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清穿]东宫女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子微服私访发现粥棚以清水粥糊弄流民, 皇上得知之后,震怒,命人严查此事, 定要给流民一个交代。
而太子趁势向康熙请示流民的处置。
“回禀皇阿玛,儿臣当日见城南郊外的流民百余人,皆为无乡可归的老弱妇孺,已停留数月。另行打听之后,得知城东、城西的粥棚亦是如此, 合计有七百余人, 需得早些安排, 一可撤掉粥棚, 二可使百姓免除流离失所之忧,三……”
太子有理有据道:“皇阿玛召见科尔沁亲王,如若进京城之时见到这些面黄肌瘦的流民, 恐对大清的颜面有碍。”
乌兰布通之战后,噶尔丹率残兵逃回蒙古, 虽说路上遇瘟疫病死不少兵将, 但噶尔丹本人安全无虞地回到了准噶尔。
而噶尔丹一日不死, 准噶尔便不会死了侵犯之心, 大清与准噶尔的战争便不算彻底平息。
因此康熙决定召科尔沁亲王沙津入京, 亲授机宜,计在谋噶尔丹性命。
太子此言一出, 众大臣皆深以为然, 纷纷响应,认为太子所言在理。
康熙亦颔首,圣口御言,由太子亲自解决流民安置问题。
太子应诺。
稍后, 大阿哥又向康熙陈明,戴梓已在他庄上仿制出乌兰布通之战时准噶尔军所用的大炮,并且将制造方法献出。
康熙只是微微颔首,并未表示出太多情绪,但却收下了大阿哥所献的配方,命兵仗局制造。
然而研造兵器本是兵仗局的职责,虽说戴梓从前也算是兵仗局的官员,但他曾经风头太盛,惹了不少人的眼,并没有多少人希望他重归。
只是碍于大阿哥的身份,兵仗局不敢说什么罢了,心中却是多少有些不满。
而堂下大臣们这些暗潮汹涌并未搁在明面上,熙看向着诸打大臣,问道:“可还有事启奏?”
大阿哥不甘心地瞥了太子一眼,移步至堂中,奏道:“儿臣有事启奏。”
“准奏。”
“回禀皇阿玛,儿臣闻得江浙踹匠暴动之事,深以为,如若不查明事实,加以镇压,恐不能服众,因此,儿臣情愿,亲自前往江浙地区料理此事。”到底没有受住太子的诱惑……
其实就像大阿哥先前说的,江浙踹匠□□,只能称作是乌合之众,对朝廷来说随意便可镇压,根本用不着大阿哥亲自前往。
但大阿哥如此请愿,在众大臣看来,必定是有所图。
拥护大阿哥的官员一部分当即便表示支持,另一部分支持之余,则是担忧大阿哥的安危,毕竟那些踹匠皆未青壮年男子,惯来做得是力气活,难保不会伤及大阿哥。
而太子一方的大臣见大阿哥先是敬献大炮配方,如今又连这微末小功亦要揽,私下里眼神交汇,便有人出列反对。
“皇上容禀,踹匠暴动的折子递至京城已有数日,想必已快要平息,实在不必教大阿哥跋涉前往。”
“李大人所言极是。”
“臣附议。”
所谓对立,自然是无论对方说什么,另一方皆要反对。
因此,大阿哥这一方官员见他们如此反对,便是先前不甚赞同的官员,亦是强烈表示支持大阿哥。
一时间堂下此一言彼一语,顿时便喧闹杂乱不已。
大阿哥听着身后的声音,心中始终未有波动,皆因太子还未说话。
这时,康熙转向立于他下首的太子,问道:“太子以为如何?”
