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网 www.shuqubook.com,三国小驸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师认可。这些是我平常观察所得,只是用于族学,也不知对也不对。”
郑玄不由汗流浃背,心道我一行致力教育,教人无数,还没总结出这些经验,这位少年只在族学读书,为了族中子弟教育,不仅想出《三字经》的点子,还在总结学习办法和教学办法,自己这一生干得是什么?郑玄问道:“不知公子为族学老师想出什么教学办法?”
姜述大学论文就有一篇研究张载学说,方才取了他的横渠四句,当下连他的教学办法也拿了出来,道:“我与族学老师沟通之后,首先用得是‘叩其两端’法。即从正反面来讲解,或从起因和结果两头入手分析问题,使学生理解问题的正确答案。‘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是以鄙夫有问,仲尼竭两端而空空。’”然后又用‘扣钟法’,‘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就是说:‘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知,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为后教之也。’又用‘时雨法’。对人的教育如同‘时雨之化’,适时而教,当可而告,及时答问,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近日我又想出‘不待讲论法’。有些知识,不须讲论,一问便知,知而明之则可,故‘不待讲论’,‘更不须讲’。圣人于文章不讲而学,盖讲者有可否之疑,须问辨而后明,学者有所不知,问而知之,则可否自决,不待讲论。意思是问而知之,可否之疑。自己决断,不要受老师可否的影响,自己决定是非取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也是启发诱导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郑玄抚掌而立,大呼妙哉。孔融开口也开口叫好,道:“方才姜家公子所言,似有意犹未尽之处,可是方才所言施教之事未曾说完?
姜述道:“只是我总结的学习方法,既然大人说起,我也是敢藏私。方才所言已有六条,其七是虚心求知,择善而从。虚心方能接纳百物,汇合各种知识,进入神明之境。虚心就是不以己有之知存于心中,干扰接纳新知,所以‘虚心’就是‘静心’。‘天地以虚为德、至善者虚也。虚者天地之祖,天地从虚中来。’人求学问,必须去除“意、必,固、我”,达到至诚,存德,虚静。要向各种人物学习,不耻下问,择善而从。是学贵有用,道济天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变化气质而成为圣贤。教育必须注重道济天下,利济众生。教育学生做一个对天下,对人民有用的人。所以特别强调“学贵有用”、“经世致用”、“笃行践履”,反对空知不行,学而不用,坐而论道。圣人之学就是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圣人如果不以国家人民为忧患,圣人也是没用的。”
“姜家公子所言施教已经受教,然后再如何实施道呢?”郑玄问道。
姜述猛省方才所语已经过了,道:“小子眼下只来得及想出施教,德化民众,至于后续如何,还未来得及思考。”
郑玄问完话以后,与孔融相视苦笑,这已是千古奇闻,一个九岁少年思“道”,并且悟出许多,将史书翻一翻,可曾有之?若真指望他悟出如何实施道,岂非孔夫子转世?
姜述讲完以后,房内十分安静,包括郑玄和孔融皆昏昏噩噩,尚在回味姜述带来的强烈震憾。过一阵子,郑玄方才清醒过来,向孙乾道:“可曾全部记下?”
孙乾恭声答道,“记得很草,回去尚须整理一遍。”
孔融谓郑玄道:“整理后能否送本官一份?”
郑玄苦笑道:“这有何不可?想我等整日研究经义,尚不如一个少年想得深远。我一生致力教育,还不如姜家公子总结得多,唉,天下能为此子之师者,恐怕难寻。”
郑玄上午与姜述相谈甚欢,起了收徒之念,怎奈饭后一番对话,自觉不能胜任其师,这才说出这番话来。
孔融、郑玄等人听到这里,感觉再谈论下去索然无味,两人对视一眼,孔融先道:“打扰时间已长,本官明日起程返回北海,先行告辞。有一个要求,不知公子能否答应?”
姜述忙道:“太守大人但说无妨。”
孔融道:“能否将房中所书字幅,让本官带上十余幅回去?”
姜述不假思索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太守大人但请挑选,小子整理奉上。”
孔融起身选了几幅,选到书写《三字经》字幅之时,郑玄起身道:“孔北海其余可选,那几幅字暂不要动。”
孔融奇道:“这是为何?”
郑玄上前几步,对孔融说道:“大人从头读上一遍,可能体味出其中玄妙?”
孔融见郑玄言语郑重,不似说笑,从头阅读一遍,笑道:“莫非是先生所著启蒙之书?”
