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网 www.shuqubook.com,1255再铸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月份,冬小麦尚未收获,劳工们已经在各地开辟新的农田,准备再种一季粟了。
原先的麦田收获后将直接种上苜蓿养一年。农业组的伪专家们结合本地情况,设计了一个冬小麦-夏草-春土豆-夏大豆四年周期的轮作制度,以充分利用富裕的耕地,现在就缺足够的土豆了。
每亩土豆田差不多得用二百斤发芽的土豆块做种子。去年种下的二十亩土豆,收了一万五千多斤,放了一阵子等发芽之后,又全部稀疏地种了下去,勉强凑了一百亩。
所以这个轮作制度,至少要后年才跑顺,现在仍然按照当地的习惯种些传统作物,比如粟米什么的,还种了一些青菜。听本地人说,这里的气候实际上是可以种水稻的,不过东海人没经验,又嫌太耗人力,就没尝试。
土豆亩产现在有七八百斤左右,比后世动辄三四千斤的亩产差远了,而且在搞定脱毒技术之前产量会不断降低。但是这个数值也比同时代其它作物强多了,唯一的限制条件只有低下的初始种植量了。
为了适应越来越大的工农业生产规模,东海商社的劳工团队也在不断扩大,但经过最初的野蛮生长之后增长陷入了停滞,这几个月一直保持在五百人的规模上。
即使劳工大多数是雇佣的流民,支付的工资低得吓人,但总归有些额外成本的,吃饭、住房、衣服、绩效奖励,都得花钱。即使以每人一月三百钱的贫困线开销计算,全体劳工加起来一年也要三千贯,已经接近东海商社拥有的现金总额的一半了。
之前商社从龙王寨缴获了一万多贯的财物,之后只出不进,现在已经降低到了八千多贯。如果再继续泄下去,坐吃山空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所以今年管委会最大的议题就是如何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节流已经节无可节了,只能想法子开源,也就是向外输出商品。
说来丢人,东海商社堂堂一个穿越者组织,第一笔正式收入居然是靠卖粮赚来的。
去年年关,他们运了一百石粟去即墨城卖给粮店,即使元旦时节价格较高(民国改制前,农历正月初一才是元旦),对方也只肯给每石一贯的“友情价”,同期零售价至少也有两贯,让人深感掌握经销渠道的重要性。
水泥造出来之后,他们在海边铺了一片盐池,不过规模不大,冬季天冷也没什么产量。而且卖盐发财也没指望了,现在盐禁虽然不像中央王朝时期那么严格,但也不是可以光明正大随便卖的,最后只腌了一批咸鱼在墨水湖市场上发卖,聊胜于无。
目前最有希望的财源就是钢材了。武备组搞出来那些钢在后世看来只能算劣质产品,但在这个时代,经科学手段除去杂质的钢材可是难得一见的珍品,虽然并不一定比得过某些大匠千锤百炼做出来的优质好钢,但成本上又有很大优势,所以在市场上是很有竞争力的。
最近蒙古人又要伐宋了,到处都在打制兵器,钢材的价格和需求量猛涨。罗家铁铺之前每个月用百斤生铁换季国风十斤优质东海钢,本来已经满足自家需求了,可后来胶州那边的同行转给他家几个单子,钢材就又不够用了,于是向东海商社提出额外买钢的交易。
双方谈判了一番,同意以一贯铜钱加三斤生铁换两斤钢,同时东海商社可以以45钱一斤的价格大量收购生铁。
罗家若是自己炼钢,成本要比这个数还低些,但他们的生产速度太慢,这时候能充分供应的也就是只有东海商社那边了。再说了,就算以这个价格采购钢材,打成兵器之后仍然能赚上不少。
后来陈家不知道怎么打听到了这个消息,也跑过来偷偷要收购钢材,而且很豪气地给了七十贯百斤的高价,东海商社也不管他们要干嘛,统统同意。
于是工业部干脆在阔马区南边规划了一个新的水车工坊,专门搞钢铁工业,这里的河流从崂山上流下来,落差大,水流强劲,正是个利用水力的好地方。
