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腹背受敌 (2/2)
书趣网 www.shuqubook.com,暗夜风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个黑影,躲避子弹时,动作速率异常灵敏。
如此“怪异”的军队,张兆临还是头一次见到。
作为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为了减少消耗,日军很少装备自动武器,制式武器以单发的三八式步枪为主。
他们相信,只要严格训练士兵,单发武器也能打败敌军——这也是日军单兵作战能力强的原因之一。
抗战爆发后,在与中国军队多次交手,领教了冲锋枪的威力后,日军方面才开始研制自动武器。
……
砰!
砰!
砰!
院外响起了枪声。
独立团警卫连闻讯赶来增援。
名为“警卫连”,满编还不到五十人。
一声尖利的唿哨,院子里的黑影停止射击,迅速退了出去。
为首那个人临走时,从腰里掏出一个黑黢黢的物件,快速在钢盔上磕了一下,然后用力朝屋子扔去。
这个在钢盔磕一下的动作,瞬间提醒了张兆临。
——是手雷!
日军91式手雷,引信延时过长,常常被敌军扔回来,之后改良了97式手雷,缩短了起爆时间。
为了确保不会造成误伤,特意多加了一道保险——需要在硬物上磕一下,才会最终触发引信。
张兆临和日军作战多年,对这个动作再熟悉不过了,千钧一发之际,他纵身从窗户撞了出去。
几乎与此同时,手雷在屋子里爆炸,等他灰头土脸的从地上爬起来,敌人已经不知去向。
警卫连孙连长快步来到近前,见张兆临肩膀淌着血,大声喊道:“卫生员,快过来一下1
张兆临才感觉到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负的伤。
卫生员检查了伤势,欣慰的说:“手雷破片擦伤,问题不大。”
眼见屋子里一片狼藉,孙连长心有余悸的说:“幸亏政委身手好,要不然,差一点毁在小鬼子手里1
此时,刘贵勇带着大部队匆匆赶来。
安排好了防御,这才进了院子。
“敌人一共多少人?”
张兆临问孙连长。
孙连长说:“天黑看不太清,大概三十几个。”
“看样子,应该是鬼子的斥候。”
刘贵勇分析着说。
牺牲的哨兵被抬了过来,粗略检视了一番,他们身上没有明显外伤,看不出是怎么死的。
张兆临略一思索:“孙连长,检查一下他们的脖子。”
孙连长很快回来,低声说:“脖子都扭断了。”
张兆临说:“感觉不太像是鬼子的斥候,斥候没这么大胆子,三十几个人,就敢深入我军腹地……”
刘贵勇说:“暗哨为啥没发现敌人?”
张兆临吩咐:“刘营长,集合队伍,马上向山上转移1
他心里很清楚,这伙敌人来者不善,他们能悄无声息摸进村子,在自己眼皮底下干掉岗哨,足以说明问题,安排在外围的暗哨,大概率凶多吉少。
十几分钟后,独立团排成两个纵队,沿着崎岖的山路上帽儿山。
只要上了山,就算日军主力前来清剿,在无法携带更多的重武器情况下,也只能无功而返了。
山路荆棘密布,十几个士兵拎着柴刀在前面开路。
张兆临掏出怀表看了一眼,现在是后半夜一点三十分,于是说:“再有两个小时,我们就能到达半山……”
他话音未落,轰然一声巨响!
