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shuqubook.com,震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章
“圈套!”
阴谋,一定是阴谋,而且是有目的的陷害。[燃^文^书库][]
放下电话的一瞬间,闫博年脑袋中就划过了这个词,而且坚定执着。
为什么?
针对谁?
谁指使的?
要达到什么目的?
一连串的问题快速闪过,一个个罩子样向他扑来,似乎要笼罩着他,使他窒息。
“冷静,冷静。”闫博年不断地提示着自己,也暗示着自己的情绪。多年的官场经验和生活经验告诉他,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什么?又能够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
首先想到的是事件的性质,以及事态发展的程度。电话是谭平山一大早打来的,想必是早上上班刚得到的消息,第一时间就告诉了自己。谭平山是清河市的市委副书记,主管政法这块。想必他的消息来自平原县,而且很可能来自平原县的公安系统,那就说明平原县那边是已经成了新闻,而且谭平山能得到消息,市里的相关领导和部门也能得到消息,同样的省里某些人、某些部门也会得到这个消息,而且还不定传成什么样。说不定这一会某个人、某间办公室里,有人正在津津乐道地议论,而某些人正在偷偷地笑,或者正在准备着下一步的行动。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自古至今的老话,在现今社会,特别是官场上,表现的更为突出。谁做了好事,工作上有了什么创新和举措,并不被人关心,甚至红头文件号召的事情和工作,也只停留在文件和布置的层面,绝少有更大的传播可能。如果是某一个干部贪腐被双规,或者家中搜出多少现金,又或着谁的情人把他告了,一时间有关的、无关的消息就会铺天盖地的传播,短信、电话,甚至网络,各种各样的传播途径和方式都会调到起来,而且越传越离奇,越离奇越吸引听着的注意。从官场到民间,从部门到个人,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在听,或在说。至于事情是不是有什么警醒意思,能不能触动某些人的神经,使相似或相同的人有所收敛,那是绝对没有的效果,无论是说的,还是听的,都认为这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更不可能影响到自己,还是该怎么做还怎么做,该怎么干还依然故我,因此也就有了不断的前赴后继,也就有了不断更新的话题和谈资。
前省长的女婿,即将任命的省纪委书记,河海省正在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国内知名的行政法学专家,强奸未遂,这不但是在河海省,就是在全国也没有听说过,怎么能不吸引人的眼球,怎么能不被人关注,被人津津乐道,并引发出种种的联想。
“可恶。”闫博年恨恨地自言自语,自己也不知道是在骂谁。但绝对不是针对齐天翔却是肯定的。这个女婿他还是了解的,起码在人品和秉性上他还是自信的,他做不来这样的事,也绝对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因此更觉得这个女婿处境堪忧,也不得不再次审慎齐天翔为政的利弊来。
让齐天翔到河海省来挂职,逐步进入政界,是闫博年的设计,也是他的刻意安排。他喜欢齐天翔,而且是打心里喜欢,不仅仅齐天翔是他的女婿,而是齐天翔身上所特有的那股正气和睿智,以及对事情的认识和做事的执着。尽管齐天翔身上那股浓重的书生气他不喜欢,甚至有些担心这种单纯的书生意气会成为他仕途的羁绊,但闫博年还是义无返顾地这么安排,这么做了。因为他没有时间,更没有时间给齐天翔历练,以致成熟。
有这个想法是在几年前,参加完老书记的追悼会,突然觉得生命无常起来,哪些日子猛然觉得有些灰暗,有些打不起精神。
