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五代十国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杨复恭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昭宗皇帝太不讲理了。
唐朝时兴蓄养假子,特别是藩镇军阀和宦官,养子冒随主姓,人之常理。朱温的养子姓朱,杨复恭的养子姓杨,天经地义。按昭宗的说法,姓李就是忠于皇上,姓别的就有造反嫌疑?
再者说了,杨复恭也不姓杨,他本姓林,入宫之后被宦官杨玄翼收为养子,故而改姓杨。所以说,如果真拿姓氏论忠奸的话,只有杨复恭让养子姓林,才是谋反的表现。
杨复恭哑口无言,一半是吓的,一半是气的。
孔纬事先没给昭宗通气,就擅自对杨复恭“宣战”,将昭宗裹挟进一场在错误的时间发动的错误的政治斗争中。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昭宗皇帝顺水推舟,对杨复恭说:“朕想让你那个姓胡的养子侍奉左右。”
昭宗点名的正是杨复恭最为得意的养子——杨守立(原名胡弘立),此人武艺超群,勇压六军,禁军将士都很畏惧他,之前僖宗困于凤翔的时候,就是他与李昌符路怒症发作,诱发了李昌符叛变。
昭宗担心杨守立会成为将来“倒杨运动”的重要障碍,于是化敌为友,借“姓氏造反”之说把他拉拢过来。
杨复恭不得不把杨守立引荐给皇上,同时也期盼杨守立会成为自己在皇帝身边的眼线。
杨守立是一把双刃剑,是杨复恭与昭宗争夺的焦点。
昭宗当然是有把握策反杨守立的。
首先,昭宗赐给他皇族的姓氏,从此之后,杨守立就有了一个新名字——李顺节。为了叙述的统一,后文将沿用“杨守立”。
其次,升官。
在禁军序列中火箭提拔杨守立,又让他遥兼镇海节度使,再给他加宰相头衔。在文官圈子里,是宰相;在武官圈子里,是禁军司令;在地方,还是一个藩镇。三界精英,而所有的升迁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
杨守立很快就跪倒在糖衣炮弹面前,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倒杨运动”中。
挖了杨守立这个小墙脚,让昭宗看到了分化瓦解“杨派”势力的希望,只需假以时日,温水煮青蛙,宦官毒瘤就可以被轻松铲除。
然而孔纬疾恶如仇,向来仇视这帮以武力欺压皇帝的武夫,而他的政治觉悟更为愚钝,他还是没有领悟到昭宗皇帝的良苦用心,更不懂火箭提拔杨守立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手段。
杨守立荣加宰相衔的当天,其幕僚告诉他,按照惯例,中央宰相办公厅应该有个欢迎仪式。
于是,杨守立屁颠儿屁颠儿地找孔纬,询问仪式的注意事项,是不是需要集合文武百官列队欢迎啊?我是直接发表就职演说呀,还是先来个获奖感言,用不用痛哭流涕诉说自己悲惨的童年遭遇啊,用不用感谢这个感谢那个……
孔纬懒得搭理他,派人传话:不用集合。
杨守立还以为是文武百官早已在宰相办公厅恭候了呢,于是兴高采烈地来到工作岗位,却发现单位里冷冷清清,没有欢迎仪式,没有横幅,没有鲜花和掌声……杨守立甚至以为自己走错了门。
宝宝心里苦,他要说出来。
一日,杨守立终于见到了孔纬,便向他提起这件事,寻求心灵治愈。
孔纬却给他伤口撒盐,“你真把自己当成宰相了?”
杨守立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满腹委屈。
与迂腐的孔纬不同,杨守立对昭宗皇帝的良苦用心是心领神会,更对自己得宠的背后逻辑有深刻的领悟。深知杨复恭就是他的投名状。
告发检举杨复恭,成了杨守立的日常工作。在昭宗的默许之下,杨守立与杨复恭的争权夺利也无需遮遮掩掩。
于是,朝廷里悄然兴起的一种“杨守立现象”,凡是DISS杨复恭的人都会获得嘉奖,黑、喷杨复恭是最时兴的政治正确。
在这种氛围的暖场下,“倒杨运动”再也不可避免。
这场“倒杨运动”是昭宗的顶层设计,只不过这个设计并不精密,也不严谨,因为它缺少最为重要的一环——触发机制。
我们还原昭宗当时的处境,就不能埋怨他的异想天开,也不能嘲笑他的不自量力。他拥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除此之外,他真的一无所有。
他的处境相当被动,实力非常薄弱,在这种条件下,他确实无法准确地做出预判,制定出一份时间表。
经济落后,只能猥琐发育。
何时开团?随缘吧。
”
杨复恭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昭宗皇帝太不讲理了。
唐朝时兴蓄养假子,特别是藩镇军阀和宦官,养子冒随主姓,人之常理。朱温的养子姓朱,杨复恭的养子姓杨,天经地义。按昭宗的说法,姓李就是忠于皇上,姓别的就有造反嫌疑?
