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田满仓报恩 (1/2)
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喧嚣之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十二岁的刘麦秆,人生最辉煌的是做记工员的那几年。
在油坊门,除了队长牛大舌头和保管员,就数记工员有权有势了。
那时候六爷靠边站,他老人家动不动拿孔子孟子说事,贩卖忠孝仁义那一套,被批斗了一两次,嘴巴上就挂了一把锁,像闭关修行的老僧,不再过问纠缠世俗事务。
一个村子三四百人,都眼巴巴地盯着这几个位子,不是谁想坐就能坐上的。
刘麦秆从小养成好吃懒做的坏毛病,力气活干不了,每天一收工就腰酸腿疼,躺在炕上嗷嗷叫,干不了活,挣不来工分,分不了粮食,一家人就要饿肚子。
刘麦秆家的房子有上百年历史了,三间破屋,东倒西歪、走风漏气,屋内夏天雨淋淋、冬天飘雪花。
刘麦秆躺在破席上,瞅着黑洞洞的屋顶,听着肚子里咕噜咕噜的叫声,五味杂陈.
奶奶的,回到三十年前,老子就是少爷、公子哥,回家有一桌子山珍海味,困了有丫鬟捶腿捏脚,出门不是坐轿就是骑马,口袋里老有一把咣当响的银元,每年光打发叫花子,也能甩出几十块。
哎,虎卧平地、龙困浅滩,此一时彼一时。
刘麦秆祖上有良田上千亩、羊几百、牛马数十。
那时候,村里一半人给他家当雇工,包括陈背篓的父亲。
据村里人说,他们家的银子用缸装,胶皮轱辘的大车,就拴了十几辆,比全县加起来还多。
刘麦秆运气不好,出生时锦衣玉食、百般溺爱,但五六岁懂事时,分化了,万贯家财随风散,此恨绵绵无绝期。
1977年,刘麦秆已经26岁,成了名副其实的大龄青年,村里和他一般大的,不但结婚成家,而且至少有两个孩子了,大的能上学,小的能打酱油,就他还单着。
他家底不算薄,有他爹留下的半个院子,清一色的砖瓦房,是当时村里的豪宅;据说,还有埋在某处的一罐银子或镯子玉石之类的宝物。
这一年,刘麦秆身高175米,相貌端正,验兵时,体检过关,证明身体没啥毛病;按理,以这样的条件,找个媳妇不难,但他就是找不上,说到底,还是那个出身苦了他,当不了兵,招不了工,对象也难找。
刘麦秆眼看着要打光棍了,当时的队长牛大舌头找上门来说:“你光棍一条,占着这么多屋子不是白白浪费吗?腾出来,给村里最需要的人住。”
队长牛大舌头的侄子,看了几个对象,都嫌弃他一家三代七八口人住在两个破窑洞里,连个洞房都没有,这婚怎么结?刘麦秆虽有一百个不情愿,但不敢违抗,队长牛大舌头手里有法,一不高兴了就开你的批斗会。
刘麦秆敢怒不敢言,六爷晓得了,把队长牛大舌头臭骂一通,说做人不能没有良心,刘麦秆的爹刘秉德在世时,给村里修桥铺路、抚恤孤寡、接济老人,对油坊门有恩,他现在留下一根独苗,还要赶尽杀绝?
六爷这一骂,骂醒了懵懵懂懂的村人,他们也记起了刘秉德的好来,便随声附和,反对队长牛大舌头;好屋子谁不喜欢?凭啥就由你说了算?众人拾柴火焰高,七嘴八舌地,就推翻了队长牛大舌头精心酝酿的计划。
这年秋天,辘辘把山的田满仓,推着一辆满载粮食、瓜果、蔬菜的独轮车,吱吱扭扭地走了六十多里地,来看刘麦秆。
田满仓和刘麦秆没啥交情,他是给刘秉德赶车的,人本分老实,手脚勤快,深受刘秉德喜欢。
田满仓十九岁那年相中了一门亲,拿不出彩礼钱,愁得长吁短叹,刘秉德知道了,说:“借你三十块大洋。”
田满仓问:“东家,利息多少?”