老书记王浩只比他大二岁,严格地说不到二岁。两人搭班子做伙计近三十年,从企业出来到市里工作就在一起,他是轻纺局副局长,王浩是局长,而后是局长、副市长,市长、书记,一直做到省长、省委书记,几十年相伴相随的搭班子,这在全国的班子中怕也绝无仅有。几十年的交情,用闫博年的话就像两口子,拌嘴生气不鲜见,脸红脖子粗的时候少,裂痕更没有,原因就是互谦互让,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工作。由此也把河海省带进了全国经济强省中的第一梯队,而且至今位置难以撼动。因此两家人像一家一样,所遗憾的是王浩的两个儿子都在部队,而两家也没有做成儿女亲家。原因还是闫丽在学校时喜欢上了齐天翔,而齐天翔也顺理成章地替代了王家老二王金相的位置,这点未免有些遗憾。
王浩是在中央谈了话以后,准备等来年省里两会过后卸任,到全国人大工作。谈话之后不过十几天,谁能想到就在办公室突发脑溢血,而且再也没有救治过来。
追悼会上老大金旺、老二金相带着各自的家眷都回来了,而且都戎装严整,金旺更是将星闪烁,风光鲜亮,可自从老伴离世后的七八年时间,老王孤独的生活谁又能比闫博年更清楚。
因此,这之后闫博年就动了要在身边留个人,照顾自己和老伴生活的念头,而且这事还必需马上办。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是过去的老话了,老王这一走,说不定哪天就轮到自己了,现在自己还有些权力和能力,今后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回来自然是齐天翔了,因为闫丽的年纪和经历都没有回来的可能,即使回来也不过是团委、工会、妇联这样的单位,也是指靠不上的闲职,只有曲线运作,把齐天翔弄回河海来,那么闫丽几年后就顺理成章地可以调回河海来。
运作此事不难,一则齐天翔是首都政法大学的博士、教授,大学里最年轻的行政法学院副院长,国内知名的行政法学权威。以前来河海做过调研,而且还在做博士期间参与过河海省行政法规的清理和依法行政文件的起草工作,在河海省政界的影响不错。这样的人才能挖到河海来,是功德圆满的事。二则闫博年的要求不过分,王浩的事情处理完以后,中央组织部专门来人,征求闫博年对省委书记继任者的人选,暗示可以毛遂自荐。闫博年明确拒绝了。从政这么多年,这点政治智慧和自知之明闫博年还是有的。王浩谈话之后没有接着约谈自己,说明中央已另有人选,尽管王浩的去世事发突然,但人家锅里就没下自己的米,任何的努力和表白都是徒劳,甚至可能自取其辱。
继任者很快到位,是西部一个大省的省委书记,年龄与闫博年相仿,估计也是临时过渡。毕竟河海省属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和规模是西部省份所比不来的,到这里来过渡一下,今后到全国人大或政协,含量是不一样的。
方林书记,见过面但没有打过交道,只知道也是一位从基层企业干起来的实干家,也比较好接近。这样的人你最好实话实说,越掩饰越说明问题。因此闫博年与方林的谈话直截了当,而且开宗明义齐天翔是他的女婿,想借调过来历练历练。当然也没有忘记介绍齐天翔博士、副院长、行政法学专家权威的身份。
方林很爽快地答应了,只是对去纪委挂职很不理解,认为直接挂职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或法制办副主任来的简单,挂职结束直接任命副秘书长,而后直升秘书长,这样来得痛快。
闫博年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方林书记的答复和赞许不是客套,也不是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谦让,而是实实在在的将心比心。因此在感激的同时,也对方林书记的疑问一一作出了解释,并详细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和考虑,以及自己为齐天翔设计的路径,只是没有合盘托出下来的目的,毕竟不是很熟,毕竟还没有无话不谈的交往和交流,但相信以方林多年为政的经验和感觉,也能够明白这里面蕴含的意图或用意。齐天翔年轻,又是学者出身,没有行政工作经验,特别是处理繁琐复杂行政事务的经验,猛然接触实际经济事务,不但难以适应,而且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权利和金钱利益的诱惑,心态的调整尤其需要时间,更需要合适的平台。纪委相对超脱一些,接触实际利益的机会相对少一些,而且可以通过现实教育提高自己的警觉,对完善自我有一定的好处,况且现在反腐形势严峻,纪委要做的事情很多,而且面对新形势下**多发和发生方式方法的花样翻新,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应用与工作实际。