前面发生了爆炸。
刘贵勇高声喝令:“停止前进,准备战斗1
张兆临吩咐:“孙连长,派人去前面看看1
很快,消息传回来。
排头兵绊到诡雷,当场炸死了三人。
路上设有诡雷,说明附近有伏兵,敌人大部队不可能来的这么快,“伏兵”十有八九是刚刚那伙人。
如果是在开阔地,三十多人无论如何也挡不住一个团。
可现在是山上,对方明显有备而来,携带了充足弹药,在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形中,至少能纠缠到天亮。
问题是,凌晨四点钟,保安团和警察大队就到了,到时候前后夹击,那真的是腹背受敌了。
张兆临和刘贵勇简单商议后,决定原路返回,赶在敌人主力到达之前,从大路撤出靠山屯。
一声令下,后军变前军。
队伍朝山下进发。
张兆临此时也明白了,这伙敌军出现的如此突然,就是利用了人数少,便于隐藏的优势。
三十多人,随便躲在灌木林中,白天也很难发现,如果是上百人的军队,由于目标太大,根本隐藏不了行踪。
令人费解的是,独立团放出的侦查哨,最远的差不多有五公里,却无人察觉这伙人的踪迹。
就比如,保安团这次清剿,如果是在白天出城,即便没有姜斌通风报信,张兆临也能提早得到消息。
这也是为什么,日伪军始终无法彻底清除反抗武装的原因。
哒哒哒!
哒哒哒哒!
突然,丛林中响起枪声。
射击精准,弹无虚发。
猝不及防之下,数名战士中弹倒地,等到独立团组织还击,对方已然销声匿迹,为了防备暗处的袭扰,下山的路被迫走走停停。
张兆临额头冒出了冷汗。
因为他隐约意识到,自己很可能落入了敌人的圈套。
这支装备精良的小股敌军,趁夜突袭靠山屯,目的只有一个,逼迫独立团连夜向山上转移。
任何人都容易做出误判——认为来的是敌人的斥候。
遇到情况不明的危险,转移到安全地带,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错,更何况,张兆临提前收到了滨江地委的电报。
时间紧迫,他只能带队转移。
敌人的圈套就此展开。
独立团上山时,他们按兵不动,下山时,频繁骚扰,一方面制造恐慌,另一方面迟滞独立团的行军速度。
现在来到了凌晨三点钟。
按照时间推算,独立团最有可能在村口和保安团遭遇,此消彼长,独立团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万幸的是,张兆临接到了情报。
即便提前接到了消息,结果似乎也已经注定,双方实力差距明显,胜负几乎毫无悬念。
(本章完)
那个黑影,躲避子弹时,动作速率异常灵敏。
如此“怪异”的军队,张兆临还是头一次见到。
作为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为了减少消耗,日军很少装备自动武器,制式武器以单发的三八式步枪为主。
他们相信,只要严格训练士兵,单发武器也能打败敌军——这也是日军单兵作战能力强的原因之一。
抗战爆发后,在与中国军队多次交手,领教了冲锋枪的威力后,日军方面才开始研制自动武器。
……
砰!
砰!
砰!
院外响起了枪声。
独立团警卫连闻讯赶来增援。
名为“警卫连”,满编还不到五十人。
一声尖利的唿哨,院子里的黑影停止射击,迅速退了出去。
为首那个人临走时,从腰里掏出一个黑黢黢的物件,快速在钢盔上磕了一下,然后用力朝屋子扔去。
这个在钢盔磕一下的动作,瞬间提醒了张兆临。
——是手雷!
日军91式手雷,引信延时过长,常常被敌军扔回来,之后改良了97式手雷,缩短了起爆时间。
为了确保不会造成误伤,特意多加了一道保险——需要在硬物上磕一下,才会最终触发引信。
张兆临和日军作战多年,对这个动作再熟悉不过了,千钧一发之际,他纵身从窗户撞了出去。
几乎与此同时,手雷在屋子里爆炸,等他灰头土脸的从地上爬起来,敌人已经不知去向。
警卫连孙连长快步来到近前,见张兆临肩膀淌着血,大声喊道:“卫生员,快过来一下1
张兆临才感觉到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负的伤。
卫生员检查了伤势,欣慰的说:“手雷破片擦伤,问题不大。”
眼见屋子里一片狼藉,孙连长心有余悸的说:“幸亏政委身手好,要不然,差一点毁在小鬼子手里1
此时,刘贵勇带着大部队匆匆赶来。
安排好了防御,这才进了院子。
“敌人一共多少人?”
