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网 www.shuqubook.com,清末枭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两个辎重营一共近四千人回援苏南。
就当林哲带着人马回援苏南的时候,人家吴汝孝也没闲着,先后分兵攻克靖江、江阴,然后又分兵西进宜兴,他自己则是带着两万多主力继续东进无锡、金匮两县。
当林哲率军刚离开浙江,踏入苏南地界的时候,就是听闻太平军已经攻克无锡,许乃钊率领的残兵再一次溃逃,被迫退往苏州。
等到了八月中旬的时候,吴汝孝已经相继拿下金匮县,进入苏州府长洲县地界,兵临苏州城下,一路上由于大量挟裹百姓壮丁,仅仅是他带到苏州城下的太平军已经超过四万人,整个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范围内,属于吴汝孝指挥下的太平军已经从最初困守镇江时候的万人急速膨胀到了七万余。
此时苏州城内清军不足五千。
听闻这个消息,林哲已经是顾不上埋怨许乃钊无能了,一方面他是连忙给驻防上海的余胜军第六营,以及归属苏松太兵备道衙门所属的五百多绿营兵下达严令,要求他们加强上海地区的防备,如果遇到部分绕过、嘉定等地的太平军,不得擅自出击,必须严防死守商贸区以及上海县城的安全。
面对数以万计来势汹汹的太平军,尽管知道这些太平军有着极大的水平,里头绝大部分都是临时挟裹的百姓壮丁,但是也决不能轻视。
里头的上万太平军正规军就够自己打的了,如果旁边还来好几万挟裹的壮丁助战,到时候自己虽然也不怕,但是总归是要被动的多,不可能彻底堵住太平军的东进的。
到时候太平军完全有可能从嘉定方向,绕过苏州从昆山等方向进入苏松太腹地,甚至威胁上海的战略安全。
然而对于林哲来说苏州可以丢,整个苏松太都可以沦陷,唯独上海不能丢,唯独商贸区不能失,这是林哲最后的底线。
所以他必须给上海那边的守军下死命令,绝对不能主动迎战,必须死守严防,守住商贸区那么就是上海守军的战略胜利。
林哲战略思维和清军的其他将领是不一样的,清廷官员和将领们会估计苏州等地的安危,但是林哲实际上并不怎么在乎。这苏州府收的税多关他屁事,他的这个苏松太兵备道又拿不到一毛钱,相反苏州等地被太平军横扫而过,势必会让该地的民众、富商们大规模涌向上海商贸区。
从而彻底奠定商贸区的经济、工业发展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林哲还得感谢太平军呢,如果没有太平军,他这个商贸区猴年马月人口才能够破十万,进而达到百万之巨啊!
命令上海地区的守军不得擅自出战,严防死守上海外,林哲自己也是带着部队继续东进,先是进入江苏苏州府震泽县,然后再进入吴江县境内。
此时,他们距离苏州府已经不足三十公里,按照预定行程,估计两天后就能够抵达苏州府。
就在这个时候,林哲再一次得到了从苏州而来的许乃钊紧急军报,称两天前开始太平军对苏州发起猛攻,请求林哲立即增援苏州,否则苏州将会不保!
这封求信里,许乃钊的语气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谦卑,前几次向林哲发来的救援书信中,一开始他称呼林哲为‘横之’,自称‘本抚’,仅仅从这称呼上看就知道虽然兵败了但是他依旧以上司自居。
随后林哲率军东返,在湖州的时候接到许乃钊的第二封信,该信中他开始转口称林哲为‘林贤弟’,语气比直接叫林哲的字要客气的多,然而看似称兄道弟,但是依旧以老大哥、前辈自居。
等林哲走到震泽县的时候,第三次接到许乃钊的救援信,这一次他改口称呼林哲为‘林道台’,这个称呼乍听上去很生分,但这却是许乃钊首次以林哲的官职作为称呼,乃是客气中带有一丝的尊敬。
然而等到现在林哲第四次接到许乃钊的救援信后,许乃钊已经直接称呼林哲为‘林大臣’,这个称呼是根据浙江省协办团练大臣而来的,在江苏浙江地面上,一些普通百姓,中下层官员为了表示对林哲的尊敬,偶尔会用上这么一个称呼,带有浓厚的恭维意思,寻常高层官员可不会这么称呼林哲。
如今看见许乃钊竟然称呼自己为林大臣,自称‘乃钊’,说明这个许乃钊真的已经是走投无路,顾不上什么尊卑礼仪了。
这封救援信的言辞非常的恳切,说苏州已经危在旦夕,苏州数百万民众全系于林哲一手,还望林哲速速发兵苏州,力缆狂澜。
而且还不往吹捧林哲,说什么林哲战功显赫,从浙北到松江再到浙北,皆是连战连捷,届时贼军一旦闻林哲率余胜军增援苏州,贼军必定望风而逃云云!
