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网 www.shuqubook.com,回到明朝做千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27章 商队到达、众将群星、朱巡抚有请
还好,三天后,滚滚的五寨堡商队相继到来,他们带来了大批的粮草商品,解决了黄来福的隐忧不说,同时也在宁夏镇城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从大明中期,商贾们和大明各边镇官兵们,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各边镇的粮饷草料,除了京运银,民远粮,民运草外,余下的粮草需求,就是靠商贾们解决。
不过象五寨堡军队这样纯用商贾们运粮的,倒还是大明历史中的第一次。在大后方灵州城,虽也聚着一些陕西,宁夏的商人们,但他们的胆子却不如五寨堡商人们这么大,并不敢跑到镇城下面来。
这也引起了三边总督魏学曾等人的注意,商贾运粮,虽说需要以市价或是高出市价的价钱买粮,看上去花费较大,但总体算下来却又便宜。
军运粮,民运粮,同样是耗资极大,路上消耗浪费极为严重。从陕西,甘肃内地运一石粮到宁夏城下,路上需要消耗四、五石粮。十万军队,需要出动几十万民夫,路上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粮食。而且民众同样也是怨声载道。这些民夫都是壮劳力,他们被抽调离家后,家里的田地就荒废了。或许除了吃饱外,他们也拿不到什么工钱。
而用商贾运粮,这些因素都不存在了,又不会有滥用民力之忧。民夫的雇佣,路上的消耗,他们自然会有相应的谋划,路上的损耗,可说是直线下降。而且这些损耗,也不是朝廷的。朝廷大军,到时只需要直接买粮就是,万事不用操心。
当然,用商贾们运粮,也是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比如说他们的运力问题,这些商贾们运来的粮,能不能满足十万大军的粮草需求?几个月下来,那是至少需要百万石粮草,他们有那么多粮吗?还有银钱问题,直接购买这么多粮草,朝廷拿得出这笔钱吗?
不过不管怎么说,用商贾运粮,都是非常有益的一个补充。
五寨堡商队,不断而来,他们靠五寨堡军队营地旁而驻扎,一下子,镇城下热闹了许多。城下缺粮,不过各平乱军队手上,还是有些银子的。
平乱几个月来,虽说运力有限,粮草供应跟不上,但在镇城下的平乱大军,军饷倒是按月发放,而且战时还是双饷。虽说层层克扣下来,少了一大部分,但各兵手中,多少还是有些银子,特别是那些拿银子的营兵们。
在黄来福身旁的宣府军,当下他们就向五寨堡商队买了几千石粮食。看到宣府军带头,许多各营将士,也是纷纷购买。
五寨堡商队中,除了粮食外,还有五寨堡各种食品,午餐肉罐头是主打,此外,还有大批的五寨堡豆腐皮、豆干,腐乳,豆瓣酱,盐蛋,酸菜,皮蛋,鱼干,火腿等,应有尽有。还有五寨堡菜油,五寨堡呢绒布匹等,也是运了一大堆前来。
只要能供应好自己军队的需求,黄来福不介意五寨堡商队和别人做生意。本来他带商队前来,也是有发战争财,打开市场的目的。他要让这些商人们知道,每次随军出战,他们只有赚,不会亏的,提高他们以后随军的积极性。
宁夏镇城下,各营的将士们纷纷购买粮草,还有五寨堡各种副食品也是供不应求。特别是前几天中,五寨堡的午餐肉罐头己经声名鹊起,更是众人的重点关注对象。富有军队就多买些,穷的军队就少买些,总要尝个味道。
不过随后众人也想到一个问题,自己是来平乱的,怎么购买粮草的钱还要自己出呢?他们就到三边总督魏学曾那儿去闹,要求总督大人“报销”买物质的钱。关于这笔钱算谁的,各方扯皮不休。
三边总督魏学曾和各人扯皮不说,他注意到五寨堡商队们的作用后,也是找到了商队首领渠源锐,要求向他购买十万石的粮草,双方最终以每石粮一两六钱的价格成交。
