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网 www.shuqubook.com,官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吴才江的心思他也猜测到了一二,也是出于爱护他的本意。本来最早的时候,他对吴才江确实十分痛恨。但后来的事情让他慢慢改变了主意,尤其是吴才江在知道他和连若菡的关系之后,不但没有一句反对的话,还替他隐瞒了真相,也让他心生感动,感觉吴才江其实对他也算不错了。今天的会面也是,一开始吴才江就提到了连若菡父亲吴才洋的问题,本意还是让他提前有心理准备,万一吴才洋知道真相之后,必然发作——吴才江的关切之意溢于言表。
但关切归关切,政治归政治。
夏想自认他一路走来,脚步一直比较稳健。他不想当政治投机客,否则凭借重生的优势,想方设法依靠现在的人脉去认识未来的掌权者,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他所想的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地脚踏实地地向前迈进,尽可能地做出实事为百姓谋取福利,为国家争取实惠,有多大能力就施展多大能力,有多大权力就承担多大责任,而不是只做一个左右逢源、长袖善舞的政客。
如果这样,他还不如不费尽心机暗中推动燕省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的成立,还不如想办法周旋在崔向和叶石生之间,再巧妙地利用叶石生和范睿恒之间的矛盾,做一个游刃有余的墙头草岂不更好?他也有理由相信,凭他的人脉和关系网,只想钻研如何升官发财的话,升官速度肯定会比现在要快,也要更安稳一些。
但他没有走一条权术的升迁之路,为什么?因为夏想既然重生了,既然选择了从政,就不想再只为了权谋和金钱活一世,他想有所作为,想为民请命为百姓造福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不用说更多的豪言壮语,只有一句话让夏想一直心中难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身上的责任就有多重。他只想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能留下沉甸甸的脚印,每一步都有老百姓因为他而受益而脱贫致富,他的升官是建立在百姓幸福的基础之上,这样的升迁之路,才是他一生的追求!
说起来有些假大空,而且夏想也很少将自己放到高尚的高度。但仔细想起来,从坝县到城中村改造小组,再到安县,他的出现,也确实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给大家带来了切实的好处。
在坝县,黄海因他的出现而过了小康生活,万志泽因为他的指点,在旅游路口开起了饭店,成为坝县草原上最赚钱的饭店。在城中村改造小组,因为他的出现,孙现伟投资蔬菜批发市场发了大财,钟义平也因为他的关照而改变了命运。在安县,旦堡乡无数果农因为他和梅晓琳的努力,解决了果树问题。欧阳铁衣老农最后也还清了债,还有了存款。也是因为他的出现,他救了一名工人的姓命,因此在工人中树立了前所未有的威望。他还为安县建成史上第一个公园,还扩建了景区,兴建了度假村,打通了山水路,让安县和景县之间的距离缩短为不到一个小时……而现在在燕省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他其实相当于变相为自己制造了难题。但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夏想清楚,会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因为合资和引进外资的成功,为无数人带来就业的机会,让无数企业重获生机,让许多下岗的家庭重新恢复笑声。他就会告诉自己,再难再艰苦,所做的一切,因为造福了无数百姓,因为为许多人带来了希望,也值了。
他也心知肚明的是,产业结构调整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将自己误伤。但他有信心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量,利用他点石成金的妙计和优势,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夏想也想做到高位,也想步步高升。但他更想要的是,在他高升的过程中,每做一件事情,每解决一个难题,都是为老百姓做的好事,都是为社会做的贡献,都是为国家做的成绩,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燕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以后还会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夏想也有心理准备。此次来京城,本来是注册学籍,和导师邹儒见面来了,没想到,一到京城就遭遇了一系列事件,也让他暗暗担忧,恐怕以后的道路会更加困难重重。
早在邹儒提出让他也写一篇反驳程曦学的文章之时,他其实已经下定了决心,想要继续做出成绩,想要燕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入地开展下来,他就不能只躲在燕省的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之内,而是要适时地站出来,该大声说出自己的声音,就要大声说出,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下一步,大声疾呼。
因为逃避不是办法,也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向来他最不怕事情复杂化,越错综复杂的局势,越更多的势力介入,就越有可乘之机。势力一多,局势一纷乱,就有了乱中取利的可能,就有了更多的分岐!
