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网 www.shuqubook.com,逆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以谋反论处。
“父王不用担心,蜀道艰难,大军又岂是说发就发,素性一不做不二休,直接将钦差杀了,皇上追问起来,就说没有见到过什么钦差。”杨瓜恶狠狠的道。
“杀了?”杨秀的眼睛眯了起来,有所意动,只是马上回过神来:“不妥,不妥,昨天替钦差接风,见过钦差的官员颇多,难免有官员会露出口风,即使杀了也无济于事,何况这个钦差不是别人,仍是唐王二公子,说起来还是自家亲戚。”
“可是父王不杀也不行,难道父王三天内真要起程回京不成?”
杨秀猛的摇头,要让他进京,那比杀了他还难过:“孤王当然不回,这样,从明天开始孤王就不露面,由你去接待钦差,三天过后,就说孤王得了重病,不良于行。”
杨瓜不由噗的一声笑了出来:“父王,你已经生病十多次了,这次恐怕不行。”
杨秀懊恼地伸出五根短短地手指在脑袋上拍了一下,唉声叹声起来。
“父王不必烦恼,不如孩儿代替父王进京一场。”
杨秀迟疑的道:“这行吗?”
杨瓜道:“父王体胖,不耐久行,孩儿是蜀王世子,代替父王进京是天经地义之事,就是皇上也抓不到什么把柄,孩儿早就听说京城繁华,外邦之人络绎不绝,孩儿正好去开开眼界,看看与成都相比如何?”
杨秀闻言大为感动:“好儿子,不亏父王疼你,还是你能为父王分忧,这样,你明天就起程跟随钦差回京,皇帝即然连二哥也放了出来,谅也不会为难你这个小辈。”
就在杨秀与儿子商量如何应对钦差时,这次担任钦差的李世民也正在与副使商量如何让蜀王进京,益州为京城大后方,以前皇帝一直念着兄弟之情,又因为要对外用兵,不想内乱,皇帝才对蜀王百般容忍,眼下蜀王在益州自成一国,虽然每年还有向朝庭缴纳赋税,只是官吏任命,军队招募之权全操于蜀王之手,皇帝自然不能一直容忍下去。
李世民刚过二十岁,他是前科明经科地进士,科举经过数界越来越正规,明经,明史,明字,明法四科成齐头并举之势,但在一般士人心目中,明经一科士子还是要比其余三科高上一筹,这种看法就连皇帝也无法改变,杨勇只得尽量压低明经一科的录取比例,只是这样一来,明经一科中举之人分外艰难,反而又印证了明经一科高人一等的地位。
接理说,以李世民的资历没有资格担任宣蜀王进京的钦差一职,何况这次更等于向蜀王下最后通谍,没想到皇帝偏偏点中了李世民,这让许多大臣大惑不解,若是说因为李世民与皇帝有亲戚关系,皇帝才特意照顾,李渊的关系才更亲一层,只是李渊却混得非常不如意,十几年来,李渊一直在五品的官位上打转,不上不下,尴尬的很。
蜀王桀骜不驯,十几年来一直不肯进京,此番要让蜀王乖乖进京,谈何容易,逼得急了,说不定连钦差都有性命危险,李世民深知益州是虎穴,但也正是他地机遇,若是他能让蜀王进京,朝庭不动刀兵重新将益州纳入治下,他地功劳自然少不了。
对于父亲十几年得不到升迁,李世民经常为之愤愤不平,李渊自然不会和儿子谈及年轻时和皇帝之间的间隙,在李世民看来,父亲之才不要说为一郡之首,就是出阁入相,成为六部主官也绰绰有余,皇帝一向英明,偏偏对他父亲却犯了糊涂,这自然是皇帝对自己地父亲有偏见,李世民在路上就发誓这次一定让蜀王老实进京,立下功劳,也好纠正皇帝对父亲的偏见。
昨天的见面,李世民已经看穿了蜀王不想进京的想法,非常人行非常事,他这次打算等再见到蜀王时,若是蜀王还不肯进京,他直接出手挟持。
对于李世民的想法,副使吃惊的连连摇头,挟持本朝亲王,这个想法太疯狂了,何况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一不小心,自己先要把命丢了。
“你放心,明天不用你动手,本使亲自出手。”见到副使有点害怕,李世民连忙劝解。
谁动手还不是一样,难道李世民失手了,他就能逃得了,副使心中发苦,只是深知不可能拗过李世民,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以谋反论处。
“父王不用担心,蜀道艰难,大军又岂是说发就发,素性一不做不二休,直接将钦差杀了,皇上追问起来,就说没有见到过什么钦差。”杨瓜恶狠狠的道。
“杀了?”杨秀的眼睛眯了起来,有所意动,只是马上回过神来:“不妥,不妥,昨天替钦差接风,见过钦差的官员颇多,难免有官员会露出口风,即使杀了也无济于事,何况这个钦差不是别人,仍是唐王二公子,说起来还是自家亲戚。”
“可是父王不杀也不行,难道父王三天内真要起程回京不成?”