谈话很简单,也很顺利,只是到齐天翔这里不太顺利,尤其是闫丽的强烈反对,这是闫博年始料未及的。望夫成龙是每一个女人都渴望的事情,怎么自己这个女儿却这么反对丈夫从政。
劝导,讲解,甚至动用闫勇和谭平山来劝说,总算是让闫丽认可了,但齐天翔的态度却不温不火,第一次谈话尽管有些迟疑、犹豫,但态度是明确的,“听从爸爸的安排”,这此后都是这样,不排斥也不积极。这倒是让闫博年有些担心。
闫博年明白,让齐天翔离开他熟悉的行政法学领域,离开他如鱼得水的学院科研和教学环境,的确是有些差强人意,有些为难齐天翔,但学院的环境毕竟不同政界,而最后的归宿还应该是政界,毕竟政界是展示能力最好的舞台。这些闫博年没有明确说出来,他希望齐天翔能在今后的经历中悟出这些,那才是他自己真正的东西。
事情一切都顺理成章,办理借调,挂职省纪委常委、纪委调研室主任,都顺顺利利,以至于挂职结束,中央党校厅级干部学习班结业,中央纪委的报批,省委组织部的任命,都正常而按部就班地进行中,只等组织部老陈他们中组部集中学习回来,宣布任命就全齐了。谁知中间会出这么个幺蛾子。
是谁呢?这是困扰闫博年的问题,这肯定不是针对他闫博年的,他已经于去年退了下来,而且是一退到底,不到全国人大或政协任职,并且也坚决地拒绝到北京安家,只在省城河州市临近南部山区的郊区找了一个平房小院安顿了下来。搬出了省政府宿舍,也就远离了是非,事实上闫博年本身也就没有什么是非。他从企业起步,到河州市,再到省里,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完整,既不拉帮也不结派,踏踏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做事,以太极高手般的闪转腾挪和推挡,抵御着各种诱惑和干扰,尽管也有部下旧故的关系需要照顾,但也仅限于适度和平衡的界限,这种分寸闫博年把握的很好,以至于老王也说他俩是绝配的夫妻。
不争权,不争利,不争名,也就无所谓争夺了,也就无欲无求了,还有什么能撼动平和的心境,撼动做人的道德和准则呢?
这不会是针对自己,闫博年自信,也没有人会给他这个离休干部下眼药。方林一年前调进了中央,过渡的结果不但是全国人大副主任的位置靠前,而且还拥有着实际的权利。随着闫博年的离休和方林的调离,中央同时调整了河海省的党政一把手,而且都是从中央直接空降的干部,可见中央对河海省经济总量的倚重,还有就是对河海省区位的重视。
那么就是针对齐天翔的了,为什么呢?这是闫博年始终迷惑的问题。自从挂职省纪委调研室主任之后,机关里就跟没有这个人一样,这固然与机关人员多、部门多有关,省委加上省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近万人的庞大群体,一个副厅级干部,而且是省纪委这种冷门单位的干部,出头露面或招摇过市的机会是很少的,起码不是很多。不是有这样的调侃吗:“省级好几桌,厅级礼堂里搁,处级广场里面差不多”
这样的调侃说明了官员职数膨胀的现状,但凡一个单位都要有行政级别,或者相当于什么级别,这是对单位职责的认可,也是单位工作的肯定,因此有级别就要有相应职数的配备,还要有一些没有级别但要享受级别的干部,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这是厅级待遇,调研员、助理调研员,这是处级待遇,享受待遇也不仅仅是荣誉,而是实际利益,什么权利或福利到什么级别,都会有着明确的规定,一条线就会伤及很多人的利益。住房、医疗、差补等等,因此很多没有相应职务的也要享受级别,比如复转干部,以往在军队的待遇职务不但不能降低,还要相应的维持,或上挂一级享受政治待遇和经济利益,而对于很多的军队复转干部的级别问题早有微词,说部队为干部好安置,或不至于难以安置,都在干部复转之前上调一级或半级职务,以至于副团到了地方都变成了正团职。对于这些闫博年很是理解,也理解军队的苦衷,都是四十大几的年龄了,在部队大都工作了十几二十几年,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而且很多都是在基层一线,甚至在极端艰苦的高原、海疆戍边守卫。由于部队军事化、专业化的因素,他们的所学所长基本是与地方经济建设脱节的,除了军事技能和政治素养,转业到地方很难有发挥特长的地方,除了政工干部,能做的确实不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习的动力和精力都很有限,但地方又不能不接纳这些有功之臣,而且部队能给这些复转干部最后的温暖,也就是不违反原则地调高待遇了,也是情非所愿,情有可原。