阔马区工坊使用了木工组制造的新型水车,功率最高达到了1024W,... -->>
三月份,冬小麦尚未收获,劳工们已经在各地开辟新的农田,准备再种一季粟了。
原先的麦田收获后将直接种上苜蓿养一年。农业组的伪专家们结合本地情况,设计了一个冬小麦-夏草-春土豆-夏大豆四年周期的轮作制度,以充分利用富裕的耕地,现在就缺足够的土豆了。
每亩土豆田差不多得用二百斤发芽的土豆块做种子。去年种下的二十亩土豆,收了一万五千多斤,放了一阵子等发芽之后,又全部稀疏地种了下去,勉强凑了一百亩。
所以这个轮作制度,至少要后年才跑顺,现在仍然按照当地的习惯种些传统作物,比如粟米什么的,还种了一些青菜。听本地人说,这里的气候实际上是可以种水稻的,不过东海人没经验,又嫌太耗人力,就没尝试。
土豆亩产现在有七八百斤左右,比后世动辄三四千斤的亩产差远了,而且在搞定脱毒技术之前产量会不断降低。但是这个数值也比同时代其它作物强多了,唯一的限制条件只有低下的初始种植量了。
为了适应越来越大的工农业生产规模,东海商社的劳工团队也在不断扩大,但经过最初的野蛮生长之后增长陷入了停滞,这几个月一直保持在五百人的规模上。
即使劳工大多数是雇佣的流民,支付的工资低得吓人,但总归有些额外成本的,吃饭、住房、衣服、绩效奖励,都得花钱。即使以每人一月三百钱的贫困线开销计算,全体劳工加起来一年也要三千贯,已经接近东海商社拥有的现金总额的一半了。
之前商社从龙王寨缴获了一万多贯的财物,之后只出不进,现在已经降低到了八千多贯。如果再继续泄下去,坐吃山空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所以今年管委会最大的议题就是如何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节流已经节无可节了,只能想法子开源,也就是向外输出商品。
说来丢人,东海商社堂堂一个穿越者组织,第一笔正式收入居然是靠卖粮赚来的。
去年年关,他们运了一百石粟去即墨城卖给粮店,即使元旦时节价格较高(民国改制前,农历正月初一才是元旦),对方也只肯给每石一贯的“友情价”,同期零售价至少也有两贯,让人深感掌握经销渠道的重要性。
水泥造出来之后,他们在海边铺了一片盐池,不过规模不大,冬季天冷也没什么产量。而且卖盐发财也没指望了,现在盐禁虽然不像中央王朝时期那么严格,但也不是可以光明正大随便卖的,最后只腌了一批咸鱼在墨水湖市场上发卖,聊胜于无。
目前最有希望的财源就是钢材了。武备组搞出来那些钢在后世看来只能算劣质产品,但在这个时代,经科学手段除去杂质的钢材可是难得一见的珍品,虽然并不一定比得过某些大匠千锤百炼做出来的优质好钢,但成本上又有很大优势,所以在市场上是很有竞争力的。
最近蒙古人又要伐宋了,到处都在打制兵器,钢材的价格和需求量猛涨。罗家铁铺之前每个月用百斤生铁换季国风十斤优质东海钢,本来已经满足自家需求了,可后来胶州那边的同行转给他家几个单子,钢材就又不够用了,于是向东海商社提出额外买钢的交易。
双方谈判了一番,同意以一贯铜钱加三斤生铁换两斤钢,同时东海商社可以以45钱一斤的价格大量收购生铁。
罗家若是自己炼钢,成本要比这个数还低些,但他们的生产速度太慢,这时候能充分供应的也就是只有东海商社那边了。再说了,就算以这个价格采购钢材,打成兵器之后仍然能赚上不少。
后来陈家不知道怎么打听到了这个消息,也跑过来偷偷要收购钢材,而且很豪气地给了七十贯百斤的高价,东海商社也不管他们要干嘛,统统同意。
于是工业部干脆在阔马区南边规划了一个新的水车工坊,专门搞钢铁工业,这里的河流从崂山上流下来,落差大,水流强劲,正是个利用水力的好地方。
阔马区工坊使用了木工组制造的新型水车,功率最高达到了1024W,...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