刘秉德说:“不要你一文钱的利息,拿去用吧。”
两年后,田满仓还钱,刘秉德知道他刚添了孩子,就说先用着,手头宽裕了再还。
接下来的几年,田满仓的爹娘陆续去世,家里又不断地添孩子,一大家人要吃要穿要住,花钱如流水,田满仓刚攒够三十块大洋,家里有点事,就花出去了,这个钱就一直没还上。
刘秉德咽气时,田满仓愧疚地跪倒在他的炕头下,要砸锅卖铁还上这笔债,再不还,就永远还不上... -->>
三十二岁的刘麦秆,人生最辉煌的是做记工员的那几年。
在油坊门,除了队长牛大舌头和保管员,就数记工员有权有势了。
那时候六爷靠边站,他老人家动不动拿孔子孟子说事,贩卖忠孝仁义那一套,被批斗了一两次,嘴巴上就挂了一把锁,像闭关修行的老僧,不再过问纠缠世俗事务。
一个村子三四百人,都眼巴巴地盯着这几个位子,不是谁想坐就能坐上的。
刘麦秆从小养成好吃懒做的坏毛病,力气活干不了,每天一收工就腰酸腿疼,躺在炕上嗷嗷叫,干不了活,挣不来工分,分不了粮食,一家人就要饿肚子。
刘麦秆家的房子有上百年历史了,三间破屋,东倒西歪、走风漏气,屋内夏天雨淋淋、冬天飘雪花。
刘麦秆躺在破席上,瞅着黑洞洞的屋顶,听着肚子里咕噜咕噜的叫声,五味杂陈.
奶奶的,回到三十年前,老子就是少爷、公子哥,回家有一桌子山珍海味,困了有丫鬟捶腿捏脚,出门不是坐轿就是骑马,口袋里老有一把咣当响的银元,每年光打发叫花子,也能甩出几十块。
哎,虎卧平地、龙困浅滩,此一时彼一时。
刘麦秆祖上有良田上千亩、羊几百、牛马数十。
那时候,村里一半人给他家当雇工,包括陈背篓的父亲。
据村里人说,他们家的银子用缸装,胶皮轱辘的大车,就拴了十几辆,比全县加起来还多。
刘麦秆运气不好,出生时锦衣玉食、百般溺爱,但五六岁懂事时,分化了,万贯家财随风散,此恨绵绵无绝期。
1977年,刘麦秆已经26岁,成了名副其实的大龄青年,村里和他一般大的,不但结婚成家,而且至少有两个孩子了,大的能上学,小的能打酱油,就他还单着。
他家底不算薄,有他爹留下的半个院子,清一色的砖瓦房,是当时村里的豪宅;据说,还有埋在某处的一罐银子或镯子玉石之类的宝物。
这一年,刘麦秆身高175米,相貌端正,验兵时,体检过关,证明身体没啥毛病;按理,以这样的条件,找个媳妇不难,但他就是找不上,说到底,还是那个出身苦了他,当不了兵,招不了工,对象也难找。
刘麦秆眼看着要打光棍了,当时的队长牛大舌头找上门来说:“你光棍一条,占着这么多屋子不是白白浪费吗?腾出来,给村里最需要的人住。”
队长牛大舌头的侄子,看了几个对象,都嫌弃他一家三代七八口人住在两个破窑洞里,连个洞房都没有,这婚怎么结?刘麦秆虽有一百个不情愿,但不敢违抗,队长牛大舌头手里有法,一不高兴了就开你的批斗会。
刘麦秆敢怒不敢言,六爷晓得了,把队长牛大舌头臭骂一通,说做人不能没有良心,刘麦秆的爹刘秉德在世时,给村里修桥铺路、抚恤孤寡、接济老人,对油坊门有恩,他现在留下一根独苗,还要赶尽杀绝?
六爷这一骂,骂醒了懵懵懂懂的村人,他们也记起了刘秉德的好来,便随声附和,反对队长牛大舌头;好屋子谁不喜欢?凭啥就由你说了算?众人拾柴火焰高,七嘴八舌地,就推翻了队长牛大舌头精心酝酿的计划。
这年秋天,辘辘把山的田满仓,推着一辆满载粮食、瓜果、蔬菜的独轮车,吱吱扭扭地走了六十多里地,来看刘麦秆。
田满仓和刘麦秆没啥交情,他是给刘秉德赶车的,人本分老实,手脚勤快,深受刘秉德喜欢。
田满仓十九岁那年相中了一门亲,拿不出彩礼钱,愁得长吁短叹,刘秉德知道了,说:“借你三十块大洋。”
田满仓问:“东家,利息多少?”
刘秉德说:“不要你一文钱的利息,拿去用吧。”
两年后,田满仓还钱,刘秉德知道他刚添了孩子,就说先用着,手头宽裕了再还。
接下来的几年,田满仓的爹娘陆续去世,家里又不断地添孩子,一大家人要吃要穿要住,花钱如流水,田满仓刚攒够三十块大洋,家里有点事,就花出去了,这个钱就一直没还上。
刘秉德咽气时,田满仓愧疚地跪倒在他的炕头下,要砸锅卖铁还上这笔债,再不还,就永远还不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