由于处级在省级机关属于最基本的单位,而且很多类似部门或单位也享受这种待遇,实质上相当于起步级别,所以齐天翔的调研室主任不起眼也就不奇怪了,原本单位级别就低,又是省纪委内部一个务虚的机构,而且省纪委特殊敏感的性质,无人关注或无法高调是一定的。除了这些,还有就是齐天翔个人的做派,到了机关还跟在学院一样,两点一线地上班下班,除了临时有任务跟随领导下基层,就没见过有什么改变,而且平日里除了读书,就是读书,说是要尽快适应纪委工作的转变,要做一个懂业务并掌握规律的内行。对于闫博年这里,也就是年节或节假日往来走动,平时里来的很少,闫博年知道齐天翔这是有意避嫌,对这点闫博年很是欣赏,这也是他喜欢齐天翔的原因之一,务实且不张扬,低调守成,这是一个干部最基本的素养。对于读书,闫博年也十分欣赏,对于现在的年轻干部,务实的多,务虚的少,每日里风风火火地穿街过巷,就是不愿静下心来读读书,充充电,提高一下自己,甚至还美其名曰“与时俱进”,就不明白高屋建瓴,再大再高的房子,外表再华丽,没有扎实的基础,一切都是镜中月水中花,好看却不中用,华而不实,而齐天翔不然,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为了这个需要应该做些什么,这就是难能可贵的,但对于这个女婿的书生意气,闫博年也有些隐隐的担心,因此曾经暗示齐天翔低调朴实,而且也明确告诫,读书查资料甚至有目的的调研,只是为了充实,而不是为了求证什么,更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不能把自己的所得与别人分享,更不能与读者共享,可以和家人朋友探讨,但不要与单位同事探讨和争论。这就是闫博年的担心,担心齐天翔读书的同时,将所思所想与现实工作对照,或是与同事争论探讨,更可怕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或能力,写下来拿到报刊杂志发表,这是机关最忌讳的事情。
机关有时就像一个羊圈,大家都相安无事的生存和生活,彼此没有防备和戒备,因为... -->>
第三章
“圈套!”
阴谋,一定是阴谋,而且是有目的的陷害。[燃^文^书库][]
放下电话的一瞬间,闫博年脑袋中就划过了这个词,而且坚定执着。
为什么?
针对谁?
谁指使的?
要达到什么目的?
一连串的问题快速闪过,一个个罩子样向他扑来,似乎要笼罩着他,使他窒息。
“冷静,冷静。”闫博年不断地提示着自己,也暗示着自己的情绪。多年的官场经验和生活经验告诉他,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什么?又能够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
首先想到的是事件的性质,以及事态发展的程度。电话是谭平山一大早打来的,想必是早上上班刚得到的消息,第一时间就告诉了自己。谭平山是清河市的市委副书记,主管政法这块。想必他的消息来自平原县,而且很可能来自平原县的公安系统,那就说明平原县那边是已经成了新闻,而且谭平山能得到消息,市里的相关领导和部门也能得到消息,同样的省里某些人、某些部门也会得到这个消息,而且还不定传成什么样。说不定这一会某个人、某间办公室里,有人正在津津乐道地议论,而某些人正在偷偷地笑,或者正在准备着下一步的行动。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自古至今的老话,在现今社会,特别是官场上,表现的更为突出。谁做了好事,工作上有了什么创新和举措,并不被人关心,甚至红头文件号召的事情和工作,也只停留在文件和布置的层面,绝少有更大的传播可能。如果是某一个干部贪腐被双规,或者家中搜出多少现金,又或着谁的情人把他告了,一时间有关的、无关的消息就会铺天盖地的传播,短信、电话,甚至网络,各种各样的传播途径和方式都会调到起来,而且越传越离奇,越离奇越吸引听着的注意。从官场到民间,从部门到个人,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在听,或在说。至于事情是不是有什么警醒意思,能不能触动某些人的神经,使相似或相同的人有所收敛,那是绝对没有的效果,无论是说的,还是听的,都认为这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更不可能影响到自己,还是该怎么做还怎么做,该怎么干还依然故我,因此也就有了不断的前赴后继,也就有了不断更新的话题和谈资。