杨秀猛的摇头,要让他进京,那比杀了他还难过:“孤王当然不回,这样,从明天开始孤王就不露面,由你去接待钦差,三天过后,就说孤王得了重病,不良于行。”
杨瓜不由噗的一声笑了出来:“父王,你已经生病十多次了,这次恐怕不行。”
杨秀懊恼地伸出五根短短地手指在脑袋上拍了一下,唉声叹声起来。
“父王不必烦恼,不如孩儿代替父王进京一场。”
杨秀迟疑的道:“这行吗?”
杨瓜道:“父王体胖,不耐久行,孩儿是蜀王世子,代替父王进京是天经地义之事,就是皇上也抓不到什么把柄,孩儿早就听说京城繁华,外邦之人络绎不绝,孩儿正好去开开眼界,看看与成都相比如何?”
杨秀闻言大为感动:“好儿子,不亏父王疼你,还是你能为父王分忧,这样,你明天就起程跟随钦差回京,皇帝即然连二哥也放了出来,谅也不会为难你这个小辈。”
就在杨秀与儿子商量如何应对钦差时,这次担任钦差的李世民也正在与副使商量如何让蜀王进京,益州为京城大后方,以前皇帝一直念着兄弟之情,又因为要对外用兵,不想内乱,皇帝才对蜀王百般容忍,眼下蜀王在益州自成一国,虽然每年还有向朝庭缴纳赋税,只是官吏任命,军队招募之权全操于蜀王之手,皇帝自然不能一直容忍下去。
李世民刚过二十岁,他是前科明经科地进士,科举经过数界越来越正规,明经,明史,明字,明法四科成齐头并举之势,但在一般士人心目中,明经一科士子还是要比其余三科高上一筹,这种看法就连皇帝也无法改变,杨勇只得尽量压低明经一科的录取比例,只是这样一来,明经一科中举之人分外艰难,反而又印证了明经一科高人一等的地位。
接理说,以李世民的资历没有资格担任宣蜀王进京的钦差一职,何况这次更等于向蜀王下最后通谍,没想到皇帝偏偏点中了李世民,这让许多大臣大惑不解,若是说因为李世民与皇帝有亲戚关系,皇帝才特意照顾,李渊的关系才更亲一层,只是李渊却混得非常不如意,十几年来,李渊一直在五品的官位上打转,不上不下,尴尬的很。
蜀王桀骜不驯,十几年来一直不肯进京,此番要让蜀王乖乖进京,谈何容易,逼得急了,说不定连钦差都有性命危险,李世民深知益州是虎穴,但也正是他地机遇,若是他能让蜀王进京,朝庭不动刀兵重新将益州纳入治下,他地功劳自然少不了。
对于父亲十几年得不到升迁,李世民经常为之愤愤不平,李渊自然不会和儿子谈及年轻时和皇帝之间的间隙,在李世民看来,父亲之才不要说为一郡之首,就是出阁入相,成为六部主官也绰绰有余,皇帝一向英明,偏偏对他父亲却犯了糊涂,这自然是皇帝对自己地父亲有偏见,李世民在路上就发誓这次一定让蜀王老实进京,立下功劳,也好纠正皇帝对父亲的偏见。
昨天的见面,李世民已经看穿了蜀王不想进京的想法,非常人行非常事,他这次打算等再见到蜀王时,若是蜀王还不肯进京,他直接出手挟持。
对于李世民的想法,副使吃惊的连连摇头,挟持本朝亲王,这个想法太疯狂了,何况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一不小心,自己先要把命丢了。
“你放心,明天不用你动手,本使亲自出手。”见到副使有点害怕,李世民连忙劝解。
谁动手还不是一样,难道李世民失手了,他就能逃得了,副使心中发苦,只是深知不可能拗过李世民,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