夏想,最善于运用出神入化的手段,在迷雾重重的局势中,果断出手,寻找最有利的支撑点。
现在他就找到一个支撑点,就是舆论战。
掌握了舆论阵地,就掌握了发言的至高点。在不明真相的群众越来越多的今天,谁拥有发言权,谁发言的力度大次数多,谁就是正确的一方!
所以面对对方的宣战,面对程曦学打着学术名义的咄咄逼人的文章,夏想作为实战的胜利者,他现身说法最有说服力,他必须战出来,发出属于自己的强有力的声音。
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停滞不前,一旦停滞,将会是垄断企业之大幸,自由经济之不幸。国家已经吃了太多的政企不分的大亏,不能再走回头路。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发展起来,加大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之中的比重,才能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写一篇反驳程曦学的文章,不仅仅是因为我答应了何副总理,更主要的是,我自己想要表达一个观点出来。”夏想沉着地说道,一脸感激地对吴才江说道,“感谢您的提醒,但我认为有时候不一定我不说话,别人就会觉得我好说话。我说话了,也许他们反而会觉得我比较浅薄,就会看轻我。被别人看轻,也是一件好事。”
“小夏,你不知道程曦学背后站着的是谁!”吴才江加重了口气,脸色不太好看,“不要冲动,不要当马前卒。不管是哪一方胜利,你都有可能捞不到任何好处,都会成为牺牲品。况且老爷子即将退下来,二哥想要说话算数还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你惹翻了他们,在这段空白期内他们对你出手的话,你无路可退。”
夏想也看出了吴才江的关切之意,心中也是暗暗感动,听他的意思,就算老爷子和吴才洋对自己非常不满,但真要遇到自己出了大事,他们因为连若菡的关系也不会坐视不理。
只是夏想心中的想法已定,他不是何副总理的马前卒,也不是故意要博取一个虚名,他是顺应潮流而动,希望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任由对方在舆论上占据了上风,慢慢地在国内形成一股思潮的话,以叶石生的保守,肯定又会退回到原有的守城的状态,说不定领导小组甚至最后会名存实亡。到时别说借此机会推动市场经济的想法不能实现,就是他的前途、宋朝度的前途,以及整个领导小组成员的前途,都将毁于一旦。
领导小组的失败,就预示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失败。产业结构调整推行不下去,整个燕省还是停滞不前、不上不下的经济形式。而且说不定因为燕省的失败,会... -->>
吴才江的心思他也猜测到了一二,也是出于爱护他的本意。本来最早的时候,他对吴才江确实十分痛恨。但后来的事情让他慢慢改变了主意,尤其是吴才江在知道他和连若菡的关系之后,不但没有一句反对的话,还替他隐瞒了真相,也让他心生感动,感觉吴才江其实对他也算不错了。今天的会面也是,一开始吴才江就提到了连若菡父亲吴才洋的问题,本意还是让他提前有心理准备,万一吴才洋知道真相之后,必然发作——吴才江的关切之意溢于言表。
但关切归关切,政治归政治。
夏想自认他一路走来,脚步一直比较稳健。他不想当政治投机客,否则凭借重生的优势,想方设法依靠现在的人脉去认识未来的掌权者,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他所想的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地脚踏实地地向前迈进,尽可能地做出实事为百姓谋取福利,为国家争取实惠,有多大能力就施展多大能力,有多大权力就承担多大责任,而不是只做一个左右逢源、长袖善舞的政客。
如果这样,他还不如不费尽心机暗中推动燕省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的成立,还不如想办法周旋在崔向和叶石生之间,再巧妙地利用叶石生和范睿恒之间的矛盾,做一个游刃有余的墙头草岂不更好?他也有理由相信,凭他的人脉和关系网,只想钻研如何升官发财的话,升官速度肯定会比现在要快,也要更安稳一些。
但他没有走一条权术的升迁之路,为什么?因为夏想既然重生了,既然选择了从政,就不想再只为了权谋和金钱活一世,他想有所作为,想为民请命为百姓造福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不用说更多的豪言壮语,只有一句话让夏想一直心中难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身上的责任就有多重。他只想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能留下沉甸甸的脚印,每一步都有老百姓因为他而受益而脱贫致富,他的升官是建立在百姓幸福的基础之上,这样的升迁之路,才是他一生的追求!
