋家口。这一次到汉口游玩本来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按理说应该好好玩它一番、逛它一趟,然而客观条件限制了我们,我们没有气力了,到后来甚至连说话的劲都没了,谁还有心思再玩呢。有钱买不到东西,瞪着眼干着急,在两年前的今天不要说走了这几个地方就是再多的地方我们也有气力,也有兴趣去游逛的,因为那时一切还不受什么限制,吃饱喝足身强力壮的很呢。
进入3月份之后,天气变得很坏,接连的阴雨不见晴天,所以出外的可能没有了,不然很可能再次去长江大桥一游了。这样不能出屋,收听广播成了唯一的活动项目,另外就是阅读小说,在短短的几天中我看完了冯德英著的长篇小说迎春花,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另文记载着我对这部小说的读后感。
假期中的活动很少,我很少出去,有时只是到俱乐部去打打乒乓球,到阅览室读读书报或者到自家开垦的小菜地看看,短短十几天的家中生活给我思想造成了一个负担,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家中生活的艰苦,七口人全靠父亲负担是多重呀!所以在思想上真正有了如何替父亲承担一部分生活担子的念头,这样一来经常的感到苦闷,心绪烦乱甚至有时会表现出来,可以说这也是我思想中的一个特殊的变化吧。在过去自己在外边实在没有想到这些,而这次回家事实教训了我,叫我非为家中生活承担一部分负担不可,因为父母养我这么大也该是养活父母的时候了,况且父母又是年迈之人,而父亲还在进行着繁忙的工作,我要有能力,父亲早应该养老啦。对我的过去我感到痛心,我决心改变过去的一人在外不管家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