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大汉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百余名农人迈步踏上了北上之路,剩余的人们皆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回到了家中。
民变虽然解除,可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贾谊的内心格外的沉重。如今背本趋末的局面愈演愈烈,并非只有小小的新城县一处,光河南郡内便有大小几十个县发生了这种情况。自三皇五帝至今皆是士农工商,农为本,商为末,可百姓们纷纷扔掉农具跻身商贾之列的潮流却从未断息过,尤以春秋战国以来更是出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局面,可那是战火连天的时代,国家的存亡尚是朝而起,暮而灭,土地互相兼并,百姓们甘愿背本趋末,这无可厚非,可如今战乱已定,汉国已建国三十余年了,农人们却连根本的温饱尚不能解决。衣食足而知荣辱,衣食不足而知荣辱者,从古至今,未尝闻也。
就在贾谊沉思之际,只听一旁的县尉高声说道:“新城县尉拜见郡守!”贾谊闻声看去,只见吴轲与都尉二人已率领着一干郡兵快马来至了面前,吴轲翻身下马,环顾了一番四周说道:“百姓们呢?”
贾谊忙快步上前拱手说道:“属下已将大部农人解劝了回去,有大概百人甘愿弃农从商,属下放他们离去了,请大人恕罪。”
吴轲缓缓点了点头道:“没有伤到百姓们吧?”
县尉忙上前说道:“末将未敢动兵。”
“这就好。”吴轲上前拉住贾谊道:“今日新城县的事暂时平息了,可农人们背本趋末的势头却压不住啊。此事重大,贾谊啊,你我当回郡府之后好好计议一番啊。”
河南郡守府中。
书房之中只有郡守吴轲与贾谊两个人。吴轲将历年关于人口流失,背本趋末的公文放至案前叹道:“前几年全郡大小各县皆发生过今日之事,地方官员不知好言教化,反以刀兵相威胁,以致激起了民变,最大的一次伤者数百人啊。”
贾谊缓缓点了点头道:“背本趋末,食者甚多,是天下之大残也。淫奢之风,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造成这种情况,赋税只是其一,决不是根本原因。”吴轲看向贾谊说道:“此事看似事小,实则重大,干系国家命脉,正如你所说,天下吃粮的太多,可产粮的实在是一年比一年少了,一旦发生战乱,没有粮草,再多的银钱又有什么用。”
贾谊拱手说道:“大人身为地方长官,任上出现了这种情况,当即刻向朝廷禀报。”
“向上禀报我何尝不知?”吴轲开口说道:“前几年我就曾上书报告此事,可那时朝中诸吕弄权,高皇后又身染重症,吕禄吕产等人每日只想着争权夺位,我那份奏章一报上去就石沉大海,再没消息了。”
贾谊忙道:“如今新帝登基,年轻气盛,大人正可再写一道奏疏啊。”
“我心中也早有此打算。”吴轲的脸上显出一丝难堪来:“可是,新君刚刚继位,尚不知其秉性如何,我贸然一道报灾的奏疏呈上去,会不会......”
“大人身为一方郡守,陈说利害乃是本责,怎能如此畏首畏尾?”话说出口后,贾谊方觉失言,忙看向吴轲一拱手道:“属下失言,大人恕罪。”
“无妨。”吴轲抬头看向贾谊道:“贾谊啊,你今年多大了?”