说起来有些假大空,而且夏想也很少将自己放到高尚的高度。但仔细想起来,从坝县到城中村改造小组,再到安县,他的出现,也确实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给大家带来了切实的好处。
在坝县,黄海因他的出现而过了小康生活,万志泽因为他的指点,在旅游路口开起了饭店,成为坝县草原上最赚钱的饭店。在城中村改造小组,因为他的出现,孙现伟投资蔬菜批发市场发了大财,钟义平也因为他的关照而改变了命运。在安县,旦堡乡无数果农因为他和梅晓琳的努力,解决了果树问题。欧阳铁衣老农最后也还清了债,还有了存款。也是因为他的出现,他救了一名工人的姓命,因此在工人中树立了前所未有的威望。他还为安县建成史上第一个公园,还扩建了景区,兴建了度假村,打通了山水路,让安县和景县之间的距离缩短为不到一个小时……而现在在燕省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他其实相当于变相为自己制造了难题。但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夏想清楚,会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因为合资和引进外资的成功,为无数人带来就业的机会,让无数企业重获生机,让许多下岗的家庭重新恢复笑声。他就会告诉自己,再难再艰苦,所做的一切,因为造福了无数百姓,因为为许多人带来了希望,也值了。
他也心知肚明的是,产业结构调整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将自己误伤。但他有信心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量,利用他点石成金的妙计和优势,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夏想也想做到高位,也想步步高升。但他更想要的是,在他高升的过程中,每做一件事情,每解决一个难题,都是为老百姓做的好事,都是为社会做的贡献,都是为国家做的成绩,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燕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以后还会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夏想也有心理准备。此次来京城,本来是注册学籍,和导师邹儒见面来了,没想到,一到京城就遭遇了一系列事件,也让他暗暗担忧,恐怕以后的道路会更加困难重重。
早在邹儒提出让他也写一篇反驳程曦学的文章之时,他其实已经下定了决心,想要继续做出成绩,想要燕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入地开展下来,他就不能只躲在燕省的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之内,而是要适时地站出来,该大声说出自己的声音,就要大声说出,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下一步,大声疾呼。
因为逃避不是办法,也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向来他最不怕事情复杂化,越错综复杂的局势,越更多的势力介入,就越有可乘之机。势力一多,局势一纷乱,就有了乱中取利的可能,就有了更多的分岐!
夏想,最善于运用出神入化的手段,在迷雾重重的局势中,果断出手,寻找最有利的支撑点。
现在他就找到一个支撑点,就是舆论战。
掌握了舆论阵地,就掌握了发言的至高点。在不明真相的群众越来越多的今天,谁拥有发言权,谁发言的力度大次数多,谁就是正确的一方!
所以面对对方的宣战,面对程曦学打着学术名义的咄咄逼人的文章,夏想作为实战的胜利者,他现身说法最有说服力,他必须战出来,发出属于自己的强有力的声音。
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停滞不前,一旦停滞,将会是垄断企业之大幸,自由经济之不幸。国家已经吃了太多的政企不分的大亏,不能再走回头路。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发展起来,加大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之中的比重,才能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写一篇反驳程曦学的文章,不仅仅是因为我答应了何副总理,更主要的是,我自己想要表达一个观点出来。”夏想沉着地说道,一脸感激地对吴才江说道,“感谢您的提醒,但我认为有时候不一定我不说话,别人就会觉得我好说话。我说话了,也许他们反而会觉得我比较浅薄,就会看轻我。被别人看轻,也是一件好事。”
“小夏,你不知道程曦学背后站着的是谁!”吴才江加重了口气,脸色不太好看,“不要冲动,不要当马前卒。不管是哪一方胜利,你都有可能捞不到任何好处,都会成为牺牲品。况且老爷子即将退下来,二哥想要说话算数还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你惹翻了他们,在这段空白期内他们对你出手的话,你无路可退。”
夏想也看出了吴才江的关切之意,心中也是暗暗感动,听他的意思,就算老爷子和吴才洋对自己非常不满,但真要遇到自己出了大事,他们因为连若菡的关系也不会坐视不理。
只是夏想心中的想法已定,他不是何副总理的马前卒,也不是故意要博取一个虚名,他是顺应潮流而动,希望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任由对方在舆论上占据了上风,慢慢地在国内形成一股思潮的话,以叶石生的保守,肯定又会退回到原有的守城的状态,说不定领导小组甚至最后会名存实亡。到时别说借此机会推动市场经济的想法不能实现,就是他的前途、宋朝度的前途,以及整个领导小组成员的前途,都将毁于一旦。
领导小组的失败,就预示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失败。产业结构调整推行不下去,整个燕省还是停滞不前、不上不下的经济形式。而且说不定因为燕省的失败,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