前省长的女婿,即将任命的省纪委书记,河海省正在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国内知名的行政法学专家,强奸未遂,这不但是在河海省,就是在全国也没有听说过,怎么能不吸引人的眼球,怎么能不被人关注,被人津津乐道,并引发出种种的联想。
“可恶。”闫博年恨恨地自言自语,自己也不知道是在骂谁。但绝对不是针对齐天翔却是肯定的。这个女婿他还是了解的,起码在人品和秉性上他还是自信的,他做不来这样的事,也绝对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因此更觉得这个女婿处境堪忧,也不得不再次审慎齐天翔为政的利弊来。
让齐天翔到河海省来挂职,逐步进入政界,是闫博年的设计,也是他的刻意安排。他喜欢齐天翔,而且是打心里喜欢,不仅仅齐天翔是他的女婿,而是齐天翔身上所特有的那股正气和睿智,以及对事情的认识和做事的执着。尽管齐天翔身上那股浓重的书生气他不喜欢,甚至有些担心这种单纯的书生意气会成为他仕途的羁绊,但闫博年还是义无返顾地这么安排,这么做了。因为他没有时间,更没有时间给齐天翔历练,以致成熟。
有这个想法是在几年前,参加完老书记的追悼会,突然觉得生命无常起来,哪些日子猛然觉得有些灰暗,有些打不起精神。
老书记王浩只比他大二岁,严格地说不到二岁。两人搭班子做伙计近三十年,从企业出来到市里工作就在一起,他是轻纺局副局长,王浩是局长,而后是局长、副市长,市长、书记,一直做到省长、省委书记,几十年相伴相随的搭班子,这在全国的班子中怕也绝无仅有。几十年的交情,用闫博年的话就像两口子,拌嘴生气不鲜见,脸红脖子粗的时候少,裂痕更没有,原因就是互谦互让,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工作。由此也把河海省带进了全国经济强省中的第一梯队,而且至今位置难以撼动。因此两家人像一家一样,所遗憾的是王浩的两个儿子都在部队,而两家也没有做成儿女亲家。原因还是闫丽在学校时喜欢上了齐天翔,而齐天翔也顺理成章地替代了王家老二王金相的位置,这点未免有些遗憾。
王浩是在中央谈了话以后,准备等来年省里两会过后卸任,到全国人大工作。谈话之后不过十几天,谁能想到就在办公室突发脑溢血,而且再也没有救治过来。
追悼会上老大金旺、老二金相带着各自的家眷都回来了,而且都戎装严整,金旺更是将星闪烁,风光鲜亮,可自从老伴离世后的七八年时间,老王孤独的生活谁又能比闫博年更清楚。
因此,这之后闫博年就动了要在身边留个人,照顾自己和老伴生活的念头,而且这事还必需马上办。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是过去的老话了,老王这一走,说不定哪天就轮到自己了,现在自己还有些权力和能力,今后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回来自然是齐天翔了,因为闫丽的年纪和经历都没有回来的可能,即使回来也不过是团委、工会、妇联这样的单位,也是指靠不上的闲职,只有曲线运作,把齐天翔弄回河海来,那么闫丽几年后就顺理成章地可以调回河海来。
运作此事不难,一则齐天翔是首都政法大学的博士、教授,大学里最年轻的行政法学院副院长,国内知名的行政法学权威。以前来河海做过调研,而且还在做博士期间参与过河海省行政法规的清理和依法行政文件的起草工作,在河海省政界的影响不错。这样的人才能挖到河海来,是功德圆满的事。二则闫博年的要求不过分,王浩的事情处理完以后,中央组织部专门来人,征求闫博年对省委书记继任者的人选,暗示可以毛遂自荐。闫博年明确拒绝了。从政这么多年,这点政治智慧和自知之明闫博年还是有的。王浩谈话之后没有接着约谈自己,说明中央已另有人选,尽管王浩的去世事发突然,但人家锅里就没下自己的米,任何的努力和表白都是徒劳,甚至可能自取其辱。