太子微微侧身,正对着康熙,恭敬道:“回皇阿玛,儿臣以为大哥此举乃是善事,理应支持,至于安全问题,多派些侍卫保护,另教当地官员听令于大哥,有地方差役护卫,想必无碍。”
除了大阿哥,谁都没想到太子会支持大阿哥,一时间争论之声皆无。
他们不知道为何一直不对盘的太子为何如此,但太子历来的表现便深得众大臣认可,是以先前还表示反对的官员,便又改口支持,毫无言行反复、自相矛盾的羞耻心。
康熙坐在龙椅上,微微眯了眯眼睛,眼神意味不明的落在众人身上,良久,下口谕道:“朕谕令大阿哥胤褆为钦差大臣前往平息踹匠动乱,可便宜行事,择日出发。”
大阿哥立即领旨,义正言辞道:“儿臣定不辱使命。”
随后,大阿哥表示明日便带人出发,康熙允了,之后再无人启奏,众臣朝君毕而退。
太子和大阿哥退离大殿,皆未看对方,向各自的方向走去。
入秋之后天渐凉,容歆便只午时左右带皇长孙去御花园小转一会儿,个把时辰便归。
今日钮祜禄贵妃邀请,她和皇长孙去长春宫坐了坐,皇... -->>
太子微服私访发现粥棚以清水粥糊弄流民, 皇上得知之后,震怒,命人严查此事, 定要给流民一个交代。
而太子趁势向康熙请示流民的处置。
“回禀皇阿玛,儿臣当日见城南郊外的流民百余人,皆为无乡可归的老弱妇孺,已停留数月。另行打听之后,得知城东、城西的粥棚亦是如此, 合计有七百余人, 需得早些安排, 一可撤掉粥棚, 二可使百姓免除流离失所之忧,三……”
太子有理有据道:“皇阿玛召见科尔沁亲王,如若进京城之时见到这些面黄肌瘦的流民, 恐对大清的颜面有碍。”
乌兰布通之战后,噶尔丹率残兵逃回蒙古, 虽说路上遇瘟疫病死不少兵将, 但噶尔丹本人安全无虞地回到了准噶尔。
而噶尔丹一日不死, 准噶尔便不会死了侵犯之心, 大清与准噶尔的战争便不算彻底平息。
因此康熙决定召科尔沁亲王沙津入京, 亲授机宜,计在谋噶尔丹性命。
太子此言一出, 众大臣皆深以为然, 纷纷响应,认为太子所言在理。
康熙亦颔首,圣口御言,由太子亲自解决流民安置问题。
太子应诺。
稍后, 大阿哥又向康熙陈明,戴梓已在他庄上仿制出乌兰布通之战时准噶尔军所用的大炮,并且将制造方法献出。
康熙只是微微颔首,并未表示出太多情绪,但却收下了大阿哥所献的配方,命兵仗局制造。
然而研造兵器本是兵仗局的职责,虽说戴梓从前也算是兵仗局的官员,但他曾经风头太盛,惹了不少人的眼,并没有多少人希望他重归。
只是碍于大阿哥的身份,兵仗局不敢说什么罢了,心中却是多少有些不满。
而堂下大臣们这些暗潮汹涌并未搁在明面上,熙看向着诸打大臣,问道:“可还有事启奏?”
大阿哥不甘心地瞥了太子一眼,移步至堂中,奏道:“儿臣有事启奏。”
“准奏。”
“回禀皇阿玛,儿臣闻得江浙踹匠暴动之事,深以为,如若不查明事实,加以镇压,恐不能服众,因此,儿臣情愿,亲自前往江浙地区料理此事。”到底没有受住太子的诱惑……
其实就像大阿哥先前说的,江浙踹匠□□,只能称作是乌合之众,对朝廷来说随意便可镇压,根本用不着大阿哥亲自前往。
但大阿哥如此请愿,在众大臣看来,必定是有所图。
拥护大阿哥的官员一部分当即便表示支持,另一部分支持之余,则是担忧大阿哥的安危,毕竟那些踹匠皆未青壮年男子,惯来做得是力气活,难保不会伤及大阿哥。
而太子一方的大臣见大阿哥先是敬献大炮配方,如今又连这微末小功亦要揽,私下里眼神交汇,便有人出列反对。
“皇上容禀,踹匠暴动的折子递至京城已有数日,想必已快要平息,实在不必教大阿哥跋涉前往。”
“李大人所言极是。”
“臣附议。”
所谓对立,自然是无论对方说什么,另一方皆要反对。
因此,大阿哥这一方官员见他们如此反对,便是先前不甚赞同的官员,亦是强烈表示支持大阿哥。
一时间堂下此一言彼一语,顿时便喧闹杂乱不已。
大阿哥听着身后的声音,心中始终未有波动,皆因太子还未说话。
这时,康熙转向立于他下首的太子,问道:“太子以为如何?”
太子微微侧身,正对着康熙,恭敬道:“回皇阿玛,儿臣以为大哥此举乃是善事,理应支持,至于安全问题,多派些侍卫保护,另教当地官员听令于大哥,有地方差役护卫,想必无碍。”
除了大阿哥,谁都没想到太子会支持大阿哥,一时间争论之声皆无。
他们不知道为何一直不对盘的太子为何如此,但太子历来的表现便深得众大臣认可,是以先前还表示反对的官员,便又改口支持,毫无言行反复、自相矛盾的羞耻心。
康熙坐在龙椅上,微微眯了眯眼睛,眼神意味不明的落在众人身上,良久,下口谕道:“朕谕令大阿哥胤褆为钦差大臣前往平息踹匠动乱,可便宜行事,择日出发。”
大阿哥立即领旨,义正言辞道:“儿臣定不辱使命。”
随后,大阿哥表示明日便带人出发,康熙允了,之后再无人启奏,众臣朝君毕而退。
太子和大阿哥退离大殿,皆未看对方,向各自的方向走去。
入秋之后天渐凉,容歆便只午时左右带皇长孙去御花园小转一会儿,个把时辰便归。
今日钮祜禄贵妃邀请,她和皇长孙去长春宫坐了坐,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