郑玄摇头道:“启蒙之书不假,但非老朽所作,而是姜家公子所思。”
孔融转向姜述,道:“公子大才,若成书后必赠本官一套。”
姜述道:“此书尚是初稿,稿成后还须编写讲义,到时一并送给大人。”
师认可。这些是我平常观察所得,只是用于族学,也不知对也不对。”
郑玄不由汗流浃背,心道我一行致力教育,教人无数,还没总结出这些经验,这位少年只在族学读书,为了族中子弟教育,不仅想出《三字经》的点子,还在总结学习办法和教学办法,自己这一生干得是什么?郑玄问道:“不知公子为族学老师想出什么教学办法?”
姜述大学论文就有一篇研究张载学说,方才取了他的横渠四句,当下连他的教学办法也拿了出来,道:“我与族学老师沟通之后,首先用得是‘叩其两端’法。即从正反面来讲解,或从起因和结果两头入手分析问题,使学生理解问题的正确答案。‘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是以鄙夫有问,仲尼竭两端而空空。’”然后又用‘扣钟法’,‘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就是说:‘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知,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为后教之也。’又用‘时雨法’。对人的教育如同‘时雨之化’,适时而教,当可而告,及时答问,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近日我又想出‘不待讲论法’。有些知识,不须讲论,一问便知,知而明之则可,故‘不待讲论’,‘更不须讲’。圣人于文章不讲而学,盖讲者有可否之疑,须问辨而后明,学者有所不知,问而知之,则可否自决,不待讲论。意思是问而知之,可否之疑。自己决断,不要受老师可否的影响,自己决定是非取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也是启发诱导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郑玄抚掌而立,大呼妙哉。孔融开口也开口叫好,道:“方才姜家公子所言,似有意犹未尽之处,可是方才所言施教之事未曾说完?
姜述道:“只是我总结的学习方法,既然大人说起,我也是敢藏私。方才所言已有六条,其七是虚心求知,择善而从。虚心方能接纳百物,汇合各种知识,进入神明之境。虚心就是不以己有之知存于心中,干扰接纳新知,所以‘虚心’就是‘静心’。‘天地以虚为德、至善者虚也。虚者天地之祖,天地从虚中来。’人求学问,必须去除“意、必,固、我”,达到至诚,存德,虚静。要向各种人物学习,不耻下问,择善而从。是学贵有用,道济天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变化气质而成为圣贤。教育必须注重道济天下,利济众生。教育学生做一个对天下,对人民有用的人。所以特别强调“学贵有用”、“经世致用”、“笃行践履”,反对空知不行,学而不用,坐而论道。圣人之学就是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圣人如果不以国家人民为忧患,圣人也是没用的。”
“姜家公子所言施教已经受教,然后再如何实施道呢?”郑玄问道。
姜述猛省方才所语已经过了,道:“小子眼下只来得及想出施教,德化民众,至于后续如何,还未来得及思考。”
郑玄问完话以后,与孔融相视苦笑,这已是千古奇闻,一个九岁少年思“道”,并且悟出许多,将史书翻一翻,可曾有之?若真指望他悟出如何实施道,岂非孔夫子转世?
姜述讲完以后,房内十分安静,包括郑玄和孔融皆昏昏噩噩,尚在回味姜述带来的强烈震憾。过一阵子,郑玄方才清醒过来,向孙乾道:“可曾全部记下?”
孙乾恭声答道,“记得很草,回去尚须整理一遍。”
孔融谓郑玄道:“整理后能否送本官一份?”
郑玄苦笑道:“这有何不可?想我等整日研究经义,尚不如一个少年想得深远。我一生致力教育,还不如姜家公子总结得多,唉,天下能为此子之师者,恐怕难寻。”
郑玄上午与姜述相谈甚欢,起了收徒之念,怎奈饭后一番对话,自觉不能胜任其师,这才说出这番话来。
孔融、郑玄等人听到这里,感觉再谈论下去索然无味,两人对视一眼,孔融先道:“打扰时间已长,本官明日起程返回北海,先行告辞。有一个要求,不知公子能否答应?”
姜述忙道:“太守大人但说无妨。”
孔融道:“能否将房中所书字幅,让本官带上十余幅回去?”
姜述不假思索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太守大人但请挑选,小子整理奉上。”
孔融起身选了几幅,选到书写《三字经》字幅之时,郑玄起身道:“孔北海其余可选,那几幅字暂不要动。”
孔融奇道:“这是为何?”
郑玄上前几步,对孔融说道:“大人从头读上一遍,可能体味出其中玄妙?”
孔融见郑玄言语郑重,不似说笑,从头阅读一遍,笑道:“莫非是先生所著启蒙之书?”
郑玄摇头道:“启蒙之书不假,但非老朽所作,而是姜家公子所思。”
孔融转向姜述,道:“公子大才,若成书后必赠本官一套。”
姜述道:“此书尚是初稿,稿成后还须编写讲义,到时一并送给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