继任者很快到位,是西部一个大省的省委书记,年龄与闫博年相仿,估计也是临时过渡。毕竟河海省属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和规模是西部省份所比不来的,到这里来过渡一下,今后到全国人大或政协,含量是不一样的。
方林书记,见过面但没有打过交道,只知道也是一位从基层企业干起来的实干家,也比较好接近。这样的人你最好实话实说,越掩饰越说明问题。因此闫博年与方林的谈话直截了当,而且开宗明义齐天翔是他的女婿,想借调过来历练历练。当然也没有忘记介绍齐天翔博士、副院长、行政法学专家权威的身份。
方林很爽快地答应了,只是对去纪委挂职很不理解,认为直接挂职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或法制办副主任来的简单,挂职结束直接任命副秘书长,而后直升秘书长,这样来得痛快。
闫博年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方林书记的答复和赞许不是客套,也不是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谦让,而是实实在在的将心比心。因此在感激的同时,也对方林书记的疑问一一作出了解释,并详细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和考虑,以及自己为齐天翔设计的路径,只是没有合盘托出下来的目的,毕竟不是很熟,毕竟还没有无话不谈的交往和交流,但相信以方林多年为政的经验和感觉,也能够明白这里面蕴含的意图或用意。齐天翔年轻,又是学者出身,没有行政工作经验,特别是处理繁琐复杂行政事务的经验,猛然接触实际经济事务,不但难以适应,而且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权利和金钱利益的诱惑,心态的调整尤其需要时间,更需要合适的平台。纪委相对超脱一些,接触实际利益的机会相对少一些,而且可以通过现实教育提高自己的警觉,对完善自我有一定的好处,况且现在反腐形势严峻,纪委要做的事情很多,而且面对新形势下**多发和发生方式方法的花样翻新,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应用与工作实际。
谈话很简单,也很顺利,只是到齐天翔这里不太顺利,尤其是闫丽的强烈反对,这是闫博年始料未及的。望夫成龙是每一个女人都渴望的事情,怎么自己这个女儿却这么反对丈夫从政。
劝导,讲解,甚至动用闫勇和谭平山来劝说,总算是让闫丽认可了,但齐天翔的态度却不温不火,第一次谈话尽管有些迟疑、犹豫,但态度是明确的,“听从爸爸的安排”,这此后都是这样,不排斥也不积极。这倒是让闫博年有些担心。
闫博年明白,让齐天翔离开他熟悉的行政法学领域,离开他如鱼得水的学院科研和教学环境,的确是有些差强人意,有些为难齐天翔,但学院的环境毕竟不同政界,而最后的归宿还应该是政界,毕竟政界是展示能力最好的舞台。这些闫博年没有明确说出来,他希望齐天翔能在今后的经历中悟出这些,那才是他自己真正的东西。
事情一切都顺理成章,办理借调,挂职省纪委常委、纪委调研室主任,都顺顺利利,以至于挂职结束,中央党校厅级干部学习班结业,中央纪委的报批,省委组织部的任命,都正常而按部就班地进行中,只等组织部老陈他们中组部集中学习回来,宣布任命就全齐了。谁知中间会出这么个幺蛾子。
是谁呢?这是困扰闫博年的问题,这肯定不是针对他闫博年的,他已经于去年退了下来,而且是一退到底,不到全国人大或政协任职,并且也坚决地拒绝到北京安家,只在省城河州市临近南部山区的郊区找了一个平房小院安顿了下来。搬出了省政府宿舍,也就远离了是非,事实上闫博年本身也就没有什么是非。他从企业起步,到河州市,再到省里,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完整,既不拉帮也不结派,踏踏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做事,以太极高手般的闪转腾挪和推挡,抵御着各种诱惑和干扰,尽管也有部下旧故的关系需要照顾,但也仅限于适度和平衡的界限,这种分寸闫博年把握的很好,以至于老王也说他俩是绝配的夫妻。
不争权,不争利,不争名,也就无所谓争夺了,也就无欲无求了,还有什么能撼动平和的心境,撼动做人的道德和准则呢?
