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趣网 www.shuqubook.com,浴血大鹏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日,天气晴空万里。李钟一觉醒来,已经快到晌午。洗漱完毕,他决定出去继续刺探军情。刚到大门口,他已经发现阿良早早在门口候着。

    “早啊,钟教头!汪老板吩咐我今天继续做您向导呢,不知道您今天想到哪里逛逛?”阿良殷勤地问道。

    “听说这里有汪老板建立的大型造船厂,不知道方不方便带愚兄去开开眼界?”李钟一直对倭寇作战的铁船心有余悸,这次来了东瀛,就想借机看看东瀛的船厂情况。

    “方便!方便!”阿良笑着应答道,“汪老板吩咐过,钟教头就是他兄弟,要我们好生伺候呢!今天我就带您去码头的船厂看看。”

    因为码头比较远,阿良就安排了一辆马车,招呼李钟上车后,一路往汪老板的船厂奔驰而去。

    约莫半个时辰,两人乘坐的马车就开到了船厂大门口。

    说起船厂,不得不提提大明王朝的造船技术和郑和的下西洋故事。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然而,关于郑和船队的航海目的、航行范围等史实以及对七次航行的评价,仍存在争议。

    造船业的发达,罗盘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大批航海水手的养成,航海知识的增加(明太祖于1389年编制的《大明混一图》就是实例),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郑和下西洋前,中国造船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约在唐代,中国人已经发明水密隔舱、车船、平衡舵、开孔舵。在船型方面,宋元时期,中国海船的船型已经定型,其中以福船、沙船、广船最为着名,被认为中国古代的三大船型,又尤以福船应用最广、影响最大。在海船船壳结构上,中国海船采用搭接法,形成“鱼鳞式”结构(亦称“错装甲法”结构),从而使船壳板联结紧密严实,整体强度高,且不易漏水。船舶载重量也相当可观,南宋时已可达万石以上;在载客量上,大海船可载乘客千人,在船舶人居环境上,中国海船可以做到生活设施齐全,配备洗漱设施,设有可以携带家属的幽雅客房,备有充裕的食品,甚至在船上养猪、种菜、种药材、酿酒,以及种植盆景以供观赏。

    书归正传,话说两人走进船厂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宏大的造船码头。数千名工人在各条半成品大船上忙碌着。看得李钟不由得张大了嘴巴。

    “我们汪老板说过,我们是靠海为生的人,所以船就是我们的命根子,刀把子,所以造船厂一定要紧紧攥在自己手中。我们船厂制造的船是全东瀛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附近的日本大名老爷和军阀们都争先恐后地找我们汪老板下订单呢。”阿良得意地说道。

    “看来汪老板是真正领会到了我们大明王朝的造船技术啊”李钟也不由得脱口称赞过。

    “何止领会呢,简直就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哈哈哈”阿良又得意洋洋地大笑起来。

    这个船厂的规模确实够大,够恢宏。光堆在码头的木头就有大大小小几十种,而且像小山一样排成一排排,大有进入林山林海的感觉。李钟粗略地统计了一下,这个船厂制造的种类,相继建造了五桅战船、六桅座船、七桅粮船、八桅马船、九桅宝船。每一种都代表了当时大明王朝的最高造船技术结晶。

    “这些战船如果装备倭寇大军,对我们大明来说,简直是心腹大患。”李钟暗暗思付道,“看来,这位汪直还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回去后,我一定要将这里的情况如实向朝廷奏报,对这位汪老板,也务必要认真对待和处置。”

    在阿良的带领下,李钟花了一整天才参观完这座规模宏伟的大型造船厂。

    作塘就是“船坞”的古称。船坞,是指修造船用的坞式建筑物,灌水后可容船舶进出,排水后能在干底上修造船舶。船坞可分为干船坞、注水船坞和浮船坞三类。不得不配合古人的才学,在考虑造大船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充足的准备。

    他们专门来到一艘木船前,这是“宝帆船”。宝船在海上的航行主要依靠风力,与当时欧洲帆船采用的分段软帆不同,宝船采用了独特的设计,使用了硬帆结构,帆篷面带有桁条。这种帆虽然较重升起费力,但却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使船速提高。并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风云突变,调戗转脚灵活,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

    太阳夕下,两人乘着拉风的马车,再次踏上了回寓所的归途。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