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凉州虎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平二年十一月,反叛已近一年的凉州叛军,从三辅地界退回凉州。从中平改元之年掀起叛乱,凉州诸部如疾风烈火一般,短短三个月便席卷三郡;而后又深入三辅腹地兴风作浪。朝廷调集精兵悍将无数前往镇压,不仅平叛未果,反倒被叛军打得节节败退。在黄巾之乱时风管无限的名将如皇甫嵩等辈,面对叛军一筹莫展,一朝英名尽丧。
美阳城下,数万叛军云集;明堂上,汉天子焦头烂额。美阳城距离长安不到二百里路程,长安城四周,更有历代汉家天子陵寝,都处于叛军兵锋之下。这平叛之战,要是打到连祖坟都被人给扒了,雒阳城中那位九五之尊的脸皮也等于被剥得干干净净;至于刚刚改元的中平年号,更会变成一个彻底的笑话,被留在史书上贻笑后人。
所以,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一向以荒唐面目示人的当今天子,难得地为国事操心起来。或许这个时候,天子又会想念起因为种种原因被他放逐冷落,乃至迫害致死的“凉州三明”。整整半年时光,朝堂上下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凉州、三辅,集中在美阳;雒阳城里的气氛异常地冷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郿县之战结束。凉州叛军大败亏输,逃回凉州;平叛大军杀进凉州,汉阳各部以仇池氐国为首,望风归降。叛军首脑甚至放弃汉阳,一路逃回老巢金城去了;以此看来,或许用不了一个月,金城郡就可以平定了。
现在好了,满天云雾散了。从关东到关西,从朝堂到军前,几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人人喜笑颜开——这里面,唯独没有董卓。
十一月十三,就在郿县之战后的第七天,老边放弃冀城,大军西撤榆中。十一月十四,周慎大军收复冀城,次日,张温的中军也赶到了冀城。
八万大军汇集汉阳,兵强马壮。不战而收复汉阳,令军中上上下下,士气高涨;汉阳乃是凉州精华所在,冀城又是汉阳的精华所在,如此重地,叛军却一箭不发,拱手让出,可想而知,叛军在兵败之后,已经虚弱到何等地步。再瞧瞧大军进入汉阳之后,各部接踵来降的局面,不少人都猜测,此后的平叛之战,就是一路走一路收降过去就可以了?
董卓对此冷眼旁观;听到其余各营主将议论,昨日又收降哪个部落,今日又收复哪座城池,还有人猜测征讨金城贼巢时谁做前锋等等;董卓始终一言不发,只在心底冷笑。刚到冀城时,董卓曾向张温进言,说过不该小看了凉州叛军,可张温似乎没有听进去。董卓也知道,自己往日和老边等人的关系太过敏感,军中不少人至今还在怀疑他;如此情势下,张温也未必能听信自己的言辞,多说多错,不如闭口不言——反正我已经提醒过你了,听不听全在你自己。
张温进了冀城之后,中军就设在原来的刺史部衙署;入城第二日,张温升帐议事,此时众将人人奋勇,争着喊着,要即刻发兵,征讨金城;唯独董卓端坐不动,满脸横肉耷拉着,仿佛没有半点精神;眯缝着一双长眼,不知在想着什么心事,脸色有些阴晴不定。
上座的张温笑吟吟地面对众将的请战,目光却时不时瞟到董卓身上。平叛大军能有今日的大好局面,功劳有大半要记在董卓身上;从武功城下救出周慎,到郿县一战大破叛军,董卓几次三番力挽狂澜。凭着屡次建立的殊勋,董卓在军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如今大帐之下,董卓位在首席,比起与他品秩相同的荡寇将军周慎还高出半截,只有新任凉州刺史耿鄙与他地位相当,座位也是在董卓的对面。
张温虽然明面上给足了董卓面子,但是心里并不喜欢这个人。在张温的眼里,董卓不过是个粗野无知的武夫;这种人不通道德文章,不知礼义廉耻,只是因为如今平叛战事才不得已而重用之,说到底,与一把刀没什么区别。但是对于眼下的战事,张温还不得不听一听董卓的意见。
“仲颖啊,你看众将都在请战,唯独你一言不发;老夫看你若有所思,不知对此战有何见解啊?”眼见得董卓始终不发一语,张温等的有些不耐烦,干脆开口点将。
帐中诸人的目光一时都汇聚到董卓身上。
董卓漫不经心地张开双目,瞧了上首的张温一眼,又看看身旁一干同僚,洒然一笑道:“末将哪有什么见解,说来说去,不过还是昨日与车骑将军说的那些陈词滥调——不说也罢。”不阴不阳地,就顶了张温一下。
张温面色一凝,心头暗自火起,面上依然不动声色,捻须微笑道:“怎么是陈词滥调呢?董破虏昨日提醒老夫要步步为营,先稳固汉阳局面,明年开春再图进取——这是老... -->>