“晚辈今年二十一岁了。”
“二十一岁,血气方刚啊。”吴轲抚了抚自己垂在前胸的胡须看向贾谊道:“你幼时便能通读荀子之书,少时便熟读了历代典籍,后来又以诵诗善文闻名于河南,二十一岁便有如此的才学,不简单啊。”
贾谊忙跪下向吴轲拱手说道:“学生在乡野之时便闻听大人治郡有方,政绩卓著,河南百姓皆尊称大人为吴公,故而才于大人府中做了书吏,为的就是以大人为师。学生的才学不过是纸上谈兵之论,实在不敢受大人如此夸奖。”
“快请起来。”吴轲忙上前将贾谊扶起说道:“我门下这么多的书吏,我最欣赏的就是你贾谊。多少政务的见解你都在我之上,今日你又凭借口舌之利便劝化了一场民变,论胆识论魄力,你这个二十一岁的年青人都不该在我这里当一个书吏,你是一只鸿鹄,你的前途似锦,日后的作为必在我之上。
“学生不敢。”
“今日的民变你亲身经历,感触必然颇深。”吴轲背着双手在屋中来回踱步口中说道:“你回去好好起草一份奏疏,就来议一议国家背本趋末的这股势头,我将这份奏疏上报朝廷,言明是你所书,你看怎样?”
贾谊当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份奏疏一旦上呈到了君王的面前,他贾谊这个普普通通一介布衣的名字就会进入到君王的脑海之中。
“学生还从未写过奏疏,万一有不当之处......”贾谊话还未说完,吴轲便开口说道:“这份奏疏意义重大,你回去之后大可仔细构思之后再写,若是有犯忌的地方,我自会帮你修正。”
“谢恩师!”贾谊面朝吴轲深深一拜。
吴轲扶起贾谊说道:“新君刚刚继位,也是二十出头的年青人,必然心中想有一番作为,你贾谊是不世之材,当翱翔天地,大展宏图!我朝中无人,无法直接举荐你,唯有这份奏疏,以全你我师生之情。”
出了郡府,贾谊的心中是难掩的激动,他今年才刚刚二十一岁,出身贫寒的他从小就耳濡目染了汉国民生凋敝,山河破碎的种种场景,他有着满腔的抱负,他从来都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他崇敬治国安民的管仲,崇敬使穷弱郑国跻身春秋强国之列的子产,他更仰慕那些为了变法而不惜献出生命的申不害,商鞅,他不断的诵读集百家各长于一身的《荀子》,为的就是有一天自己可以扭转汉国今日的局面,使汉国的百姓能够衣食... -->>
百余名农人迈步踏上了北上之路,剩余的人们皆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回到了家中。
民变虽然解除,可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贾谊的内心格外的沉重。如今背本趋末的局面愈演愈烈,并非只有小小的新城县一处,光河南郡内便有大小几十个县发生了这种情况。自三皇五帝至今皆是士农工商,农为本,商为末,可百姓们纷纷扔掉农具跻身商贾之列的潮流却从未断息过,尤以春秋战国以来更是出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局面,可那是战火连天的时代,国家的存亡尚是朝而起,暮而灭,土地互相兼并,百姓们甘愿背本趋末,这无可厚非,可如今战乱已定,汉国已建国三十余年了,农人们却连根本的温饱尚不能解决。衣食足而知荣辱,衣食不足而知荣辱者,从古至今,未尝闻也。
就在贾谊沉思之际,只听一旁的县尉高声说道:“新城县尉拜见郡守!”贾谊闻声看去,只见吴轲与都尉二人已率领着一干郡兵快马来至了面前,吴轲翻身下马,环顾了一番四周说道:“百姓们呢?”
贾谊忙快步上前拱手说道:“属下已将大部农人解劝了回去,有大概百人甘愿弃农从商,属下放他们离去了,请大人恕罪。”
吴轲缓缓点了点头道:“没有伤到百姓们吧?”