这不会是针对自己,闫博年自信,也没有人会给他这个离休干部下眼药。方林一年前调进了中央,过渡的结果不但是全国人大副主任的位置靠前,而且还拥有着实际的权利。随着闫博年的离休和方林的调离,中央同时调整了河海省的党政一把手,而且都是从中央直接空降的干部,可见中央对河海省经济总量的倚重,还有就是对河海省区位的重视。
那么就是针对齐天翔的了,为什么呢?这是闫博年始终迷惑的问题。自从挂职省纪委调研室主任之后,机关里就跟没有这个人一样,这固然与机关人员多、部门多有关,省委加上省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近万人的庞大群体,一个副厅级干部,而且是省纪委这种冷门单位的干部,出头露面或招摇过市的机会是很少的,起码不是很多。不是有这样的调侃吗:“省级好几桌,厅级礼堂里搁,处级广场里面差不多”
这样的调侃说明了官员职数膨胀的现状,但凡一个单位都要有行政级别,或者相当于什么级别,这是对单位职责的认可,也是单位工作的肯定,因此有级别就要有相应职数的配备,还要有一些没有级别但要享受级别的干部,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这是厅级待遇,调研员、助理调研员,这是处级待遇,享受待遇也不仅仅是荣誉,而是实际利益,什么权利或福利到什么级别,都会有着明确的规定,一条线就会伤及很多人的利益。住房、医疗、差补等等,因此很多没有相应职务的也要享受级别,比如复转干部,以往在军队的待遇职务不但不能降低,还要相应的维持,或上挂一级享受政治待遇和经济利益,而对于很多的军队复转干部的级别问题早有微词,说部队为干部好安置,或不至于难以安置,都在干部复转之前上调一级或半级职务,以至于副团到了地方都变成了正团职。对于这些闫博年很是理解,也理解军队的苦衷,都是四十大几的年龄了,在部队大都工作了十几二十几年,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而且很多都是在基层一线,甚至在极端艰苦的高原、海疆戍边守卫。由于部队军事化、专业化的因素,他们的所学所长基本是与地方经济建设脱节的,除了军事技能和政治素养,转业到地方很难有发挥特长的地方,除了政工干部,能做的确实不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习的动力和精力都很有限,但地方又不能不接纳这些有功之臣,而且部队能给这些复转干部最后的温暖,也就是不违反原则地调高待遇了,也是情非所愿,情有可原。
由于处级在省级机关属于最基本的单位,而且很多类似部门或单位也享受这种待遇,实质上相当于起步级别,所以齐天翔的调研室主任不起眼也就不奇怪了,原本单位级别就低,又是省纪委内部一个务虚的机构,而且省纪委特殊敏感的性质,无人关注或无法高调是一定的。除了这些,还有就是齐天翔个人的做派,到了机关还跟在学院一样,两点一线地上班下班,除了临时有任务跟随领导下基层,就没见过有什么改变,而且平日里除了读书,就是读书,说是要尽快适应纪委工作的转变,要做一个懂业务并掌握规律的内行。对于闫博年这里,也就是年节或节假日往来走动,平时里来的很少,闫博年知道齐天翔这是有意避嫌,对这点闫博年很是欣赏,这也是他喜欢齐天翔的原因之一,务实且不张扬,低调守成,这是一个干部最基本的素养。对于读书,闫博年也十分欣赏,对于现在的年轻干部,务实的多,务虚的少,每日里风风火火地穿街过巷,就是不愿静下心来读读书,充充电,提高一下自己,甚至还美其名曰“与时俱进”,就不明白高屋建瓴,再大再高的房子,外表再华丽,没有扎实的基础,一切都是镜中月水中花,好看却不中用,华而不实,而齐天翔不然,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为了这个需要应该做些什么,这就是难能可贵的,但对于这个女婿的书生意气,闫博年也有些隐隐的担心,因此曾经暗示齐天翔低调朴实,而且也明确告诫,读书查资料甚至有目的的调研,只是为了充实,而不是为了求证什么,更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不能把自己的所得与别人分享,更不能与读者共享,可以和家人朋友探讨,但不要与单位同事探讨和争论。这就是闫博年的担心,担心齐天翔读书的同时,将所思所想与现实工作对照,或是与同事争论探讨,更可怕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或能力,写下来拿到报刊杂志发表,这是机关最忌讳的事情。
机关有时就像一个羊圈,大家都相安无事的生存和生活,彼此没有防备和戒备,因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