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当下商队中人紧急行动起来,向各地商人联系粮源。而生意做得这么大,这次暴赚是不用说了,五寨堡商队中,各人都是眉欢眼笑。而听到这样的商机,当地的宁夏镇商人们也是拍头不己,他们后悔之余,也是飞快地加入到卖粮的队伍中来。
五寨堡军营中,几个宣传队的姑娘们正在高歌。
眼下的五寨堡军营,己经成为镇城下平叛军队中最受欢迎的去处,只要能进来,顺带吃饱喝足不说,还可以听听军营内的姑娘们唱歌,真是一种享受。不过由于前些时间来的人流太多太杂,为了安全起见,眼下的五寨堡军营,除了外营的一些高级军官外,余者皆不得进入。
此时五寨堡军营内戒备森严,因为今天,可有好几个总兵级别的军官来访,这些人分别是宁夏总兵官萧如薰,宁夏副总兵官麻贵,还有他两个部将马孔英、麻承诏。还有征西将军董一奎,和他的兄弟董一元。还有宁夏副总兵官李昫,带着部将吴显、赵武、张奇等人。此外还有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也在一旁相陪。
这些人都是黄来福在历史上久闻大名的人物。那萧如薰原是宁夏参将,因和夫人杨氏坚守城池,抗住叛军数月的攻打而出名,被万历帝知道后,火线升为总兵官。此后萧如薰先后担任过大明七镇的总兵官,史书评价他,每守一镇,都表现得特别稳重,有很大的建树。
这位老兄不但打仗厉害,还非常善于写诗,可称为儒将,和当时很多文人墨客交往,此时黄来福看他,年在三旬左右,相貌堂堂,神情坚定,果是厉害人物。
还有那位麻贵,更是猛将兄。麻氏家族和李氏家族一样,都是军将世家,家族中同样都是群星云集,猛将倍出。当时就有“东李西麻”之称。
麻贵之父麻禄,著名的大同参将,后官至宣府总兵官。麻贵兄弟麻锦,同为猛将。
还有麻贵自己,更是不得了,不论是在宁夏之战,还是将来的朝鲜之战中,都是大放异彩。而且他的军功可说都是自己苦战而来的。
麻贵今年五十岁,满脸的风霜之色,是一个老军伍了。明隆庆年间,他担任大同新平堡参将。鞑靼入侵边城,山阴、怀仁、应州相继被攻陷,只有右卫城在麻贵与其兄... -->>
第127章 商队到达、众将群星、朱巡抚有请
还好,三天后,滚滚的五寨堡商队相继到来,他们带来了大批的粮草商品,解决了黄来福的隐忧不说,同时也在宁夏镇城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从大明中期,商贾们和大明各边镇官兵们,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各边镇的粮饷草料,除了京运银,民远粮,民运草外,余下的粮草需求,就是靠商贾们解决。
不过象五寨堡军队这样纯用商贾们运粮的,倒还是大明历史中的第一次。在大后方灵州城,虽也聚着一些陕西,宁夏的商人们,但他们的胆子却不如五寨堡商人们这么大,并不敢跑到镇城下面来。
这也引起了三边总督魏学曾等人的注意,商贾运粮,虽说需要以市价或是高出市价的价钱买粮,看上去花费较大,但总体算下来却又便宜。
军运粮,民运粮,同样是耗资极大,路上消耗浪费极为严重。从陕西,甘肃内地运一石粮到宁夏城下,路上需要消耗四、五石粮。十万军队,需要出动几十万民夫,路上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粮食。而且民众同样也是怨声载道。这些民夫都是壮劳力,他们被抽调离家后,家里的田地就荒废了。或许除了吃饱外,他们也拿不到什么工钱。
而用商贾运粮,这些因素都不存在了,又不会有滥用民力之忧。民夫的雇佣,路上的消耗,他们自然会有相应的谋划,路上的损耗,可说是直线下降。而且这些损耗,也不是朝廷的。朝廷大军,到时只需要直接买粮就是,万事不用操心。
当然,用商贾们运粮,也是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比如说他们的运力问题,这些商贾们运来的粮,能不能满足十万大军的粮草需求?几个月下来,那是至少需要百万石粮草,他们有那么多粮吗?还有银钱问题,直接购买这么多粮草,朝廷拿得出这笔钱吗?