县尉忙上前说道:“末将未敢动兵。”
“这就好。”吴轲上前拉住贾谊道:“今日新城县的事暂时平息了,可农人们背本趋末的势头却压不住啊。此事重大,贾谊啊,你我当回郡府之后好好计议一番啊。”
河南郡守府中。
书房之中只有郡守吴轲与贾谊两个人。吴轲将历年关于人口流失,背本趋末的公文放至案前叹道:“前几年全郡大小各县皆发生过今日之事,地方官员不知好言教化,反以刀兵相威胁,以致激起了民变,最大的一次伤者数百人啊。”
贾谊缓缓点了点头道:“背本趋末,食者甚多,是天下之大残也。淫奢之风,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造成这种情况,赋税只是其一,决不是根本原因。”吴轲看向贾谊说道:“此事看似事小,实则重大,干系国家命脉,正如你所说,天下吃粮的太多,可产粮的实在是一年比一年少了,一旦发生战乱,没有粮草,再多的银钱又有什么用。”
贾谊拱手说道:“大人身为地方长官,任上出现了这种情况,当即刻向朝廷禀报。”
“向上禀报我何尝不知?”吴轲开口说道:“前几年我就曾上书报告此事,可那时朝中诸吕弄权,高皇后又身染重症,吕禄吕产等人每日只想着争权夺位,我那份奏章一报上去就石沉大海,再没消息了。”
贾谊忙道:“如今新帝登基,年轻气盛,大人正可再写一道奏疏啊。”
“我心中也早有此打算。”吴轲的脸上显出一丝难堪来:“可是,新君刚刚继位,尚不知其秉性如何,我贸然一道报灾的奏疏呈上去,会不会......”
“大人身为一方郡守,陈说利害乃是本责,怎能如此畏首畏尾?”话说出口后,贾谊方觉失言,忙看向吴轲一拱手道:“属下失言,大人恕罪。”
“无妨。”吴轲抬头看向贾谊道:“贾谊啊,你今年多大了?”
“晚辈今年二十一岁了。”
“二十一岁,血气方刚啊。”吴轲抚了抚自己垂在前胸的胡须看向贾谊道:“你幼时便能通读荀子之书,少时便熟读了历代典籍,后来又以诵诗善文闻名于河南,二十一岁便有如此的才学,不简单啊。”
贾谊忙跪下向吴轲拱手说道:“学生在乡野之时便闻听大人治郡有方,政绩卓著,河南百姓皆尊称大人为吴公,故而才于大人府中做了书吏,为的就是以大人为师。学生的才学不过是纸上谈兵之论,实在不敢受大人如此夸奖。”
“快请起来。”吴轲忙上前将贾谊扶起说道:“我门下这么多的书吏,我最欣赏的就是你贾谊。多少政务的见解你都在我之上,今日你又凭借口舌之利便劝化了一场民变,论胆识论魄力,你这个二十一岁的年青人都不该在我这里当一个书吏,你是一只鸿鹄,你的前途似锦,日后的作为必在我之上。
“学生不敢。”
“今日的民变你亲身经历,感触必然颇深。”吴轲背着双手在屋中来回踱步口中说道:“你回去好好起草一份奏疏,就来议一议国家背本趋末的这股势头,我将这份奏疏上报朝廷,言明是你所书,你看怎样?”
贾谊当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份奏疏一旦上呈到了君王的面前,他贾谊这个普普通通一介布衣的名字就会进入到君王的脑海之中。
“学生还从未写过奏疏,万一有不当之处......”贾谊话还未说完,吴轲便开口说道:“这份奏疏意义重大,你回去之后大可仔细构思之后再写,若是有犯忌的地方,我自会帮你修正。”
“谢恩师!”贾谊面朝吴轲深深一拜。
吴轲扶起贾谊说道:“新君刚刚继位,也是二十出头的年青人,必然心中想有一番作为,你贾谊是不世之材,当翱翔天地,大展宏图!我朝中无人,无法直接举荐你,唯有这份奏疏,以全你我师生之情。”
出了郡府,贾谊的心中是难掩的激动,他今年才刚刚二十一岁,出身贫寒的他从小就耳濡目染了汉国民生凋敝,山河破碎的种种场景,他有着满腔的抱负,他从来都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他崇敬治国安民的管仲,崇敬使穷弱郑国跻身春秋强国之列的子产,他更仰慕那些为了变法而不惜献出生命的申不害,商鞅,他不断的诵读集百家各长于一身的《荀子》,为的就是有一天自己可以扭转汉国今日的局面,使汉国的百姓能够衣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