张兆临问孙连长。
孙连长说:“天黑看不太清,大概三十几个。”
“看样子,应该是鬼子的斥候。”
刘贵勇分析着说。
牺牲的哨兵被抬了过来,粗略检视了一番,他们身上没有明显外伤,看不出是怎么死的。
张兆临略一思索:“孙连长,检查一下他们的脖子。”
孙连长很快回来,低声说:“脖子都扭断了。”
张兆临说:“感觉不太像是鬼子的斥候,斥候没这么大胆子,三十几个人,就敢深入我军腹地……”
刘贵勇说:“暗哨为啥没发现敌人?”
张兆临吩咐:“刘营长,集合队伍,马上向山上转移1
他心里很清楚,这伙敌人来者不善,他们能悄无声息摸进村子,在自己眼皮底下干掉岗哨,足以说明问题,安排在外围的暗哨,大概率凶多吉少。
十几分钟后,独立团排成两个纵队,沿着崎岖的山路上帽儿山。
只要上了山,就算日军主力前来清剿,在无法携带更多的重武器情况下,也只能无功而返了。
山路荆棘密布,十几个士兵拎着柴刀在前面开路。
张兆临掏出怀表看了一眼,现在是后半夜一点三十分,于是说:“再有两个小时,我们就能到达半山……”
他话音未落,轰然一声巨响!
前面发生了爆炸。
刘贵勇高声喝令:“停止前进,准备战斗1
张兆临吩咐:“孙连长,派人去前面看看1
很快,消息传回来。
排头兵绊到诡雷,当场炸死了三人。
路上设有诡雷,说明附近有伏兵,敌人大部队不可能来的这么快,“伏兵”十有八九是刚刚那伙人。
如果是在开阔地,三十多人无论如何也挡不住一个团。
可现在是山上,对方明显有备而来,携带了充足弹药,在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形中,至少能纠缠到天亮。
问题是,凌晨四点钟,保安团和警察大队就到了,到时候前后夹击,那真的是腹背受敌了。
张兆临和刘贵勇简单商议后,决定原路返回,赶在敌人主力到达之前,从大路撤出靠山屯。
一声令下,后军变前军。
队伍朝山下进发。
张兆临此时也明白了,这伙敌军出现的如此突然,就是利用了人数少,便于隐藏的优势。
三十多人,随便躲在灌木林中,白天也很难发现,如果是上百人的军队,由于目标太大,根本隐藏不了行踪。
令人费解的是,独立团放出的侦查哨,最远的差不多有五公里,却无人察觉这伙人的踪迹。
就比如,保安团这次清剿,如果是在白天出城,即便没有姜斌通风报信,张兆临也能提早得到消息。
这也是为什么,日伪军始终无法彻底清除反抗武装的原因。
哒哒哒!
哒哒哒哒!
突然,丛林中响起枪声。
射击精准,弹无虚发。
猝不及防之下,数名战士中弹倒地,等到独立团组织还击,对方已然销声匿迹,为了防备暗处的袭扰,下山的路被迫走走停停。
张兆临额头冒出了冷汗。
因为他隐约意识到,自己很可能落入了敌人的圈套。
这支装备精良的小股敌军,趁夜突袭靠山屯,目的只有一个,逼迫独立团连夜向山上转移。
任何人都容易做出误判——认为来的是敌人的斥候。
遇到情况不明的危险,转移到安全地带,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错,更何况,张兆临提前收到了滨江地委的电报。
时间紧迫,他只能带队转移。
敌人的圈套就此展开。
独立团上山时,他们按兵不动,下山时,频繁骚扰,一方面制造恐慌,另一方面迟滞独立团的行军速度。
现在来到了凌晨三点钟。
按照时间推算,独立团最有可能在村口和保安团遭遇,此消彼长,独立团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万幸的是,张兆临接到了情报。
即便提前接到了消息,结果似乎也已经注定,双方实力差距明显,胜负几乎毫无悬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