不过不管怎么说,用商贾运粮,都是非常有益的一个补充。
五寨堡商队,不断而来,他们靠五寨堡军队营地旁而驻扎,一下子,镇城下热闹了许多。城下缺粮,不过各平乱军队手上,还是有些银子的。
平乱几个月来,虽说运力有限,粮草供应跟不上,但在镇城下的平乱大军,军饷倒是按月发放,而且战时还是双饷。虽说层层克扣下来,少了一大部分,但各兵手中,多少还是有些银子,特别是那些拿银子的营兵们。
在黄来福身旁的宣府军,当下他们就向五寨堡商队买了几千石粮食。看到宣府军带头,许多各营将士,也是纷纷购买。
五寨堡商队中,除了粮食外,还有五寨堡各种食品,午餐肉罐头是主打,此外,还有大批的五寨堡豆腐皮、豆干,腐乳,豆瓣酱,盐蛋,酸菜,皮蛋,鱼干,火腿等,应有尽有。还有五寨堡菜油,五寨堡呢绒布匹等,也是运了一大堆前来。
只要能供应好自己军队的需求,黄来福不介意五寨堡商队和别人做生意。本来他带商队前来,也是有发战争财,打开市场的目的。他要让这些商人们知道,每次随军出战,他们只有赚,不会亏的,提高他们以后随军的积极性。
宁夏镇城下,各营的将士们纷纷购买粮草,还有五寨堡各种副食品也是供不应求。特别是前几天中,五寨堡的午餐肉罐头己经声名鹊起,更是众人的重点关注对象。富有军队就多买些,穷的军队就少买些,总要尝个味道。
不过随后众人也想到一个问题,自己是来平乱的,怎么购买粮草的钱还要自己出呢?他们就到三边总督魏学曾那儿去闹,要求总督大人“报销”买物质的钱。关于这笔钱算谁的,各方扯皮不休。
三边总督魏学曾和各人扯皮不说,他注意到五寨堡商队们的作用后,也是找到了商队首领渠源锐,要求向他购买十万石的粮草,双方最终以每石粮一两六钱的价格成交。
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当下商队中人紧急行动起来,向各地商人联系粮源。而生意做得这么大,这次暴赚是不用说了,五寨堡商队中,各人都是眉欢眼笑。而听到这样的商机,当地的宁夏镇商人们也是拍头不己,他们后悔之余,也是飞快地加入到卖粮的队伍中来。
五寨堡军营中,几个宣传队的姑娘们正在高歌。
眼下的五寨堡军营,己经成为镇城下平叛军队中最受欢迎的去处,只要能进来,顺带吃饱喝足不说,还可以听听军营内的姑娘们唱歌,真是一种享受。不过由于前些时间来的人流太多太杂,为了安全起见,眼下的五寨堡军营,除了外营的一些高级军官外,余者皆不得进入。
此时五寨堡军营内戒备森严,因为今天,可有好几个总兵级别的军官来访,这些人分别是宁夏总兵官萧如薰,宁夏副总兵官麻贵,还有他两个部将马孔英、麻承诏。还有征西将军董一奎,和他的兄弟董一元。还有宁夏副总兵官李昫,带着部将吴显、赵武、张奇等人。此外还有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也在一旁相陪。
这些人都是黄来福在历史上久闻大名的人物。那萧如薰原是宁夏参将,因和夫人杨氏坚守城池,抗住叛军数月的攻打而出名,被万历帝知道后,火线升为总兵官。此后萧如薰先后担任过大明七镇的总兵官,史书评价他,每守一镇,都表现得特别稳重,有很大的建树。
这位老兄不但打仗厉害,还非常善于写诗,可称为儒将,和当时很多文人墨客交往,此时黄来福看他,年在三旬左右,相貌堂堂,神情坚定,果是厉害人物。
还有那位麻贵,更是猛将兄。麻氏家族和李氏家族一样,都是军将世家,家族中同样都是群星云集,猛将倍出。当时就有“东李西麻”之称。
麻贵之父麻禄,著名的大同参将,后官至宣府总兵官。麻贵兄弟麻锦,同为猛将。
还有麻贵自己,更是不得了,不论是在宁夏之战,还是将来的朝鲜之战中,都是大放异彩。而且他的军功可说都是自己苦战而来的。
麻贵今年五十岁,满脸的风霜之色,是一个老军伍了。明隆庆年间,他担任大同新平堡参将。鞑靼入侵边城,山阴、怀仁、应州相继被攻陷,只有右卫城在麻贵与其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