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104章 国本 (1/2)
书趣网 www.shuqubook.com,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04章 国本
朱标为人稳重,说话从不浮夸。
邓千秋很喜欢他,这一点晋王就远远不如太子。
他既说这是国本,那么……这税赋,自然而然也就是国本了。
邓千秋咬着笔头,不由道:“殿下,咱们在这两天两夜了,我看殿下疲惫,还是回去休息一下吧。”
顿了顿,邓千秋补充道:“卑下心疼殿下。”
朱标却端坐着,摇头微笑道:“无妨,先将这数目计出来,如若不然,本宫心里放心不下。现在还有许多事要忙呢,本宫见你们百户所上下,人人奔忙,怎好去休息。”
多好的人埃
如果他在洪武年间没有早亡就好了。
邓千秋噢了一声。
朱标似乎想起什么,于是道:“这些商贾,怎么有这么多银子?”
“事实上,天下有许多的财富。”邓千秋顿了顿,想了一下该怎样跟太子说,而后道:“问题就在于,实际上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很少的。”
“嗯?”朱标看着邓千秋,他从前将邓千秋当一个小弟弟看待,现在却越来越发现,邓千秋很不简单。
太子坦然地道:“你说的本宫不甚明白。”
邓千秋道:“因为天下人都需要储蓄,只有储蓄,才能以备不时之需。可只有商贾,需要买卖,所以才需要将货物和货币流通起来,我们现在征取的就是流通的货币。”
朱标点点头,随即懊恼地道:“父皇为何没有看到这一点呢?”
邓千秋想了想,道:“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朱标一愣,眼眸微微一张,道:“你且等一等。”
朱标居然取了一张空白的便笺,将这句话记下:“伱继续说,我记一记。”
邓千秋不禁感叹一句:“殿下真的是好学埃”
咳嗽一声,邓千秋一本正经起来,道:“何谓经济基础呢?本质就是,这朝廷能从谁身上抽取到税赋,国家靠谁来养活。就说农赋,天下八成以上的税赋,都取之于农,而朝廷要征税,就不免要依靠士绅,因为土地是死的,这么大块的土地藏不了,这税赋可以从这里抽取,即便有损耗,有许多欺上瞒下的手段,可终究……朝廷必须倚重它。”
“我明白了。”朱标笑道:“难怪父皇对士绅甚是厌恶,可大诰之中,却依旧对他们极尽优待,这就是你说的经济基础!而士绅就是这上层建筑,父皇要维护好这房子,就不得不仰仗他们,即便对他们颇有微词,也不得不如此。”
邓千秋目光炯炯地看着太子,忍不住道:“殿下实在太聪明啦,是我见过这样多的人,最聪明的一个。我觉得奇怪,为何都是龙种……”
朱标淡淡一笑,打断道:“你说一说这商贾。”
于是邓千秋收敛起发散的思绪,认真地道:“商贾和士绅,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逐利而已,前者靠互通有无,后者依靠剥削佃农。照理来说,其实他们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可之所以他们无法成为经济基础,其本质就在于,历朝历代,其实都没有一个有效的对他们征取税赋的手段,一方面,是银子和货物在他们手里流动过快,这商货不像土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该多少就多少,很容易藏匿。”
“另一方面,则是士绅大多祖祖辈辈,都在一个地方栖息,极少流动。而商贾则不同,他们流动性大,正因为这些特点,想要从他们身上征取到税赋,可谓难上加难。正因为他们有许多的不可确定性,因而,任何朝廷,都无法将仰赖他们成为一个稳定的税源。”
朱标皱眉:“你当初不是说,唐宋时,他们也曾是税源吗?”
“问题在于稳定。”邓千秋道:“朝廷和寻常老百姓不一样,老百姓大不了饱一顿饿一顿。可朝廷最需要的则是稳定,不然今岁进账十万两,到了来年,变成了一万,那就要出大乱子的。这一点,商税就远远及不上农赋。”
朱标恍然大悟:“即便是历朝历代,也无法彻底仰赖商税,所以你觉得,这商贾无法成为经济基础,所以父皇是对的,他轻视商贾,也厌恶士绅,可是他可以彻底将商贾抛弃,却唯独不能薄待了士绅?”