再者说了,杨复恭也不姓杨,他本姓林,入宫之后被宦官杨玄翼收为养子,故而改姓杨。所以说,如果真拿姓氏论忠奸的话,只有杨复恭让养子姓林,才是谋反的表现。
杨复恭哑口无言,一半是吓的,一半是气的。
孔纬事先没给昭宗通气,就擅自对杨复恭“宣战”,将昭宗裹挟进一场在错误的时间发动的错误的政治斗争中。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昭宗皇帝顺水推舟,对杨复恭说:“朕想让你那个姓胡的养子侍奉左右。”
昭宗点名的正是杨复恭最为得意的养子——杨守立(原名胡弘立),此人武艺超群,勇压六军,禁军将士都很畏惧他,之前僖宗困于凤翔的时候,就是他与李昌符路怒症发作,诱发了李昌符叛变。
昭宗担心杨守立会成为将来“倒杨运动”的重要障碍,于是化敌为友,借“姓氏造反”之说把他拉拢过来。
杨复恭不得不把杨守立引荐给皇上,同时也期盼杨守立会成为自己在皇帝身边的眼线。
杨守立是一把双刃剑,是杨复恭与昭宗争夺的焦点。
昭宗当然是有把握策反杨守立的。
首先,昭宗赐给他皇族的姓氏,从此之后,杨守立就有了一个新名字——李顺节。为了叙述的统一,后文将沿用“杨守立”。
其次,升官。
在禁军序列中火箭提拔杨守立,又让他遥兼镇海节度使,再给他加宰相头衔。在文官圈子里,是宰相;在武官圈子里,是禁军司令;在地方,还是一个藩镇。三界精英,而所有的升迁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
杨守立很快就跪倒在糖衣炮弹面前,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倒杨运动”中。
挖了杨守立这个小墙脚,让昭宗看到了分化瓦解“杨派”势力的希望,只需假以时日,温水煮青蛙,宦官毒瘤就可以被轻松铲除。
然而孔纬疾恶如仇,向来仇视这帮以武力欺压皇帝的武夫,而他的政治觉悟更为愚钝,他还是没有领悟到昭宗皇帝的良苦用心,更不懂火箭提拔杨守立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手段。
杨守立荣加宰相衔的当天,其幕僚告诉他,按照惯例,中央宰相办公厅应该有个欢迎仪式。
于是,杨守立屁颠儿屁颠儿地找孔纬,询问仪式的注意事项,是不是需要集合文武百官列队欢迎啊?我是直接发表就职演说呀,还是先来个获奖感言,用不用痛哭流涕诉说自己悲惨的童年遭遇啊,用不用感谢这个感谢那个……
孔纬懒得搭理他,派人传话:不用集合。
杨守立还以为是文武百官早已在宰相办公厅恭候了呢,于是兴高采烈地来到工作岗位,却发现单位里冷冷清清,没有欢迎仪式,没有横幅,没有鲜花和掌声……杨守立甚至以为自己走错了门。
宝宝心里苦,他要说出来。
一日,杨守立终于见到了孔纬,便向他提起这件事,寻求心灵治愈。
孔纬却给他伤口撒盐,“你真把自己当成宰相了?”
杨守立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满腹委屈。
与迂腐的孔纬不同,杨守立对昭宗皇帝的良苦用心是心领神会,更对自己得宠的背后逻辑有深刻的领悟。深知杨复恭就是他的投名状。
告发检举杨复恭,成了杨守立的日常工作。在昭宗的默许之下,杨守立与杨复恭的争权夺利也无需遮遮掩掩。
于是,朝廷里悄然兴起的一种“杨守立现象”,凡是DISS杨复恭的人都会获得嘉奖,黑、喷杨复恭是最时兴的政治正确。
在这种氛围的暖场下,“倒杨运动”再也不可避免。
这场“倒杨运动”是昭宗的顶层设计,只不过这个设计并不精密,也不严谨,因为它缺少最为重要的一环——触发机制。
我们还原昭宗当时的处境,就不能埋怨他的异想天开,也不能嘲笑他的不自量力。他拥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除此之外,他真的一无所有。
他的处境相当被动,实力非常薄弱,在这种条件下,他确实无法准确地做出预判,制定出一份时间表。
经济落后,只能猥琐发育。
何时开团?随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