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网 www.shuqubook.com,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反了,要造反了!大臣竟然敢要挟皇帝(代理)!
但在这个惊心动魄的时刻,朱祁钰是不可能想到这些礼数的,他吓得浑身发抖,面对群臣的质询,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此时旁边的侍候太监金英眼看局势危险,这样下去,朱祁钰本人都可能有危险,他立刻派人去找毛贵和王长随。
毛贵和王长随是王振的同党,金英这个时候去找他们,实在是不怀好意。
两人被连拉带拽地拖到金英面前时,还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金英也没有和他们废话,一脚把他们踢进大殿。
此时的大臣们还在威逼朱祁钰,突然看见这两个人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就如同三天没吃饭的老虎见了肥羊,恶狠狠地扑了上去。
毛贵和王长随懵懵懂懂,屁股上挨了一脚,被踢进了朝堂,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见到一群衣冠不整、凶神恶煞般的人朝自己冲了过来,然后就被雨点般的拳头和踢腿淹没。
很快,两人也被打死。
此时大殿上三具尸体陈列,四处血迹斑斑。大臣们已经歇斯底里,完全失去了控制,在朝堂上四处乱窜,更多的人则是继续朝朱祁钰要人。
有些大臣们觉得还不解恨,便把三个人的尸体挂到东安门外示众,城中的老百姓和士兵也吃够了王振的苦,纷纷上前痛殴尸体。
朝堂上更是热闹,既然朱祁钰没有下令逮捕王振的家人同党,那就自己动手!
大臣们自发自觉地找人去抓了王振的侄子王山,这位为荣华富贵来投奔自己叔叔的仁兄终于了解到了一个真理:
有得必有失。
他得到的是七年的荣华富贵,付出的却是生命。
大臣们仍然处于混乱之中,打死了马顺、打死了毛贵、王长随,下面该怎么办呢?难道要一个个把王振的同党们打死吗?
大臣们有的仍然怒发冲冠,破口大骂王振。
也有人不知前路如何,杀掉这三个人会不会遭到报复,只是呆呆地坐在地上。
更多的人则是拥到朱祁钰面前,向他要人,让他下令。
大臣的行为固然出气,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向自己靠近。
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马顺的身份。
毛贵和王长随不过是宦官而已,但马顺却是锦衣卫指挥,我们说过,锦衣卫不但是特务机关,还担任皇帝的警卫。
大臣们没有意识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当着锦衣卫的面打死了他们的长官,为什么这些锦衣卫却毫无行动呢?
这是因为还有一个人在场——朱祁钰。
朱祁钰是当前的摄政,如果没有他的命令,锦衣卫是绝对不敢乱来的,但如果他不说句话就此退朝的话,大臣们的生命安全就很难保证了,因为局势混乱,而锦衣卫中有很多王振的同党(王山就是锦衣卫同知),大臣们打死马顺是自发行为,那么难保没有几个像王竑一样的锦衣卫站出来,在王振同党的指挥下,打死几个大臣,这似乎也可以理解为自发行为。
此时朱祁钰正打算做这样的事情,他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缓过神来,明白了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情,看着这些几近疯狂的大臣和血肉横飞的场面,他害怕了。
朱祁钰选择了逃走,他要逃到宫里去。
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如果朱祁钰真的走了,那么锦衣卫和王振的同党很可能会动手,马顺虽然功夫不怎么样,但他手下的锦衣卫要收拾这些文官还是很轻松的。
但此时群臣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在不断地哭、骂,要朱祁钰给王振定罪。
只有一个人保持了冷静的头脑,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
这个人正是于谦。
于谦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他并没有参加斗殴,虽然他也很恨马顺等人,但他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在整个过程中,他只是旁观者和思考者。
他十分清楚,人已经打死了,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要朱祁钰下令,但这位摄政已经被吓得脑袋不清醒了,现在竟然准备逃走,如果让王振余党抓住机会,给参与打人的大臣定下一个杀人之罪(马顺确实无罪),问题就麻烦了。
眼看朱祁钰准备开溜,于谦十分着急,这实在是千钧一发之刻,可是周围的人却一点也不清醒,四处吵吵嚷嚷。
顾不得那么多了!
于谦立刻向朱祁钰跑去,他要拦住这个人。
可是前面的群臣已经排得密密麻麻,于谦无奈,只好用力把人群分开,往前挤(排众直前)。
反了,要造反了!大臣竟然敢要挟皇帝(代理)!