中平二年十一月,反叛已近一年的凉州叛军,从三辅地界退回凉州。从中平改元之年掀起叛乱,凉州诸部如疾风烈火一般,短短三个月便席卷三郡;而后又深入三辅腹地兴风作浪。朝廷调集精兵悍将无数前往镇压,不仅平叛未果,反倒被叛军打得节节败退。在黄巾之乱时风管无限的名将如皇甫嵩等辈,面对叛军一筹莫展,一朝英名尽丧。
美阳城下,数万叛军云集;明堂上,汉天子焦头烂额。美阳城距离长安不到二百里路程,长安城四周,更有历代汉家天子陵寝,都处于叛军兵锋之下。这平叛之战,要是打到连祖坟都被人给扒了,雒阳城中那位九五之尊的脸皮也等于被剥得干干净净;至于刚刚改元的中平年号,更会变成一个彻底的笑话,被留在史书上贻笑后人。
所以,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一向以荒唐面目示人的当今天子,难得地为国事操心起来。或许这个时候,天子又会想念起因为种种原因被他放逐冷落,乃至迫害致死的“凉州三明”。整整半年时光,朝堂上下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凉州、三辅,集中在美阳;雒阳城里的气氛异常地冷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郿县之战结束。凉州叛军大败亏输,逃回凉州;平叛大军杀进凉州,汉阳各部以仇池氐国为首,望风归降。叛军首脑甚至放弃汉阳,一路逃回老巢金城去了;以此看来,或许用不了一个月,金城郡就可以平定了。
现在好了,满天云雾散了。从关东到关西,从朝堂到军前,几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人人喜笑颜开——这里面,唯独没有董卓。
十一月十三,就在郿县之战后的第七天,老边放弃冀城,大军西撤榆中。十一月十四,周慎大军收复冀城,次日,张温的中军也赶到了冀城。
八万大军汇集汉阳,兵强马壮。不战而收复汉阳,令军中上上下下,士气高涨;汉阳乃是凉州精华所在,冀城又是汉阳的精华所在,如此重地,叛军却一箭不发,拱手让出,可想而知,叛军在兵败之后,已经虚弱到何等地步。再瞧瞧大军进入汉阳之后,各部接踵来降的局面,不少人都猜测,此后的平叛之战,就是一路走一路收降过去就可以了?
董卓对此冷眼旁观;听到其余各营主将议论,昨日又收降哪个部落,今日又收复哪座城池,还有人猜测征讨金城贼巢时谁做前锋等等;董卓始终一言不发,只在心底冷笑。刚到冀城时,董卓曾向张温进言,说过不该小看了凉州叛军,可张温似乎没有听进去。董卓也知道,自己往日和老边等人的关系太过敏感,军中不少人至今还在怀疑他;如此情势下,张温也未必能听信自己的言辞,多说多错,不如闭口不言——反正我已经提醒过你了,听不听全在你自己。
张温进了冀城之后,中军就设在原来的刺史部衙署;入城第二日,张温升帐议事,此时众将人人奋勇,争着喊着,要即刻发兵,征讨金城;唯独董卓端坐不动,满脸横肉耷拉着,仿佛没有半点精神;眯缝着一双长眼,不知在想着什么心事,脸色有些阴晴不定。
上座的张温笑吟吟地面对众将的请战,目光却时不时瞟到董卓身上。平叛大军能有今日的大好局面,功劳有大半要记在董卓身上;从武功城下救出周慎,到郿县一战大破叛军,董卓几次三番力挽狂澜。凭着屡次建立的殊勋,董卓在军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如今大帐之下,董卓位在首席,比起与他品秩相同的荡寇将军周慎还高出半截,只有新任凉州刺史耿鄙与他地位相当,座位也是在董卓的对面。
张温虽然明面上给足了董卓面子,但是心里并不喜欢这个人。在张温的眼里,董卓不过是个粗野无知的武夫;这种人不通道德文章,不知礼义廉耻,只是因为如今平叛战事才不得已而重用之,说到底,与一把刀没什么区别。但是对于眼下的战事,张温还不得不听一听董卓的意见。
“仲颖啊,你看众将都在请战,唯独你一言不发;老夫看你若有所思,不知对此战有何见解啊?”眼见得董卓始终不发一语,张温等的有些不耐烦,干脆开口点将。
帐中诸人的目光一时都汇聚到董卓身上。
董卓漫不经心地张开双目,瞧了上首的张温一眼,又看看身旁一干同僚,洒然一笑道:“末将哪有什么见解,说来说去,不过还是昨日与车骑将军说的那些陈词滥调——不说也罢。”不阴不阳地,就顶了张温一下。
张温面色一凝,心头暗自火起,面上依然不动声色,捻须微笑道:“怎么是陈词滥调呢?董破虏昨日提醒老夫要步步为营,先稳固汉阳局面,明年开春再图进取——这是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