“大致就是这个。”邓千秋道:“所以陛下圣明啊,他的思路是对的,倘若仰仗的乃是商人,这天下未必能安定,譬如蒙古的元朝,他们就玩不转这农赋,税赋可谓一塌糊涂,反而他们对商户颇为仰赖,因为商人可以给他们提供真金白银,可是殿下你看,这蒙元没有百年的国运,这气数便尽了。我想陛下是这一层考虑。”
朱标若有所思,邓千秋的话,让他豁然开朗,其实他隐隐觉得父皇有一些举措过于... -->>
第104章 国本
朱标为人稳重,说话从不浮夸。
邓千秋很喜欢他,这一点晋王就远远不如太子。
他既说这是国本,那么……这税赋,自然而然也就是国本了。
邓千秋咬着笔头,不由道:“殿下,咱们在这两天两夜了,我看殿下疲惫,还是回去休息一下吧。”
顿了顿,邓千秋补充道:“卑下心疼殿下。”
朱标却端坐着,摇头微笑道:“无妨,先将这数目计出来,如若不然,本宫心里放心不下。现在还有许多事要忙呢,本宫见你们百户所上下,人人奔忙,怎好去休息。”
多好的人埃
如果他在洪武年间没有早亡就好了。
邓千秋噢了一声。
朱标似乎想起什么,于是道:“这些商贾,怎么有这么多银子?”
“事实上,天下有许多的财富。”邓千秋顿了顿,想了一下该怎样跟太子说,而后道:“问题就在于,实际上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很少的。”
“嗯?”朱标看着邓千秋,他从前将邓千秋当一个小弟弟看待,现在却越来越发现,邓千秋很不简单。
太子坦然地道:“你说的本宫不甚明白。”
邓千秋道:“因为天下人都需要储蓄,只有储蓄,才能以备不时之需。可只有商贾,需要买卖,所以才需要将货物和货币流通起来,我们现在征取的就是流通的货币。”
朱标点点头,随即懊恼地道:“父皇为何没有看到这一点呢?”
邓千秋想了想,道:“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朱标一愣,眼眸微微一张,道:“你且等一等。”
朱标居然取了一张空白的便笺,将这句话记下:“伱继续说,我记一记。”
邓千秋不禁感叹一句:“殿下真的是好学埃”
咳嗽一声,邓千秋一本正经起来,道:“何谓经济基础呢?本质就是,这朝廷能从谁身上抽取到税赋,国家靠谁来养活。就说农赋,天下八成以上的税赋,都取之于农,而朝廷要征税,就不免要依靠士绅,因为土地是死的,这么大块的土地藏不了,这税赋可以从这里抽取,即便有损耗,有许多欺上瞒下的手段,可终究……朝廷必须倚重它。”
“我明白了。”朱标笑道:“难怪父皇对士绅甚是厌恶,可大诰之中,却依旧对他们极尽优待,这就是你说的经济基础!而士绅就是这上层建筑,父皇要维护好这房子,就不得不仰仗他们,即便对他们颇有微词,也不得不如此。”
邓千秋目光炯炯地看着太子,忍不住道:“殿下实在太聪明啦,是我见过这样多的人,最聪明的一个。我觉得奇怪,为何都是龙种……”
朱标淡淡一笑,打断道:“你说一说这商贾。”
于是邓千秋收敛起发散的思绪,认真地道:“商贾和士绅,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逐利而已,前者靠互通有无,后者依靠剥削佃农。照理来说,其实他们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可之所以他们无法成为经济基础,其本质就在于,历朝历代,其实都没有一个有效的对他们征取税赋的手段,一方面,是银子和货物在他们手里流动过快,这商货不像土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该多少就多少,很容易藏匿。”
“另一方面,则是士绅大多祖祖辈辈,都在一个地方栖息,极少流动。而商贾则不同,他们流动性大,正因为这些特点,想要从他们身上征取到税赋,可谓难上加难。正因为他们有许多的不可确定性,因而,任何朝廷,都无法将仰赖他们成为一个稳定的税源。”
朱标皱眉:“你当初不是说,唐宋时,他们也曾是税源吗?”
“问题在于稳定。”邓千秋道:“朝廷和寻常老百姓不一样,老百姓大不了饱一顿饿一顿。可朝廷最需要的则是稳定,不然今岁进账十万两,到了来年,变成了一万,那就要出大乱子的。这一点,商税就远远及不上农赋。”
朱标恍然大悟:“即便是历朝历代,也无法彻底仰赖商税,所以你觉得,这商贾无法成为经济基础,所以父皇是对的,他轻视商贾,也厌恶士绅,可是他可以彻底将商贾抛弃,却唯独不能薄待了士绅?”
“大致就是这个。”邓千秋道:“所以陛下圣明啊,他的思路是对的,倘若仰仗的乃是商人,这天下未必能安定,譬如蒙古的元朝,他们就玩不转这农赋,税赋可谓一塌糊涂,反而他们对商户颇为仰赖,因为商人可以给他们提供真金白银,可是殿下你看,这蒙元没有百年的国运,这气数便尽了。我想陛下是这一层考虑。”
朱标若有所思,邓千秋的话,让他豁然开朗,其实他隐隐觉得父皇有一些举措过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