但在这个惊心动魄的时刻,朱祁钰是不可能想到这些礼数的,他吓得浑身发抖,面对群臣的质询,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此时旁边的侍候太监金英眼看局势危险,这样下去,朱祁钰本人都可能有危险,他立刻派人去找毛贵和王长随。
毛贵和王长随是王振的同党,金英这个时候去找他们,实在是不怀好意。
两人被连拉带拽地拖到金英面前时,还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金英也没有和他们废话,一脚把他们踢进大殿。
此时的大臣们还在威逼朱祁钰,突然看见这两个人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就如同三天没吃饭的老虎见了肥羊,恶狠狠地扑了上去。
毛贵和王长随懵懵懂懂,屁股上挨了一脚,被踢进了朝堂,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见到一群衣冠不整、凶神恶煞般的人朝自己冲了过来,然后就被雨点般的拳头和踢腿淹没。
很快,两人也被打死。
此时大殿上三具尸体陈列,四处血迹斑斑。大臣们已经歇斯底里,完全失去了控制,在朝堂上四处乱窜,更多的人则是继续朝朱祁钰要人。
有些大臣们觉得还不解恨,便把三个人的尸体挂到东安门外示众,城中的老百姓和士兵也吃够了王振的苦,纷纷上前痛殴尸体。
朝堂上更是热闹,既然朱祁钰没有下令逮捕王振的家人同党,那就自己动手!
大臣们自发自觉地找人去抓了王振的侄子王山,这位为荣华富贵来投奔自己叔叔的仁兄终于了解到了一个真理:
有得必有失。
他得到的是七年的荣华富贵,付出的却是生命。
大臣们仍然处于混乱之中,打死了马顺、打死了毛贵、王长随,下面该怎么办呢?难道要一个个把王振的同党们打死吗?
大臣们有的仍然怒发冲冠,破口大骂王振。
也有人不知前路如何,杀掉这三个人会不会遭到报复,只是呆呆地坐在地上。
更多的人则是拥到朱祁钰面前,向他要人,让他下令。
大臣的行为固然出气,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向自己靠近。
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马顺的身份。
毛贵和王长随不过是宦官而已,但马顺却是锦衣卫指挥,我们说过,锦衣卫不但是特务机关,还担任皇帝的警卫。
大臣们没有意识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当着锦衣卫的面打死了他们的长官,为什么这些锦衣卫却毫无行动呢?
这是因为还有一个人在场——朱祁钰。
朱祁钰是当前的摄政,如果没有他的命令,锦衣卫是绝对不敢乱来的,但如果他不说句话就此退朝的话,大臣们的生命安全就很难保证了,因为局势混乱,而锦衣卫中有很多王振的同党(王山就是锦衣卫同知),大臣们打死马顺是自发行为,那么难保没有几个像王竑一样的锦衣卫站出来,在王振同党的指挥下,打死几个大臣,这似乎也可以理解为自发行为。
此时朱祁钰正打算做这样的事情,他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缓过神来,明白了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情,看着这些几近疯狂的大臣和血肉横飞的场面,他害怕了。
朱祁钰选择了逃走,他要逃到宫里去。
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如果朱祁钰真的走了,那么锦衣卫和王振的同党很可能会动手,马顺虽然功夫不怎么样,但他手下的锦衣卫要收拾这些文官还是很轻松的。
但此时群臣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在不断地哭、骂,要朱祁钰给王振定罪。
只有一个人保持了冷静的头脑,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
这个人正是于谦。
于谦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他并没有参加斗殴,虽然他也很恨马顺等人,但他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在整个过程中,他只是旁观者和思考者。
他十分清楚,人已经打死了,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要朱祁钰下令,但这位摄政已经被吓得脑袋不清醒了,现在竟然准备逃走,如果让王振余党抓住机会,给参与打人的大臣定下一个杀人之罪(马顺确实无罪),问题就麻烦了。
眼看朱祁钰准备开溜,于谦十分着急,这实在是千钧一发之刻,可是周围的人却一点也不清醒,四处吵吵嚷嚷。
顾不得那么多了!
于谦立刻向朱祁钰跑去,他要拦住这个人。
可是前面的群臣已经排得密密麻麻,于谦无奈,只好用力把人群分开,往前挤(排众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