看罢许乃钊的书信,林哲就是直接放下,不提许乃钊这个人怎么说,但是东进的吴汝孝这股太平军肯定是要打掉的,苏州也是要救的,不然就会危害到他余胜军的根基。
然而还没等他抵达苏州呢,次日一大早他就是得到了侦查骑兵的紧急军报,紧急军报上的哪行简短的字晃眼无比:
“昨夜苏州城破,许抚台力战殉国!”
ps1:上强推了,兄弟们有票的都投起来,没收藏的记得收藏,免的到时候找不到了。
ps2:推荐本朋友的书,叫‘隋末阴雄’,对隋唐时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书号3095071。
两个辎重营一共近四千人回援苏南。
就当林哲带着人马回援苏南的时候,人家吴汝孝也没闲着,先后分兵攻克靖江、江阴,然后又分兵西进宜兴,他自己则是带着两万多主力继续东进无锡、金匮两县。
当林哲率军刚离开浙江,踏入苏南地界的时候,就是听闻太平军已经攻克无锡,许乃钊率领的残兵再一次溃逃,被迫退往苏州。
等到了八月中旬的时候,吴汝孝已经相继拿下金匮县,进入苏州府长洲县地界,兵临苏州城下,一路上由于大量挟裹百姓壮丁,仅仅是他带到苏州城下的太平军已经超过四万人,整个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范围内,属于吴汝孝指挥下的太平军已经从最初困守镇江时候的万人急速膨胀到了七万余。
此时苏州城内清军不足五千。
听闻这个消息,林哲已经是顾不上埋怨许乃钊无能了,一方面他是连忙给驻防上海的余胜军第六营,以及归属苏松太兵备道衙门所属的五百多绿营兵下达严令,要求他们加强上海地区的防备,如果遇到部分绕过、嘉定等地的太平军,不得擅自出击,必须严防死守商贸区以及上海县城的安全。
面对数以万计来势汹汹的太平军,尽管知道这些太平军有着极大的水平,里头绝大部分都是临时挟裹的百姓壮丁,但是也决不能轻视。
里头的上万太平军正规军就够自己打的了,如果旁边还来好几万挟裹的壮丁助战,到时候自己虽然也不怕,但是总归是要被动的多,不可能彻底堵住太平军的东进的。
到时候太平军完全有可能从嘉定方向,绕过苏州从昆山等方向进入苏松太腹地,甚至威胁上海的战略安全。
然而对于林哲来说苏州可以丢,整个苏松太都可以沦陷,唯独上海不能丢,唯独商贸区不能失,这是林哲最后的底线。
所以他必须给上海那边的守军下死命令,绝对不能主动迎战,必须死守严防,守住商贸区那么就是上海守军的战略胜利。
林哲战略思维和清军的其他将领是不一样的,清廷官员和将领们会估计苏州等地的安危,但是林哲实际上并不怎么在乎。这苏州府收的税多关他屁事,他的这个苏松太兵备道又拿不到一毛钱,相反苏州等地被太平军横扫而过,势必会让该地的民众、富商们大规模涌向上海商贸区。
从而彻底奠定商贸区的经济、工业发展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林哲还得感谢太平军呢,如果没有太平军,他这个商贸区猴年马月人口才能够破十万,进而达到百万之巨啊!
命令上海地区的守军不得擅自出战,严防死守上海外,林哲自己也是带着部队继续东进,先是进入江苏苏州府震泽县,然后再进入吴江县境内。
此时,他们距离苏州府已经不足三十公里,按照预定行程,估计两天后就能够抵达苏州府。
就在这个时候,林哲再一次得到了从苏州而来的许乃钊紧急军报,称两天前开始太平军对苏州发起猛攻,请求林哲立即增援苏州,否则苏州将会不保!
这封求信里,许乃钊的语气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谦卑,前几次向林哲发来的救援书信中,一开始他称呼林哲为‘横之’,自称‘本抚’,仅仅从这称呼上看就知道虽然兵败了但是他依旧以上司自居。
随后林哲率军东返,在湖州的时候接到许乃钊的第二封信,该信中他开始转口称林哲为‘林贤弟’,语气比直接叫林哲的字要客气的多,然而看似称兄道弟,但是依旧以老大哥、前辈自居。
等林哲走到震泽县的时候,第三次接到许乃钊的救援信,这一次他改口称呼林哲为‘林道台’,这个称呼乍听上去很生分,但这却是许乃钊首次以林哲的官职作为称呼,乃是客气中带有一丝的尊敬。
然而等到现在林哲第四次接到许乃钊的救援信后,许乃钊已经直接称呼林哲为‘林大臣’,这个称呼是根据浙江省协办团练大臣而来的,在江苏浙江地面上,一些普通百姓,中下层官员为了表示对林哲的尊敬,偶尔会用上这么一个称呼,带有浓厚的恭维意思,寻常高层官员可不会这么称呼林哲。
如今看见许乃钊竟然称呼自己为林大臣,自称‘乃钊’,说明这个许乃钊真的已经是走投无路,顾不上什么尊卑礼仪了。
这封救援信的言辞非常的恳切,说苏州已经危在旦夕,苏州数百万民众全系于林哲一手,还望林哲速速发兵苏州,力缆狂澜。
而且还不往吹捧林哲,说什么林哲战功显赫,从浙北到松江再到浙北,皆是连战连捷,届时贼军一旦闻林哲率余胜军增援苏州,贼军必定望风而逃云云!
看罢许乃钊的书信,林哲就是直接放下,不提许乃钊这个人怎么说,但是东进的吴汝孝这股太平军肯定是要打掉的,苏州也是要救的,不然就会危害到他余胜军的根基。
然而还没等他抵达苏州呢,次日一大早他就是得到了侦查骑兵的紧急军报,紧急军报上的哪行简短的字晃眼无比:
“昨夜苏州城破,许抚台力战殉国!”
ps1:上强推了,兄弟们有票的都投起来,没收藏的记得收藏,免的到时候找不到了。
ps2:推荐本朋友的书,叫‘隋末阴雄’,对隋唐时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书号3095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